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帮会第一人——杜月笙传奇》
第6节作者:
小杜城南 “大哥,我感激你一辈子。”这是他唯一能说的话。
杜月笙伤好之后,自知实力不济,不敢再在码头上混。乌木开泰知道打错了人,也就不再为难他,只是要找张啸林算账。张啸林当时同样惹不起这个大人物,只能躲着,最后是老头子樊瑾成出面,乌木开泰毕竟是晚辈,不能不给面子,这场风波总算是摆平了。
这段时间杜月笙比较消沉,码头丢了,也没心思再像原来那样小打小闹,想想自己二十好几的人了,至今一事无成,不免有些伤感。郁闷无从排遣,只能一天到晚在街头枯坐、闲逛,不知道路在何方。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一天杜月笙正在街上游荡,迎面碰到一个其貌不扬的半老头儿,一看却是自己的师叔黄振亿。
黄振亿是杜月笙师父陈世昌的同参兄弟,没什么大本事,落魄潦倒了半生,很不招人待见,人称“饭桶阿三”。但杜月笙一向对这个师叔很尊敬,所以虽然心情不好,还是恭恭敬敬打了个招呼:“师叔好!”
黄振亿本就是专门来找杜月笙的。这个“饭桶阿三”其实并不饭桶,至少他有一双识人的慧眼,早看出这个瘦骨嶙峋的后生绝非池中之物。师兄陈世昌也跟他打过招呼,有合适的机会多多关照杜月笙他们几个后辈,现在有个好机会,他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杜月笙。
“月笙,有个好去处,师叔介绍你去好不好?”
“哪里?”杜月笙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有点茫然的问。
“八仙桥同孚里,黄金荣公馆。”黄振亿低声说。
这是一步登天的机遇!杜月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一看黄振亿胸有成竹的表情,再一想这个师叔从不跟后生晚辈乱开玩笑,不由得心跳就加速了。
黄金荣,那可是上海滩所有流氓混混的偶像!黄公馆,那该是怎样的一个圣地啊!
日期:2011-02-27 16:07:01
一.2.01.
黄金荣生于1868年,原籍苏州,出生在上海漕河泾。其父黄炳泉原是在苏州种园地的,有些地产,后被其姑母侵占,就搬到上海住在南市张家弄,这里有几个当捕快差役的邻居,经他们介绍,黄炳泉也当过一段捕快。黄金荣从小顽劣,不爱读书,头脑却很灵活,经常跟捕快叔叔们泡在一起,了解了不少江湖诀窍,为他后来进入法租界巡捕房充当便衣包探打下了一定基础。
黄金荣1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姐弟四人,只依靠母亲邹氏替人洗衣服,根本维持不了生活,母亲就把他送到孟将堂内做些杂活,混口饭吃,过着小和尚一样的打杂生活,因此当地人就叫他“小和尚”。又因为他一脸麻子,所以又被称作“麻皮金荣”。
这么混了两年后,母亲又托人把他介绍到城隍庙的“萃华堂裱画店”做学徒,三年期满又站了两年柜台,月薪从最初的400文钱到2块大洋,只够糊口,谈不上养家。
后来法租界扩充地盘,巡捕房公开招考华人巡捕。就像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样,报名者众多,黄金荣本来无论如何也考不上的,所幸邻居陶婆婆看这一家孤儿寡母可怜,就托她在法租界巡捕房当翻译的儿子帮忙,结果黄金荣成了最后被录取的20个幸运儿之一。经过培训,这20人被编为便衣侦缉队,其实就是所谓的“包打听”。陶翻译好人做到底,推荐黄金荣做了领班。
当包打听不久,黄金荣经人介绍,被林家招为上门女婿,住在八仙桥同孚里。太太林桂生为人泼辣,精明能干,对黄金荣的事业帮助极大,所以黄金荣对她服服帖帖,言听计从。林桂生后来也是一个出名的女流氓,名列上海滩十姊妹之一。她没有生育,夫妻俩领养了一子一女,子名福宝,领有童养媳李志清。福宝17岁早逝,李一直守寡未嫁,据说和黄金荣关系暧昧。女名宝宝,嫁给了许家。
黄金荣最初的工作是在十六铺码头一带管理治安,这让他很如鱼得水。原来他在裱画店工作期间,业余时间就经常跑到城隍庙得意楼喝茶,结识了不少流氓混混以及青帮分子,在十六铺人头很熟。现在为了工作方便,他进一步有意识的和这些人厮混,在黑道中的关系越来越广,这也使他的破案效率很高,在巡捕房内慢慢就有了威信。而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地痞流氓纷纷团结在他的周围,黄金荣就这么混开了。
黄金荣还常常指使一些流氓混混到商业区的各个商店门口打架滋事捣乱,只要能影响商店的营业,怎么搞怎么好。然后他就带着巡捕前去巡逻,抓几个流氓起来,市面立即就清净了。商店老板不明就里,给他送锦旗的有,私下送钱的有,甚至还有投帖子拜师的。既保了一方平安挣了面子,又赚了保护费捞了实惠,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不过真正让黄金荣一举成名一步登天的,还是他凭本事化解了姚主教绑架案。这个事儿,说来就话长了。
姚主教是法国的天主教神父,和法国驻沪总领事、巡捕房总巡等都是好朋友,是上海法租界的头面人物。一次为了传教,他坐火车去天津开办教堂,行至山东临城时,被军阀张宗昌手下的部队给绑架了,被绑到乡下关起来。按照惯例,绑匪会先冷处理,等利益相关人急不可耐时,再开出天价赎金。当然这个过程中,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姚主教遭绑架,连法国都给震动了,法国驻沪总领事勒令巡捕房立即破案,务必将人救出来。奈何他们连绑匪是谁都不知道,到哪儿去想办法呢?只能高价悬赏:凡通报姚主教下落并属实者,奖3000元;如能救出,则重奖10000元。这个奖太重了,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黄金荣,他更本能的意识到,这是个升官的绝好机会,一定要抓住。
可惜想尽办法也没找到一点线索。黄金荣并不气馁,他一个人跑到城隍庙烧香许愿,一旦他破案立功,青云直上,定将整修城隍大殿,装塑城隍金身。后来飞黄腾达了,黄金荣果然不负承诺,和杜月笙一起,重建了整个城隍庙。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话说有一天,吴佩孚部下一个叫韩荣浦的后勤副官到上海来买东西,身上带的100块钱在火车站被偷了。
那时的100元不是个小数,韩副官实在是丢不起,就跑到巡捕房报案。黄金荣听说失主来自天津,便找来韩副官,抱着侥幸的心理向他打听姚主教被绑架之事。
当时吴佩孚和张宗昌都有部队驻扎在天津附近,双方官兵之间多有来往,韩副官对此事恰好有所耳闻,当即告诉黄金荣法国人在山东临城,具体的情况也不难打听到。黄金荣大喜,爱财如命的他毫不犹豫的给了韩副官150元,请他去临城打听人质具体藏在何处,一旦有确切消息,将再奖500元。
这个对韩副官来说一点不难,再次和黄金荣碰头,就开始商量赎票的事了。为了怕对方漫天要价,黄金荣叮嘱韩副官绕过部队的军官,直接买通乡下的看守人员。
黄金荣向巡捕房支领了2000元,自己留下500,剩下500是韩副官的辛苦费,1000是买通看守人员的经费,并承诺等时机成熟,黄金荣到现场救人时,再付2000尾款,作为这些看守人员跑路的费用。对韩副官当然另有重谢。
等韩副官把一切搞定,黄金荣带着几十个便衣化装成张宗昌部队的官兵,轻而易举的就把姚主教救回了上海,前后一共只花了几千元。
这个功立得太大了,巡捕房深感人才难得,给予重奖之外,破格将黄金荣连升数级,提升他为总探长,并专门派了八个安南(也就是越南)巡捕作为他的保镖。在巡捕房,安南巡捕的地位高于华人巡捕,随时跟着几个官派老外保镖,黄金荣也算是为国争光了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