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棺噬魂---都市里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第24节

作者: bulepoint20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又仔细观察了一下方圆几百米内的那三五个人。发现每个人都是低着头,慢悠悠地向前挪动,毫无赶夜路急盼回家的那种心思。我想了半天,终于明白,他们应该不是人,而是深夜游荡在城市里的孤魂。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我指着前面冲我们走来的一个老头给张山看。果然,张山根本看不见,走到我们面前,老头压根没有要躲的意思,到时我赶忙闪在了一边,只见老头和张山就这么交叉而过,准确的说,是老头从张山的身体里穿过去的。我正站在一边诧异的合不拢嘴,张山示意我不要理会,迅速赶路。
  十几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碧沙岗公园的北大门。此时夜深人静,公园的门早已关闭,禁止游客进入了。关于碧沙岗的一些事情,在我脑海中也渐渐清晰了起来。还是八十年代的时候,郑州市的公园关门都比较早,基本上十点就禁止游人进入了。惟有碧沙岗公园是个例外,每晚都是八点半准时闭园,夏天黑的早,也只不过延长到九点。那时候公园管理处没少遭市民的投诉,住在附近的许多市民都是吃过晚饭,一家子扶老携幼来公园消消食,散散步。但往往都是还没呆一会儿,就被公园管理处的人拿着大喇叭给赶了出来。

  近十年,随着百姓们的一再要求,公园的闭园时间也越来越晚,有个别公园索性就不再关门,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对游客开放。碧沙岗公园也从原来的八点半关门改成了现在的十一点。公园管理处对外宣称的理由是,由于公园前身系北伐军革命烈士墓,有一些重要文件资料和文物需要受到保护,所以每天闭园是必需的。
  官方虽然是这种说法,不过民间可不这么认为。有人认为是碧沙岗公园阴气太重,晚上对游园的人会有不利影响,也有人认为这里是整个郑州地下庞大工事的枢纽,定时闭园是为了进行一些战略物资的储备和工事改造。总之说什么的都有,大家也只不过是权当茶余饭后的聊资,没有人会闲着没事儿去深追这个问题。
  不过随着近些年来闭园时间的一再推迟,碧沙岗里也的确是发生过一些比较诡异的事情。虽然这些事上不了报纸,但附近的居民一提起这里,每人嘴里都能说出两三个故事,到后来甚至越传越神,越吹越大。大家也就忘记了那个最早先的真实版本。

日期:2010-10-11 12:13:00

  我小时候就是这些故事的忠实听众,每当来姥姥家,我都会从大院里那些打麻将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嘴里听到一些关于碧沙岗的传闻。当然其中不乏假的,甚至是发生在别的地方的事情,硬被他们扣在了碧沙岗的头上。听得多了,我也就能判断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但的确有那么两三件事情,我分别从至少十个人嘴里听来,而且版本几乎一样。也只有这几件事,是值得相信和探讨的。

  第一件事发生在八十年代末,那时候碧沙岗公园还处于八点半关门的阶段,初秋的一天,一个小伙子约了自己的女朋友来逛公园。十月天黑得早,虽然已有丝丝凉意,但难得人少。两人可以放心地抱一下,亲一口,做一些平日里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下做的事情。
  那天小伙子来得很早,天刚黑,也就六点钟。此时社会风气刚刚放得开,公园里也不乏搂搂抱抱的亲密恋人,所以小伙子怕一会晚了没法占据有利地形,就不把姑娘约在公园门口,而是在一进大门往左转的一片小树林里,林中间有几个长椅,供游人们走累时休息。
  小伙想的是只要来得早,占着一把椅子,一会姑娘来了俩人就能有地方坐。所以他进了公园大门就直奔这个小树林而来,到了跟前一看,除了靠外的一张长椅上坐的有人,其他的地方都没有。于是小伙就钻到了树林的最深处,找了张长椅坐下里,安心等自己的女朋友。
  这张长椅的位置特别好,那时候公园围墙还是砖砌的,不透亮,几乎就在墙角下,稍靠外的另两张长椅都离这里至少20米开外,而且这里光线阴暗,一会干什么都不怕有人瞧见。小伙越想越美,恨不得姑娘来了马上就扑上去啃她几口。
  大家也都知道,谈恋爱的时候,姑娘约会迟到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小伙左等右等,过了都有半个多小时了,姑娘还没来,他就有点坐不住了。但去门口等吧,又怕一会回来位置被别人抢去。没办法只好掏出烟来抽一根解解闷,不然一会姑娘来了,就不给抽烟的机会了。

  小伙拿了一支烟夹在嘴唇上,翻遍了衣服口袋,却没找到打火机。这可真是抽烟急坏了没火人。于是小伙就抬头在附近寻找,看有没有也在抽烟的人,好借个火。他这一找还真看见了一位,只见一个黑衣男的背对着他,靠在十几米开外的墙下正吞云吐雾。
  小伙赶忙凑了过去,离着一米远对那男的说道:“大哥,麻烦您借个火吧。”男人哦了一声,向后扔过来一个黑东西,小伙接着一看,是盒火柴,但是摸着有些潮,也不知道是否能擦得着。小伙连着擦了四五根,才算终于擦着一根,“哗”的一下,火柴瞬间冒出了绿油油的火焰,把小伙吓了一跳。点了烟,小伙要把火柴还给那个男人,心想平日里你用个火柴也就罢了,这秋天风大,还是盒潮的,用着也不嫌费劲?那个男的摆了摆手,示意不要了,然后就走到了一边。

  小伙回到长椅上,看了看火柴盒,光线太暗,根本看不清,他也就随手揣到了兜里,反正今天没带火,过会想抽的时候说不定还用得上,虽然潮了不好划,但也比次次都找别人借火强。
  小伙抽了几口,总觉得今天的烟味道不大对,难不成是买到假烟了?于是夹了烟在手里仔细地看,这一看不要紧,只见正滋滋着着的烟头居然也是绿油油的火光,完全不是平时的红火。小伙吓得立刻就把烟给丢了,抬头去找那个男的,只见隐约中看见男人走进了树林墙角的最深处。
  小伙也马上跟着过去,想看个究竟,因为那里是个死胡同,无路可走,如果说是大小便,旁边一百米不到的地方就是个免费公厕,晚上公厕的灯也格外显眼。完全用不着这在里解决。当小伙走到了树林和公园围墙的死角,却发现根本就找不到那个男人的踪影了。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日期:2010-10-11 13:27:00

  小伙这下可吓得够呛,姑娘也不等了,连滚带爬就跑回了家,逢人就说在公园里碰到鬼了,但没人相信他,小伙就气得翻桌子,砸东西,把自己锁在屋里,谁也不准进来。就这么过了一个月,家人看他还没好转,无奈之下只有叫来了精神病院的车,打算把他送进去。
  就在整理他穿了一个月的外衣时,这盒火柴掉了出来。小伙的爷爷是个老革命,一眼就认出了这和火柴的来历,这是军阀时期河南地区的一个洋火厂生产的,随着三七年日本人的侵略,这个火柴厂在战火中没坚持两年,就倒闭了。小伙爷爷年轻的时候,就是天天用这个牌子的洋火。
  这下大家明白了,看来小伙是真的碰了上了不该碰上的东西,相信了他的话,而小伙也就不再发脾气了,但从此不愿踏入碧沙岗公园大门半步。而且许多时候,总是脑子不够用,跟有点笨似的。
  每逢讲完,大人们总是说,这是那个黑衣男人的火柴有问题,小伙用他的火柴点着了烟,每抽一口,就被吸走一点灵气,所以导致现在脑子不灵光。
  火柴究竟有没有问题,暂且不说,至少我是相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那个小伙当年就住在姥姥家的大院里,许多人都听过他说的关于那个黑衣男人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后来他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得了一段失心疯,那时候几乎天天夜里砸东西,全院都能听见。他家能砸的,值钱的,都让他砸了。女朋友自然也就离他而去了。他家人也觉得天天这么闹不好意思,全家搬到更偏僻的西边去了。几年后倒是听说慢慢地又好了起来,家里人给他谋了个生计,找了个师傅,去一家建筑公司开挖掘机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