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戒备:军工厂灵异笔记》
第3节

作者: 东方抱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千八百年,后八百载的,一唠起来,能从前清唠到光复。

日期:2010-10-8 13:59:00

  皮球和二诸葛都是外号。
  皮球才三十多岁。没结过婚。是光棍。
  要是在农村,也就是典型的二流子。
  他的外号,是因为,他不爱干活,一干活就偷懒。
  在集体商店里说是干采购。按说,那年头,是计划经济,干这行,能有些俏货。不过,他干脆装病不去。
  之所以叫皮球,是因为他太滑,比较弹手。
  你敲打他一下,他肯定反弹回来。

  二诸葛可不是那么回事,人家都五十多了。
  结婚,生了三个姑娘。
  以前爱看古书。
  听个小戏。
  好讲古。
  破四旧之后,没了精气神,不在单位上班,也泡起了病号。

  刘大爷接电话后,让他二人看门。
  这俩糊涂虫,看了二个小时,刘大爷没回来,回来的是工厂保卫处的武装干事刑黑子和派出所丨警丨察刘大下巴。
  还有就是警卫营的一个班。
  全都是神情紧张,拿着枪的人。

日期:2010-10-9 8:06:00

  这是咋地了?
  二诸葛的脑袋要比皮球转得快。
  一把毛嗑【葵花籽】,撒回装毛嗑旱烟的小笸箩。
  人就要站起来。
  派出所得刘大下巴,一个箭步到了他面前,一下子把他按在土炕上。

  别动!
  一个班的警卫战士,都把枪端了起来!
  刺刀的雪亮,直接逼近了二诸葛和皮球

日期:2010-10-9 20:18:00

  这事咋整的啊,二诸葛显示一阵挣扎。
  连连说,自己没犯错。
  皮球可不管这个,大声说:球操的,凭啥胡乱抓人啊。自己可是几代贫农,不兴迫害贫下中农。
  派出所的刘大下巴还要多嘴。
  保卫处的刑黑子说话了。
  不许乱动。

  我们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看门的老刘去哪了?

日期:2010-10-9 20:40:00

  老刘?
  皮球和二诸葛傻了。
  这都过了多久了。老刘也没回来啊。
  我们小孩子叫刘大爷。
  其实,他只是50多岁,长相老成而已。

  对于别人,也就是成年人来说,他只是老刘。
  老刘不见了。
  是去传达电话啊。
  谁来的。
  档案室老金啊

日期:2010-10-9 20:46:00

  去找老金。
  邢黑子不笑的脸上,一副阶级斗争相。
  刘大下巴带着几位警卫营的战士,迅速向厂区里跑去。
  其他人,则被带回了公丨安丨局的审讯室。
  那是侯,公检法基本被闹了革命,一般是由革委会统一领导。

  不过,军事重地,军工厂的基本架构还同样存在。

日期:2010-10-10 9:15:00

  去找档案是老金的人回来了。
  不过,回来的只是一个人。一个头上汗水淋漓的人。那是一个小战士,跑得脸色发白。那年代,生活上不是很富裕。大多吃粗粮。每人每月的肉蛋奶包括蔬菜都得定量供应,凭票购买。战士的营养也不是很能跟得上。
  报告。匆忙进来小战士的进门头一句话就是“金科长死了。”
  刑黑子和在场的人,包括皮球和二诸葛都大吃一惊。
  毕竟,老金可不是寻常的人。在红军时期,老金就参加了革命。还是知识分子。这样的人,就是在大地方,在当时,都是难得的人才。有人曾经开过玩笑,说,如果老金死了,悼词上一定会写上,久经考验的***员的字样。

  而且,老金的为人比较和善,还会照相。那时候,照相还是件稀罕事儿。老金是军工厂唯一职业的照相进。他的宝贝相机不是寻常的海鸥135,而是当年,国家用宝贝的外汇购买的德国莱卡。镜头也是尼康的。
  这本是用来照军工产品的。只是,军工厂很多人结婚,都会选择找老金给拍个全家福或是结婚照。不少人家生小孩,照的百天也是老金得作品。后来,我参加工作后,说起当年的老金之死,还是会有人唏嘘不已。
  那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日期:2010-10-10 9:24:00

  刑黑子领着人去了档案室。剩下的人,在和皮球和二诸葛聊着闲话。其实,在场的人多数是知道,这件事是和皮球和二诸葛没有啥必然联系的。因为,每天的那个钟点,这俩人几乎都是出现在老刘的传达室的。谈不上有啥阴谋诡计。不过,急急忙忙把他俩弄到公丨安丨局派出所。重要的原因是,老刘的死,太过诡异。
  呵呵,当时的词没这么形容的。但是,但说法叫:非正常性死亡。
  非正常死亡?
  皮球和二诸葛同时愣住了,他俩不敢想象,就这会儿工夫,居然死了两个人。
  最先发现老刘死亡的是史小苏。


日期:2010-10-10 9:48:00

  老刘死在戒严区的戒备后面不到一公里处。
  确切地说,是死在了戒严区里面。那地方,是需要凭借证件进入的。一般的厂内工作人员都无权进入。何况是没有场内通行证件。仅仅是具有厂区家属区的居住权的老刘。老刘死亡的现场很是离奇。
  当时,史小苏是坐着212北京吉普去的戒严区。说到这了,有必要简单说俩句史小苏的事。
  在那个年代,叫这样洋气的名字的女同志不是很多。

日期:2010-10-10 9:56:00

  史小苏的父亲,是八路军的一位不大不小的干部。母亲则是进城后的二夫人。也就是说,是当时很多人喜欢的洋学生。至于,原先的老婆,一句话,包办婚姻,感情不和,早就离了。
  看看这种情况,就能想象到史小苏在当时大家眼里,也是明眸善睐的美人胚子。不过,她刚刚20出头,好说好笑,在厂办做机要总机。一些适龄的男同志都喜欢或是暗恋她。

日期:2010-10-10 10:16:00

  不过,除了好说好笑,史小苏还是对自己的要求比较严格的。
  当天下午,史小苏休班。她们机要班就五个人。轮休休息。每班二人。外加一个备岗的。主要负责一些机密文件或是电话的转接与处理。
  即使是杯岗或是是休班,按要求也需要在厂区内居住。她们在女独身都是有房间的。在

日期:2010-10-10 11:46:00

  不过,史小苏做212北京吉普去戒严区,并不是为了工作。而是去看鱼。因为,为了改变单一的生活环境。军工厂的戒严区里,居然建了一座好大的鱼塘。
  就在一个天然湖的不远处。湖水引导到这个鱼塘中。
  那时候,没有休闲旅行这样的说法,史小苏去鱼塘,就像现在双休日去户外运动。
  开车的是小车队的老白。
  一个四野下来的老兵。据他说,是给林总开过车的。不过,也可能是吹的大话。

日期:2010-10-10 12:00:00

  史小苏是去看鱼。这天下午她是备岗,正好小车班的老白,要去戒严区里面接技术人员回家过礼拜天。史小苏看鱼的地方是后改的人工湖。是从天然湖那边引的水。养了很多鱼。在鱼塘边,很茂密的原始深林,说实话,戒严区很大,这部分是文丨革丨前准备做公园式工厂的,还盖了几栋房子,要做疗养院。不过,后来都搁置了。发生这件事情的时代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房子都还在保持的很好。领导在哪儿设立了看守的人员。机关的人,一般都去那儿钓过鱼


日期:2010-10-10 12:06:00

  不过,车刚开进戒严区。
  史小苏就有些尿急。那时的女孩子都比较腼腆。小苏虽然比较开朗,但是,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老白是个细心人。好像看出来了,没有直接点破。说,这不,要进B区了【戒严区分为ABC三级,以后我会详细介绍】,我抽颗烟,一会进B区,就不能带烟和火柴了。
  史小苏说,我去那边看看。就下了车,向路边的林子里跑。

日期:2010-10-10 12:15:00

  就是这一跑,史小苏看见了她今生最恐怖的一个场景。
  三个人,在白桦林的一片空场中,用尸体躺着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符号。
  每个人的头都朝向中央的树桩。树桩中央居然是,一个硕大的碗。能比几个大缸还大的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