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6节

作者: 孟斜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在这个大宋建中靖国元年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于是,他们牵起了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日期:2011-03-13 14:08:16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
  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庆清朝》

  这是明媚春光里绽放的牡丹,红艳、硕大、妩媚,如同刚刚新婚的美丽少丨妇丨。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新婚燕尔,在京城游春野,赏名花应是常事。那时的李清照初尝人间的幸福滋味,沐浴爱情的阳光,也正如一朵含露绽放的牡丹花。
  在她眼里,那些牡丹花开放在帷幕垂张、朱栏环护之中,占尽了春光。素净淡雅的容华,轻盈柔婉中透着天真自然之美。群花开尽后,历经风拂露染的牡丹格外妩媚动人。妖娆的姿容,戏风嘲月,尽情地引逗着司春之神,使那已经将尽的春天也流连止步。
  你看那城东南郊,池台楼馆边,日照花颜,暖意融融。赏花的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词人在沉醉于赏花盛事时忽又感伤起来。这世上没有不凋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盛宴过后,下一次又轮到谁来承续这一脉芳尘呢?是“兴尽悲来”,还是这景象触动了心底的隐痛?当这牡丹花事的当郊外赏花的热潮渐渐消散,明光宫苑的几枝牡丹还在阳光下盛开,足可挽留一段春光。趁这花事未了,再举金尊一饮而尽,再点亮残烛,休顾那是否金乌西坠,暮色来临,且将赏花乐事进行到底。

  汴京自古风物繁华。《东京梦华录》中说,御沟水两道“宣和间尽植莲荷,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宫城壮丽,街市喧闹。大相国寺香火鼎盛。金明池、琼林苑,“宝砌池塘,柳锁虹桥,花萦凤舸,其花皆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闽、广、二浙所进南花。有月池、梅亭牡丹之类,诸亭不可悉数。”真是一派风月繁华。

  据宋人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宋时汴梁有“三月十五日两街看牡丹,奔走车马”的风俗。这首长调赏花词,当是写在牡丹盛开之时,汴京城东南陌之处,明光宫苑之中,李清照与同游的夫君香车出游,游东城,过南陌,入池馆,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兴致盎然。可见,李清照的婚姻生活多么优雅、快乐!牡丹的美艳娇媚,赏花人的愉快心境都在词中展露无遗。有道是“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词中处处以花拟人。清照笔下的牡丹仿佛是一位顾盼生媚、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令人心旌摇荡。“东君”是神话中五方天神里的东方神君,东方主五行中的木,又称司春之神。下片续写郊野赏花盛况,却又一笔带出词人对花事难续、时光易逝的担心,而结尾极写借酒助兴、秉烛赏花的逸兴豪情。

  细细品读中,你是否感到那牡丹花渐渐幻成了一位正值青春年华却敏感多情的绝代佳人呢?
  她姿容美艳,倾国倾城;她妖娆妩媚,引风逗月;她敏感多情,感时伤怀;她觥筹交错,逸兴遄飞。
  这是一朵沐浴春光、花开绚烂的牡丹,是一位沉浸在甜蜜与幸福中的如花女人。
  日期:2011-03-13 15:26:42
  由于词中未点明是牡丹,所以产生了不少歧议.
  有人说这首词是写芍药,“就中独占残春”说明是暮春开放.而芍药就是此时开放.其实不然,黄墨谷《重辑李清照集》评道:苏东坡诗:“一声啼鴂画楼东,独占残春”,该确定为牡丹。因“禁幄低张”可见不是高大的花木。“彤栏巧护”,可见是很宝贵的花木。尤其“就中独占残春”,只有牡丹是残春时独占的。白居易《卖花诗》:“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离护”,正是说牡丹和这儿“禁幄低张,彤栏巧护”同。李建勋诗“携殇邀客绕朱栏,肠断残春送牡丹”正和这儿“彤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相同,所以这首诗咏牡丹,该是没有问题的。

  日期:2011-03-14 14:52:16
  五,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夏夜里的风情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丑奴儿》

  这首词据说是在李清照新婚后的第二天写出的。
  一个盛夏的夜晚,雨水洗尽了暑热。清凉的晚风里,一位丽人刚刚弹过瑶琴,便又对着镜子描眉抹唇,上了一层薄薄的晚妆。尽管是一身淡妆素抹,却格外清丽动人:“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写出了一位新婚少丨妇丨的的妩媚与性感,魅力无法阻挡。尤其令人销魂的是最后一句:“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那佳人一声轻笑,轻启朱唇:郎君,今天晚上的竹席可真凉爽呵。这就相当于现代人在这样情境里常常说的:“来吧,亲爱的。”

  这首词写得十分香艳,卿卿我我的儿女情态跃然纸上。称得上是“风情无限,眩睛摇目。”“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弹琴理妆两个动作在这里似乎有着特别的意味。李清照从小就聪明伶俐,无所不通。音乐修养也是颇高,弹琴自然也是行家。而古时如果是一个人在大自然里弹琴是在舒畅怀抱,放逸豪情。在室内孤独地弹琴则是抒发孤独寂寞情怀。如果一个新婚的女子对着夫君弹琴,显然是两情相悦、以琴传心的默契。弹琴已罢,又到镜前细细理妆,那细细描画的每一笔都透着微妙的期待。直到下一句“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才明白,这轻薄露透的打扮正传递着她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这一声对着檀郎的笑语,大概多少有些扭扭怩怩,有些不好意思,脸现绯红。此时,“枕簟凉”则是一个多少有些狎昵的意象。这里的“凉”无疑是盛夏时节炎热中的清凉意,是一种快意的凉。同时,“枕簟凉”三个字无疑透出了想与爱郎赵明诚共渡良宵的意味。
  “檀郎”是西晋的潘岳(即潘安)。潘安姿仪秀美超群,小字为檀奴,后被人称为“檀郎”。这里的檀郎是心中情郎的代称。到了唐代,人们常以檀郎称婿。《晋书•潘岳传》说,潘檀奴年轻时常常挟弹出游,走在洛阳大道上时,倾慕他的女子围成一圈来围观,纷纷抛果子给他,一时“掷果盈车”,满载而归。“檀奴”或“檀郎”后来成了文学作品中俊美情郎的代名词。唐朝诗人罗隐《七夕》诗云:“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这里是对郎君的爱称。也有将自己称作“檀郎”的。李煜 《一斛珠》中描写自己娇妻娥皇时就这样写道: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结句“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意谓“她嚼烂了红线绳,笑着向我吐了过来。”笔下娇俏活泼的小儿女情态跃然眼前,惹人喜爱。
  词坛素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之谓,而两人在描写闺中生活方面也是颇有情趣。
  日期:2011-03-14 19:51:21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