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江湖,别死得太冤枉:职场二十四笑》
第9节

作者: 郑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今天,咱们就不要太雅了,还是像你以前说的,咱来个话糙理不糙——这个漆浚,说白了,就是虽然自己缺钱缺得蛋疼,可就是不能把事做得蛋定。
  所以,漆浚的案例,我今天要破例爆个粗口——今天的谈话,你可不能不加选择就全给登到《职场丛林》上去了——只想用三个字来总结漆浚:
  ——瞎扯蛋!
  日期:2011-02-15 10:41:28
  第三章写给副总的挑战信
  唐美是总裁在人才市场亲自招回来的。

  公司是从事文化策划的。
  这类公司,规模一般不过10来人,往往会被冠以“文化传媒”等字样,凡与文化和宣传沾点边的活儿,都能做也都敢做。
  唐美属于微胖界人士,体态丰腴,肌肤白皙。本科毕业,学的是平面设计。
  她不是个安分的女孩。在大学毕业后,上了几个月班,受不了那家快印公司那种加班加点是常态,遇到急活难活几顿饭都顾不上吃的紧张劲,辞职走人了。
  唐美在淘宝网上开了家小店,卖个女孩们喜欢佩戴的小首饰什么的。可现在网店生意越来越难做,把自己和男朋友凑起来的一万块钱赔得差不多之后,她决定还是去找一份工作。
  像快印公司那样上下班没准点的公司,肯定是不去的了;要去,就找一家管理上相对正规的企业。
  在中关村人才市场,唐美花三块钱买了一张入场券,然后漫无目的地闲逛起来。
  这是初夏,正是民间所谓“二四八月乱穿衣”的季节。
  其实,大多数的求职者,在人才市场上徜徉,都带有碰碰运气的心态。

  这个时候,招聘方和应聘方,彼此的第一印象好与坏就非常重要。
  日期:2011-02-15 11:06:36
  在一家叫欣文传媒的公司展位前,唐美停下了脚步。
  在展位里,坐着一位男士,西装革履,约摸三十七八岁,成熟稳重,又不失儒雅睿智。
  更令人觉得这家展位与众不同的是:
  他们额外花了50元钱,另租了一把折叠椅,搁置在展台前方。

  倘有应聘者对该公司岗位感兴趣,便可以坐下来双方倾谈。
  这看似平常的一个小细节,却体现了用人单位对于面试者的尊重。
  唐美便驻足在那儿研究欣文公司的招聘岗位及要求。
  行政文秘一名。
  要求:女性。大学本科学历。普通话标准,品貌端正,能吃苦,敢负责。会PS或有驾照优先。

  会PS或有驾照优先……唐美虽然没有驾照,可她的PS可是科班出身。
  唐美上前,对那位西装男士很客气地道:
  “您好!贵单位的行政文秘,还在招吗?”
  男士目光有神地盯了一下唐美,似对她的外形、气质基本满意,点头道:
  “还正在招。把简历给我看看吧。”
  日期:2011-02-15 11:39:00

  唐美递上简历,西装男士用手做了一下示意,于是唐美便坐到那张折叠椅上。
  坐在男士左侧的,是一位小姑娘,应该就是位文员。
  她就似男士的影子一般,随时随地地视男士的需要,要么递上纸要么送上笔,真正是位称职的助手。
  男士问了一些简单的情况,就对唐美道:
  “这样吧,如果方便,下午就可以去公司面试。你有时间吗?”

  “有啊,有时间。”
  “好。”男士用眼示意了一下身边女孩,那女孩马上心领神会,从公文夹中抽出一张长形纸条。这约4厘米宽的纸条上,打印着一份表格。
  上面列有姓名,应聘岗位,联系电话,面试时间等项目,可供求职者一一填写。在表格最下侧,是欣文传媒公司的所在地址以及交通路线。
  日期:2011-02-16 11:49:04
  一切都很人性化。唐美决定优先考虑欣文公司。

  当唐美下午赶到公司面试时,才知那位西装男士就是欣文传媒的总裁。
  这家企业,是这位郑总由区区五万元钱创办起来的。
  就这样,唐美正式加盟到欣文传媒。
  所谓的行政文秘,其实主要工作就是做些杂务。
  电话的上传下达,资料的打印保管,必要时还要做一些平面设计。这些,就是唐美的基本工作内容。
  这一天,郑总交待唐美设计一份宣传页,A4纸规格,图文并茂。

  唐美用了整整一个上午设计完毕,请郑总来过目。
  郑总看后,基本满意,只提出了自己的一点修改建议:
  “整体风格不错,色彩鲜明,主题突出。就是正文的字号偏大,这个已是18号字了,最好改成10号字。”
  唐美有自己的不同意见,她反驳郑总道:
  “我个人认为这个字号不大。字号太小,看不清楚,内容不突出。”

  郑总没说什么,转身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唐美坐那思考了一会。觉得不修改,有点抗命的意味;真修改,又心有不甘。
  于是,她勉强地将18号字改成了15号。
  日期:2011-02-16 11:52:31
  宣传彩页送到了印刷厂,印了5000份。
  客户一看彩页实物,不干了,拒绝结账。

  原来,问题就出在正文的字号太大上。
  任何有正常审美观的人一看这张宣传页,都会觉得正文的字号是个硬伤:粗重,巨大,不协调。
  后经多次交涉,客户仅同意按50%的价格支付了费用。
  此事,令唐美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公司损失了一笔收入,但郑总并未有任何不悦的表现。
  就这样,唐美对郑总的意见也就格外重视,执行起来也迅速而彻底。
  唐美工作快满一个月时,欣文传媒的副总王经理休假归来了。
  王总是个工作狂,而且工作作风强硬,习惯雷厉风行。

  王总此前策划了一场中小学生的作文竞赛活动。
  活动很成功,收集了200来篇获奖作品,公司决定将它们结集出版。
  这本书的装帧排版工作,又交由唐美来落实完成。
  王总习惯加班,唐美就不得不每天晚走。
  终于,唐美对王总提出了意见:

  “王总,您看我住的地方挺远的,回去晚了就没有公交车了。不好意思,我必须得准点下班。”
  王总思忖了一下,道:
  “那好吧。但有急事时,你还得要适当加点班啊!”
  唐美虽然嘴上答应了,可自此以后一到下班时间,就拎包走人。
  有时,王总那儿有了急活,和她协商能否加点儿班时,唐美总以各种理由加以婉拒。

  这样一来,双方关系就有些僵了。
  日期:2011-02-16 21:02:40
  郑总就不时出面,协调一下双方的关系。只要郑总一安排,唐美就无怨无悔地加班。
  在关于作品集子具体的设计思路与风格上,唐美也总是和负责人王总意见相左。
  王总认为既然是获奖作品集,就应体现出权威、大气;而唐美坚持既然读者对象是中小学生,就应该轻松些,卡通化。
  你说谁对谁错?站在不同的角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些非原则性问题,从来都是见仁见智,难分对错。
  于是,双方又经常地陷入一些细枝末节的争执。
  而只要郑总一出面,唐美就可以放弃之前的坚持,按郑总的意见进行修正。
  这样下去,时间一长,王总的工作难免被动。
  自己的意见磨破嘴皮,总难以被采纳,而老板一出面,自己的想法就能实现。他的心情之尴尬,可想而知。

  这种尴尬,身为老板的郑总,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于是,这一天,郑总在下班后,找唐美单独做了一次深入谈心:
  “小唐,你看咱们这个公司,总共才十来个人。规模小,任务重,需要彼此好好地配合,才能把工作干好。这些天,我看你和王总配合得不太好,已经很影响工作的进度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