《科研工作者的诡异经历》
第47节

作者: kongxiaome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5-12 10:14:00

  第四十三章 完美的陷阱(上)
  我就愣住了,没有听明白杨正国这句话的意思。在这个世界上,怎么会存在着没有尽头的道路?杨正国的这种判断,明显违背了唯物主义科学观,就算是宇宙,我们所能认知的最大物体,它也有个尺度,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即便是再长的道路,都应该有尽头。
  怎么也想不明白,我就去看其他人,大家面面相觑,脸上都挂着问号,看来他们跟我一样,被杨正国的话搞糊涂了。
  杨正国看着我们,又道:“情况十分明显,我们又回到了一个小时前休整的地方。我们都很清楚,在过去的这一个小时里面,我们一直都沿着一条笔直的通道前进,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你沿着一条直路前进时,是不可能再经过已经走过的路的。我之所以把我们脚下的这条道路,称作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原因是我们正在这条道路上重复的走着,这点很容易理解,如果你重复的走一条道路,那么这条道路对于你来说,就是没有尽头的,你永远也走不出去。从时间上来估算,我们进入这条通道已经有三个多小时了,很可能已经在这条道路上重复的走了三遍。为什么我们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是因为这条通道走到哪里看上去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变化,而直到我们看到了自己丢弃在地上的烟头时,才发现了问题,我们又回到了原地。”

  杨正国这么一解释,我就明白了,我们之所以走在一条无尽的道路上,并不是脚下的道路没有尽头,而是我们在重复的走这条道路,就像杨正国说的那样,即使是再短的道路,如果你重复的在上面走,这条道路给你的感觉,就会是没有尽头的。
  可是,这就很奇怪了,我们怎么会在这条道路上重复的走呢?
  我道:“我认为,只有二种情况才会满足杨教授的判断。第一种情况,通道是一个封闭的曲线,首尾相连,我们在不停地转圈,因此会重复的走,但这种情况却站不住脚,因为很明显,通道是笔直的,不是一个封闭曲线。第二种情况,通道内有岔道,当我们在通道内行走时,无意间误入了岔道,然后兜了回去,但这种情况依然站不住脚,因为很明显,我们并没有遇到岔道。”
  丁大海道:“还有第三种情况,可以解释我们所遇到的问题。”
  我转向丁大海,问道:“什么情况?”
  丁大海道:“老杨所说的这种情况,我听说过,被称为‘鬼打墙’,人一旦被困在里面,就会走不出来,不停地兜圈子,看来我们是遇到了‘鬼打墙’。唉,今天出门忘记看黄历喽,上面一定是写着‘今日不易外出’。”

  我笑道:“大海,你不要胡说,‘鬼打墙’只是民间传说,纯属封建迷信,没有任何的科学基础,根本就不可以当真。”
  杨正国道:“‘鬼打墙’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简单来说,所谓的‘鬼打墙’,就是当你在走路时,‘鬼’在你的前后设置了二堵看不见的墙,当你撞上前面的一堵墙时,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回到后面一堵墙的出发点上,这样你就会重复的走着二堵墙之间的道路,但你却根本无法察觉。大海说的很对,‘鬼打墙’与我们现在所遇到的情况十分的相似。”
  我道:“虽然‘鬼打墙’能够解释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但那只是传说,是人们对一些灵异事件的曲解罢了,我们需要科学的解释。”
  杨正国道:“科学与迷信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不能够解释的东西,我们并不能把它们全部归结为迷信。”
  我道:“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不能确定,通道是否是弯曲的,通道内是否存在着岔道,很有可能就是我们没有注意到,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鬼打墙’毕竟是传说,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继续向前走,如果我们再次回到这里,我就相信‘鬼打墙’的存在。”

  方小玲道:“不用再往前走了,我认为,我们已经掉入了一个完美的陷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