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寻迷——我所遇到的千年不死的神仙和菩萨》
第48节作者:
_地儿_ 飘零何处归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5dcf730100jww4.html
香积厨http://www.foyuan.net/article-361276-1.html
高香http://hi.baidu.com/tanxinwl/blog/item/081454348d1bab49251f1440.html
三个女人的智慧解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4fef40102dr4g.html
伤害是天边飘过的云http://fo.ifeng.com/juewu/putiyiye/detail_2010_08/05/1891258_0.shtml
永远的弘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7c030a0100bc06.html
生命的导演http://hi.baidu.com/����ʿ/blog/item/8c372422da4e525eac34def4.html
日期:2011-9-17 13:33:00
五,部分章节插图欣赏
日期:2011-9-17 13:55:00
一 总有清风过门前(插图配言)
也许,
在这个世界上,
我们只有学会了野谷幽兰的定静,
才能品味到,
每一缕走过的风,
其实都携带着清凉的滋味。
二佛门钟鼓(插图配言)
清夜独坐,
炉中檀香袅娜飘起,
好像闻到了,
青葱的树林在泉石边清冽的呼吸,
西藏的法螺声和印度佛教法会的晨钟暮鼓,
俨然未散。
三婚姻的花树(插图配言)
我们的婚姻,
我们的生活,
何尝不像非洲的那种树?
满怀欣喜地长起来,
有了果实,却因为不断释放出渐渐加厚的气体,
骤然自焚。
无异,自焚是痛苦的,
但这种自焚,又何尝不是我们新的开端呢?
日期:2011-9-24 21:41:00
续上
辞别菩提老师
今日读李煜的词,《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做烟萝,几曾识干戈?……
忽然想起了与菩提老师分别后,看看已经四十岁,匆匆的光阴里,东奔西走,万里山河寻迷踪,当初想是咋别,却难再重逢,那真的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庭院梧桐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
我们去的那天,同学忽然有事,让我先行,他随后赶到。我去的时候,菩提老师屋里坐了几个知识分子。有一个就是斗法中提到的那位戴眼镜的知识分子。他拿着一张图,在边说边比划,老师在一旁颔首微笑。
我走近一看,是张常见的人体解剖图。从头到尾依次排列着几个大圈圈,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人体的脉轮。
日期:2011-9-24 22:31:00
我走近一看,是张常见的人体解剖图。但与普通的人体解剖图不同的是,从头到尾依次彩画着几个大圈圈,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人体的脉轮。
关于密宗所讲的脉轮和中脉,与中国道家、中医的任脉督脉的关系,后来,我千里入蜀去求法时,曾问过老师,老师说,那只是修行时所侧重和开发的次序不同,在人体都是存在的。这个我们以后再谈。
老师见我来了,向我点点头,介绍说我是他的一个学生,阿姨热情地端来一杯水,我一边喝水,一边听他们的谈话。
一位知识分子问菩提老师,六字大明咒为何能治病?
菩提老师说,治病是肯定的,佛经中也有解释,但具体原理,需要现代科学去验证和发掘。
另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说,对!佛法要想推广和摄化现代知识分子,就要进行深入研究,用现代科学去剖析。过去佛陀弘法的年代,人类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还不精细,佛陀为了适应当时的听众,就用当时人们能听懂的语言来说,这些语言中的很多概念,现在分的更精细了。譬如,佛陀说的,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只虫,天上有八万四千太阳。虫和太阳,如果转化成现代的细菌、病毒和恒星的概念,表示很多的八万四千,如果说成很多,现在的人们就容易理解了。
这话,瞬间抓住了我。因为,我在上学时,曾在高倍显微镜下,清晰地看到了镜头下,活泼游动的细菌、病毒,还有从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大便里,分析出来的很多各种各样的寄生虫虫卵。
那时,我刚读到菩提老师寄来的书中所引述的佛经,提到了人体是个虫巢,一碗水中有八万四千条虫。那时,很迷惑不解,我们的身体干干净净地,怎么会是虫巢?水里的虫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打了个大大的问号。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爱拷问,拷问自己,拷问别人,似乎这天地间的一切,都值得怀疑,可信的,只有自己。
后来,生物课的老师带我们一大早,到寄宿式幼儿园去给孩子们采集虫卵,用棉签沾生理盐水在孩子们丨肛丨门那里抹了一圈,并带回了大便。微生物的老师,指导我们把大便用培养基培养起来,然后生物课的老师,在明亮的秋日阳光洒落的实验楼里,带我们开始检测那些大便和棉签,
在显微镜下,我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如同水泡样的透明的虫卵,如同向日葵那样的美丽的虫卵,如同鸡蛋样发黄的虫卵……在水中浮浮沉沉。
第二天,微生物课实验室里,老师打开培养基,洁净的培养基里,生长出了一丛丛卵聚样的蓝色的、粉色的东西,老师说,这个是繁殖的细菌。
把它们放在显微镜下,果然,无数陌生的生命,呈现在眼前,那么真切,那么生动。
老师幽默地说,我们觉得自己很干净,其实,各种细菌病毒无处不在。我常有一个谬论,说,脚比手干净,因为手到处抓,抓到人民币,有各种来自不同人的细菌病毒,抓到吃饭的家伙,有细菌和病毒,抓到你喜欢的人,有细菌和病毒……脚呢,老老实实呆在鞋子里,细菌和病毒也有,但毕竟单一。
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后来,学的深了,发现,从内到外,从头到脚,从口腔到生*器到内脏,细菌都在与人共舞,寄生虫也是。也可能随着人类的进化,有的细菌和病毒,与其他种类的细菌和病毒,与人体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的关系,动态平衡,人好像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一旦平衡被打破,人就生病了。所以,人死亡后,肉体在合适的温度下,很快腐烂变质,那是因为人体的动态平衡状态被打破了,细菌和病毒开始把人体当成优良的培养基,在疯狂地生长。
果然是虫巢啊!
从此以后,我对佛陀的大智慧升起了深深的敬仰之情,每当我怀疑佛经中记载的种种神奇的天地时,我总会想,佛陀为了解除人类的生老病死之苦,抛弃皇储和爱妻,去入山苦修,曾饿得皮包骨头,曾到处学习,曾孜孜不倦地禅修,最后在菩提树下,跏趺坐,发愿:不成佛道,不离此座。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如果不成功,干脆坐死算了。禅定四十九日,终于大彻大悟。成就后,和弟子们一样,去乞食,去照顾弟子和居士,毫无特殊之处,享乐之处,这样的人,肯定是有所悟,有所得才出来说法的。
于是,暗夜里,我的躁动的心便释然了。
日期:2011-9-24 23:23:00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