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制胜手册:决战试用期》
第26节

作者: 文坛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郎,你入职也有一个月了,但有些关于你的传言不少反增。你的毛病,就是心理素质未过关。这样吧,你去报个班——口才班。”
  日期:2010-11-20 13:52:42
  在中关村某商住两用办公楼里,有一位“王大嘴”王老师办的口才训练班。
  “王大嘴”王老师理个光头,青皮发亮,肥头大耳,远看上去,疑似郭德纲。
  “王大嘴”其实嘴不算太大,但口才确实是好。

  一忽悠,有“电话接听障碍症”的郎浪当即交了1600元学费,正式成为了“王大嘴口才训练营”的一名学员。
  训练口才,先得练胆。
  “王大嘴”安排十几名学员,到中关村大街狂喊。
  喊也得一个个排着队来。喊的内容,也别具一格,各不相同。
  比如轮到郎浪,就得在天桥或马路牙子上,冲着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大声喊道:

  “我叫郎浪。牛郎织女的郎;大浪滔天的浪。平时一接电话就发慌,而今大街叫喊也疯狂。姐姐妹妹莫留步,甩个秋波帮我忙。大哥大叔请别笑,天下口才我最强!”
  每个人的顺口溜,大同小异,莫不插科打诨,自我解嘲,都是“王大嘴”熬夜帮每个学员“量身打造”的。
  起先,大伙不愿意喊,嫌满大街叫唤丢人现眼。
  “王大嘴”急了,带着这群高矮不一、胖瘦各异的学生,站在海龙大厦门前,自己冲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男女行人喊了起来:
  “姐姐妹妹捧个场,我带学生练演讲。你有美貌一朵花,不会说话也白长。学员挨个把嘴张,各位帮忙鼓个掌……”
  日期:2010-11-20 13:55:24
  话音未落,“王大嘴”的学员先集体鼓了掌。
  一时间,围观者达数百。这世界不论何时何地,确有闲人,无所事事,看个热闹,饿肚回家。

  “王大嘴”用手一推郎浪:
  “你先上!”
  郎浪脸如火烧般发烫,被推到众人面前,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
  想逃,也不行啊!
  关键是已交学费1600元,退款无门啊!

  这“王大嘴”,集口才培训班的校长、教师、收银员甚至保安于一身,忽悠本领极为高强,而且他这套训练法也不涉嫌违法——既不偷税漏税,又未散布反动言论,怎奈他何?
  找他理论?
  和专门教授人口才的人辩论?这不是自取其辱吗?有这等嘴上功夫,也不会被忽悠走1600元大洋的口才培训费了。
  郎浪想,自己的毛病确实就是胆小,把心理素质关过了,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深厚人脉,在太目集团混个一官半职,不在话下。
  反正已到这个地步,就厚着脸皮喊吧!

  “我叫郎、郎、郎……”
  一开口,郎浪硬是半天没把“浪”字念出来,卡在了“郎”那。
  有好事者接口大声道:
  “狼,狼,狼——灰太狼!”
  “哗!——”底下人也顿时哄然大笑。

  “还色狼呢!”
  日期:2010-11-20 14:01:29
  又有闲人接口道。
  人都丢到这份上了,反而让郎浪已无退路可走。他勇敢地抬起头,挑衅似地面对众人,开始了疯狂口才练习:
  “本人叫郎浪。郎,是郎才女貌的郎;浪,是浪花飞溅的浪。别看我一接电话就紧张,现在我敢在大街做演讲。美女帅哥捧个场,给点鼓励拍个掌。祝你发财又升职,祝你提干又入党;祝你赢得帅哥有鲜花,祝你抱得美女上婚床……”

  果然,掌声四起。还有口哨声。
  自此,郎浪彻底地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不敢说口才卓绝,但也是能说会道了。
  有时候,看到郎浪甚至抢着去接同事因故无法接听的电话,主管老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唯一美中不足令人失落的是,郎浪自从治愈了“电话接听障碍症”之后,再没有请主管老哥涮羊肉喝二锅头了。
  快到年底的时候,郎浪做了一个令人胆颤心惊的壮举:

  还有10天,他三个月试用期即将届满。
  这一天,他向太目集团上交了入职快三个月来所收取的采购回扣。
  而且,他还给集团领导写了封无比感人的信,信中披露了这些日子怀揣回扣的不安,和对违背了当初部队思想教育的惭愧。
  这累积起来的回扣,对于一个处在试用期的小伙子、刚退伍的士兵来说,已不是个小数目了:一万元整。
  日期:2010-11-20 14:28:42
  关言做为行政总监,第一时间把郎浪的事迹整理成材料,上报给了涂愚之。

  涂愚之也很震动,同时也很欣慰。
  自己的员工中,有这样无私的年轻人,殊为难得。做为老板,他也感到幸运。
  经过一番思考,并充分征询了关言的意见,涂愚之决定任命郎浪为采购主管。
  那原来的采购主管呢?
  你想想,一个刚入职还在试用期的采购员,就能吃回扣上万;那你这个资深的主管,还会贪得少吗?

  所以,郎浪对于那位主管老哥,是取而代之。
  一年后,太目集团人事有较大调整。
  涂愚之高薪请来海龟汤匀任行政部经理。原先的行政部经理、副经理分别到青岛分校和海南分校任校长。
  郎浪,从此升任行政部副经理,成为了汤匀的好搭档。
  日期:2010-11-20 14:49:00

  第二十一章裘自省所长介绍的客人
  金志平虽然是“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所”的客座教授,可与他的“顶头上司”裘自省打交道一贯很少。
  一来,裘自省还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日程安排得相当紧凑。二来,金志平到大学办讲座做报告,不是双休日就是晚饭后。而此时,裘自省已然下班回家。
  这一日,金志平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突然手机铃响。
  一听,原来正是多日不见的裘自省的声音。

  “金总,我是裘自省——老裘啊!”
  “哦,裘所长,您好!”
  “金总,是这样的——我有一事相求,为了我的一个侄子。这孩子也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而且毕业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综合素养不是我做伯父的自夸,绝对是国内一流。”
  “唉!”电话那头,裘自省竟深重地叹了口气,然后继续道:
  “这孩子,不知为啥,上了班才两三年后,突然就变了一个人。一是明显地浮躁了。做事总是沉不下去,没有恒心没有常性,开始有些见异思迁,叶公好龙。二是变得油滑了。虽然表面上对人依然很为诚恳老实,但我作为他的伯父,从小看着他长大,也可以说是‘知子莫若父’,他的内心深处已经变了,已经再不肯以真实面目示人了,而是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打造了一层隔膜,并且深深地隐藏于其中。

  “自己的斧头削不了自己的柄;名师教不好子女,名医治不了家人。看这孩子一天天地被毁下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几次找他到家里,吃饭聊天,也拿出好酒来,爷俩畅饮几杯,目的就是互相唠唠真心话。我想了解这孩子更多的内心想法。
  “但是失败了。他虽然话很多,但尽是假、大、空。我毕竟也是大学教授,年过五旬,一个人的真假还是能分辨清楚的。
  “但他就这么在京城漂着,频繁换单位,将来必定是青春耗尽,也一事无成。我真是急啊!
  “金总,您现在已是大学生的偶像了,而据我所知,您也确实是青年人的楷模,指路人。您不仅有创业的丰富阅历,而且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我想,还是把这个侄儿交给您吧!
  请您多多费心,帮他彻底地改变目前这种状态。唉!否则,一根好苗子,就这么废掉了!人过三十天过午;人生当三十而立。他也是三十的人了啊!”
  日期:2010-11-20 14:51:46

  “哦,是这样。”金志平听罢,沉吟了一下,用种关切的语气问裘自省:
  “裘所长,您的侄儿目前情况如何?”
  “刚在失业之中。这孩子,连续三四年了,每年都要换三四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干不过三个月,最短的听说只干了半个月而已。真是令人痛心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