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帮会第一人——杜月笙传奇》
第9节

作者: 小杜城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的杜月笙,根本没有时间更没有心情去嫖去赌,心里想的全是十六铺的难兄难弟。他首先找到的是还在潘源盛水果行打工的袁珊宝和王国生,这两个曾经在他病得快要死去时当掉衣服救了他命的患难之交,三个人一起去他们最钟爱的德兴馆吃糟钵头和草头圈子。杜月笙强行送给他们每人200元,并再次重申“苟富贵勿相忘”。后来王国生一直安安分分做生意,当然杜月笙没少帮他忙,最终把他调到了杜公馆管账;袁珊宝则更是跟着杜月笙混成了上海滩头说得起话的人物,这是后话。

  紧接着杜月笙又找到了师父陈世昌以及黄振亿,简单汇报了自己在黄公馆的工作和生活,然后每人送上500大洋以谢师恩。两个老人家乐得合不拢嘴,直夸小伙子有出息,也都说自己眼光好,没看错人。
  告别师父后,杜月笙就一个人在街头晃荡,内心充满衣锦还乡的欣慰和喜悦。在街上,时不时就能碰见一两个当初的朋友兄弟,他一概十块、二十的送上,他知道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意味着很多,却早就忘了自己身上已经没剩什么了。
  眼看快要天黑,杜月笙又回到德兴馆,他早托人约了张啸林晚上在这里吃饭叙旧。坐不多久,那个小兄弟急急忙忙跑了进来,上气不接下气的说:“月笙哥,不好了,大帅被抓起来了。”
  日期:2011-03-02 11:28:49
  一.2.04.
  张啸林确实是被抓了。不过与其说他被抓,不如说他被绑架了。

  话说张啸林得知杜月笙进了黄公馆,内心羡慕不已。自知投靠无门,觉得还是男儿当自强,先靠自己的一双手打出一片天地来再说。
  有这样的心理,干起事来就更加无所顾忌,凭着过人的臂力和基本的武术功底,张啸林敢打敢拼,渐渐的张大帅这三个字,在十六铺一带越发响亮了起来。
  就在这时,新开河码头建成,各地商船多了个停船卸货的地方。由于是新建的码头,各种基础设施设备自然要好一些,所以新开河码头一开业,真正做到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自然而然的,贼也就惦记上了。这些贼,包括十六铺的各路江湖好汉,其中呼声最高的,首推张啸林。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此话一点不假,不过最可怕的还不是贼,是官。虽说当时的上海滩官匪一家,不过他们并非铁板一块,一旦分赃不均,立即就会翻脸。
  平心而论,这一次首先是官做得不对,想搞垄断吃独食。江湖好汉们当然不答应,不过他们效率也实在太低了点,从八方会谈到七方会谈,再到六方会谈,一轮一轮慢条斯理的谈着,稽查队的官老爷们不干了——这么耗下去,再水灵的姑娘也非得被耗成老太太不可。

  于是官吏们宣布,向新开码头和商船征收稽查税,不用说这个税很高,换取的是官方提供的安全保障。这一下捅了马蜂窝,各个帮派都不干了,当即搁置分歧,组成统一战线,公推张啸林领着大家干。
  张啸林使的是釜底抽薪之计,首先是要求各个码头统一降低保护费,再利用自己和各船商长久以来的关系,劝说他们离开新开码头,到其它码头停船卸货。这一招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新开码头瞬间变成了“空港”。
  张啸林在各帮派间威信陡增,稽征官吏们则恨死了这个带头大哥,扬言要找他算账。
  就在杜月笙十六铺感恩之行的这天,张啸林正在南码头商谈业务,结果撞上了十几个稽征人员,其中有人认识张啸林,登时一呼百应,一群人把他围起来一通暴打,然后捆绑起来带回了稽查局,看起来凶多吉少。
  杜月笙听说此事,马上叫袁珊宝去招呼弟兄们到南码头集合。很快袁珊宝招来了二十多人,大家商议后决定,暂且按兵不动,等傍晚下班的时候,硬闯稽查局,救出张啸林。杜月笙腿上有伤,行动不便,只负责指挥,具体行动由袁珊宝带队。
  于是这帮人就分散成三三两两的,闲逛到稽查局附近。看到已经下班,袁珊宝假装码头上的人以报案为借口跑了进去,只说自家老板的船上有一箱货物被抢了,求官老爷做主,自然被轰了出来。但就这几分钟,他已经摸清了里面的情况,一共只剩六名稽查人员,张啸林则被五花大绑在角落里,身上还被绑上了两块大石头,显然这帮人打算把他沉到黄浦江里去。

  杜月笙心中有数,又等了一袋烟的功夫,听到里面有动静了,当即一声令下,二十多人鱼贯冲了进去,只两三分钟就解决了战斗。
  杜月笙把张啸林送回家,看看天色已晚,安慰了几句,约好改天再见,再嘱咐袁珊宝们好生照顾大帅,便匆匆赶回黄公馆去了。
  在黄公馆休养了两天,杜月笙便赶往公兴记赌台上班。他本是一个嗜赌如命的超级赌徒,自然真心热爱赌场里的一切,只是他也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便时常告诫自己,要经得起诱惑,好好工作才能赢得更好的机会。所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得认真而投入。
  赌场本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流连其中的,既有达官贵人、富豪大亨,也少不了地痞流氓乃至亡命之徒,没有人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各种非常事件常常不期而至。杜月笙有这个本事,把秩序维护得井然有序,很快就赢得了上上下下的交口称赞,成为老板片刻不可缺少的心腹大将。
  辛亥革命前不久的一天晚上,赌场里灯火辉煌,高朋满座,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光景。突然,门外走进了几个大汉,神色凛然,目露凶光,一看就不是善类。再看他们手上,个个拿着一个香烟罐,赌场老板顿时脸色大变——那是一个革命党人热衷于暗杀的年代,香烟罐丨炸丨弹是较为流行的一种武器。
  杜月笙快步赶了过来,他并不惊慌,冷冷的打量了对方一阵,突然笑了:“各位好汉,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到里面喝杯茶。”

  老板胆怯不敢进去,会客室里,杜月笙单独跟几个大汉交谈了一阵后,走了出来。
  “他们是武汉来的革命党,急着要回去,路费没了,想来这里借点钱。”杜月笙一五一十的向老板汇报。
  果然是革命党!那几年,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汪精卫远赴北京行刺满清摄政王,以及陈其美等在上海不断的暗杀当权高官,给革命党人挣足了“不怕死,不要命,敢作敢为”的名声,老板心知这些人得罪不起,忙问杜月笙:“要多少?”
  “八百。他们说交个朋友。”
  “赶紧给他们。”老板想都没想。

  把几位革命党送走之后,老板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杜月笙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老板哪里想得到,这一场虚惊,根本就是杜月笙一手导演的双簧。
  原来这几个人是武汉革命党内一个秘密组织“汉声”的成员,路经上海赶回武汉,被清兵发现追捕,好不容易逃到租界,躲是躲过去了,行李经费包括路费却全部丢失,无计可施之时,其中一人忽然想起,上次他和其他同志在上海遇险时,有一个小兄弟帮过他们很大的忙,那小兄弟很热心,也很有本事,不妨再去找找他。
  他们找的人自然就是杜月笙。找是找到了,可是说需要800元巨款,杜月笙也感到一筹莫展。但他天生不爱拒绝人,比如从这时起一直到老,他经常会说的一句话,“被人利用没什么。如果都没有人愿意利用你,那做人也太没有味道了。”所以,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终于设计出了上面那一出好戏。
  这戏演得实在太好,以致于完全骗过了老板。经此一事,他反而对杜月笙是更加器重了。
  这段时间,杜月笙还结识了两个革命党人杨虎和王柏龄,他们日后将成为国民党高官,412中杜月笙和他们二位有过紧密合作,其实更早些时候,杜月笙就帮过王柏龄一个大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