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49节

作者: 卫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韦素一点没有不好意思,笑着说:“怪不得说谁养的孩子向着谁。信皇子这就和朱淑人一条心了?”
  李固笑着说:“说正经的,咱们是住东院的正厅正房,还是住西院的宜心斋?”
  韦素说:“按说,该住正房的。不过,老王爷上了年岁嫌东院房子太高院子太旷,后来的那些年月都是住在西院宜心斋的。我看过,那里一点不比正房差,房舍更精巧,陈设也好,消夏也好过冬也好两下都方便。我看了看,那里的器物一样都不须置换,洒扫一下就直接可以住进去了。”
  阿福被他说的心痒痒,在图上一点点找到宜心斋,那里地方不如东院的阔大,可是正像韦素说的,日常起居,这里更让人觉得温馨从容。
  李固看不到图,也听的按捺不住,转头说:“要不,和内府说声,明天咱们去转一转去?”

  阿福连忙点头,韦素也说:“你们自己去转转也好,到底要在哪处起居,我说了不算,你们自己拿主意,对了,出了宜心斋的西院门,就是后头的花园了,这倒比住东院更要方便。
  阿福以前看过的小说里,总是,书生小姐情定后花园,当时还奇怪怎么非得去后花园,花园又为什么非得在屋后头。以前十来年过的也是穷日子,大户人家的宅子也不曾见。现在才明白,花园当然不止宅子后头有,庭院里,院子之间也有花池假山,但也只是略作点缀,也对了开窗借景。
  韦素在图上指给她看:“还有,从宜心斋出去,你看,一直朝东南,这一片的树生的茂密,都长了许多年的树了,夏天走在树下小径上都觉得背上森寒,一点点光都透不下来。后头有堆石假山,我前天去的时候,在那儿走了一走,抬头望远,幽静非常,还以为自己是到了深山之中。这片宅子着实是好啊。”
  阿福一边向往,一边有些担心:“这么大宅子,就算韦素也一块儿住,咱们也才四个人……啊,对了,还有杨夫人,可这也少,住着不觉得太空太大了吗?”
  “空?”韦素笑:“你问问他,空的了么?”
  李固却想着刚才阿福说的“咱们只有四个人”,显然是把信皇子也算在自己人里了,没拿他当外人。
  李固觉得心坎里温温软软的,韦素问上他,才回过神来:“空不了的,王府里的护卫,杂役,奴婢还有宦官加起来肯定有一二百。”

  “一,二百?”
  阿福知道肯定少不了有人伺候,但一二百……也实在多了点吧?这光月银,一个月就得发出多少去?现在太平殿人也不少,可是,哪些人都是内府养着,是皇帝开工钱的,他们一出去了,可不得自己给人发薪水?
  得,还没搬迁,阿福已经开始心疼钱袋了。
  “一二百只怕还说少了。”韦素摇摇头:“人多了不好,回来和内府说说,别弄些老弱病残都丢给你,既做不了活又闲生是非。捡顶用的,一个是一个,这可是要紧事,不能可着内府那些人的意思来。”
  阿福说:“韦詹事达人,这事儿得归着你管吧?”

  “这得早说,要不,让杨夫人去说,也成。得在他们拨人之前就说,不然等人划过去了,却不能再也退回去了。”
  说着谈这,李固与阿福都无限期待。
  宫中看起来,一片太平。玉美人晋为夫人,丽夫人贬为宫奴,第二日即病亡。
  阿福听刘润说完,什么也没说,就呆呆的出了一会神,问:“她的后事……”
  “太后吩咐内府料理了。”

  阿福点点头,转朝窗外看。信皇子正在院子里头,乳母张氏抱着他揪了一片枝头的叶子,信皇子咯咯笑,又响又脆,看起来那样的欢快,无忧无虑。

三十九 新居 二

  阿福在信皇子的衣物里找了又找,翻出一件素青的袍子来给他穿上。又找了一条月白带子,替他系在腰间。那些金玉锦绣的佩饰替他摘了下来,只留着长命锁和那枚花生还带着。
  算是,替他的母亲穿一回孝。
  只能如此了。
  虽然光明正大的让他替母亲穿孝,也不算是过错。但是宁愿时时小心,不能让人挑出一点错处来。
  信皇子有时会玩的开心,有时候却睁着黑白分明的漂亮眼睛四处看,仿佛在寻找。
  他的母亲,他熟悉的那些面孔。

  找不到的时候,他也会哭,也会发脾气,做什么都不耐烦。
  可是阿福知道,他的记忆是很模糊的。
  他终究会慢慢的忘记一切,接受新的生活。
  阿福已经记不清丽夫人原来的相貌是什么样了,她有些怅然。
  如果将来信皇子要问她,他母亲的相貌如何,性情怎么样,她要怎么和他说呢?

  下个两场雨,天气终于放晴之后,李固和阿福,去看他们的新家。
  这新家非常好找,那条街上,只有这一家。
  出了明德门,进了长丰坊。这里住的多半是高官贵爵皇室宗亲,街面干净安静,没有什么小商小贩,也没什么店铺,马蹄声,车轮声。信皇子咿咿呀呀的说出他自己十分认真的,而别人不明白的语言。
  阿福把他抱在膝上,李固揽着她的肩膀。
  阿福有种错觉……他们就是一家三口,正要搬家,现在去看新房子。
  事实上,也差不多。

  他们在那座新府邸的门前停了下来,大门是紧闭着的,院墙中隐隐有人声传来。
  “内府的匠人正在赶工休整。”韦素说。
  他们从角门进去,李固虽然看不到,却依旧露出有些惊喜的神情,大概……人的心情,会让他感受到许多平时忽略的感觉,声音,气味,周围的人的情绪……
  阿福只觉得这个地方,真是安恬宁静啊。
  已经是老房子了,虽然可以看出修整过,但是老房子就是老房子,就算窗子柱子门廊栏杆上都上了新漆,贴上新的窗纸窗纱,屋瓦翻铺,杂草清过,地板平整铺修……但是,那种留在骨子里的沉淀的时光的痕迹,并不能就此抹去。

  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住了。
  阿福停下脚步,闭上眼。
  真的,不用眼睛看,也知道,这里没有多少生活的气息。
  睁开眼,朝里看。
  一重重的门户,一重重庭院,一眼望不到头。
  阿福这会忽然想起自己住了十来年的朱家。

  他们家境连小康也算不上,一进院子,就看到一间堂屋,左右耳房,还有东西厢房。娘是住堂屋的,哥住左边,她和阿喜住西边。整个院子就这么小,一目了然,要不了十步就从院门就到堂屋门前,再转三五步就是厢房。就打个喷嚏咳嗽一声,在别的屋里也都能听见……三五步就是厢房。谁打个喷嚏咳嗽一声,在别的屋里也都能听见……整个家,从院角起,直走也好斜走也好,就算转个圈,也要不了百步。

  可是这里……阿福朝前望,从他们站的地方到外仪门,这就得有个百步了吧?
  阿福抱着信皇子的手哆嗦了一下,转头问韦素:“你上次来这里察看,是怎么看的?”
  韦素嘿嘿笑:“用两脚走啊,不过险些打起泡来。放心,我知道你们肯定没那力气把整个府走一圈下来,一早叫你准备了软兜。”
  他抬抬手,果然有人把两乘粗杠软兜抬了过来。
  李固负手而立,微微笑:“很好,想的果然周到”
  韦素也笑:“那是,我可是王府的詹事啊,怎么能不替主子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呢?”
  阿福转过脸去忍笑,小声对信皇子说:“乖乖啊,你可不要跟这两个人学,假的让人要把隔夜饭都吐出来了。”
  韦素嘴角抽搐了一下,看起来很是斯文的笑容变得怪异起来。
  他瞪阿福,阿福只是蹭着信皇子瞅他笑。
  “二位主子,请上软兜吧”

  阿福抱着信皇子坐上去,软兜晃晃悠悠,刚开始阿福坐的有点不稳。韦素在前引路,外仪门,外穿厅,内仪门,内仪厅,阿福把信皇子抱的有些紧,他扭了几下,可阿福不敢松手。
  过内仪厅后还有一道穿堂,然后才是王府正堂。阿福看到院中摆着两排数只大缸,缸里修剪的整齐的榕树长的碧青茂盛,地下青石砖是水磨的,沿石阶上去就是正堂。堂前的旧匾额已经取了下来,新的却还未挂上去,原来挂匾额处有着明显的印痕。
  这一路走过来,不远不近。阿福琢磨着,自己要是穿高底紧绊绣鞋,从大门一路走到这里,也就没法儿再走了,除非换鞋。
  “咱们就先不进屋了,里头还一股漆味儿呢。”
  韦素指着东边的院子侧门:“这边出去有个小花园,花园里还有个亭子,旧名玲珑。殿下觉得还要不要改一改?”

  李固摇摇头:“名字极好……不必改了。”
  那扇侧门闭拢着的,阿福看不到那边的花园和亭子是什么模样,但是从院墙的上缘看过去,那边花木浓密,隐约能听到潺潺水声。阿福有点恍惚,许多年前,这宅院是有主人的,那时候,大概主人会趁着闲时,在花园里坐一会儿,走几步。
  似见旧时月,玲珑窗扇开。
  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些亭台楼阁却还沉默的,又迎接一拨新主人。
  他们粗略看了正房,阿福只看一眼就觉得不太喜欢。这里太……怎么说呢,让人觉得太严肃,也许正合王府主人,一家之长的气派。可是阿福不喜欢。

  “穿过花园去,那边是书房。再过去,后头是两间讲书的厅堂,旧时曾在这里请过先生教课读书,先生的住处顺着侧门边的那条路一直走过去就是了。前头还有个小武场,再过去是杂房。”韦素已经来过不止一次,把这儿里里外外都算是看的清道的明。
  “来,转过去,过了这穿堂,哎哎,别走夹道,再过西边这道门。”
  西边也是七进院落,这边已经全是内宅面貌,格局没有东边那样肃然规整,显得更加精致而闲适,正适合人坐卧起居。过了垂花门,上了抄手游廊,抬头看时,梁上有描花彩绘的图纹,花鸟,山水……这些显然还都未来得及再翻整,漆色陈旧,有许多地方整块漆都脱落了。
  “前头就是宜心斋。”
  软兜停了下来,阿福两脚踩到地上时,一下子没能站稳,韦素从旁扶了她一把。
  大概是刚才晃晃悠悠的一路把腿都晃软了。
  所以说啊,大户人家在自己家里从这院去那院还要坐车,只靠两只脚走实在是……咳,很能锻炼人的身体和毅力。阿福一边感慨,一边拿出小布老虎来哄信皇子。他左看看右看看,似乎很是好奇。

  宜心斋前有一大片花丛。已经到了夏天的尾声,花儿不多,看过去是一片绿肥红瘦的情形。韦素把信皇子接过去抱着,总算让阿福的两只手解放出来暂时歇息一会儿。这会儿她有些后悔,早上出来时没让瑞云或是海芳跟着了,这小家伙虽然说不算胖,可是抱久了两个膀子实在是吃不消。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