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9节

作者: 孟斜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3-17 14:12:38

  六、云中谁寄锦书来:心灵在寂寞中美丽,在离别中成长(续)
  在我们以往的阅读经验中,一些相当出色的男性诗人、词人也写过这类闺怨题材的作品,如李白、李商隐、温庭筠等。特别是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人,很多都是“男子作闺音”的高手。但他们大多是从男性角度来感受、想象和猜度女性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仔细品来,多有一种类似赏花的态度,有欣赏,有同情,有怜惜,有赞美。但总是一种他者的视角,有一种莫名的疏离感,其中还有性别角色造成的微妙心理差异。

  李清照、朱淑真等女性词作却完全是从现实中自我的真实感受出发,从最直接的人生体验出发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寂寞和忧愁,可能是无可名状的,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无奈。一旦拿起笔来,她们内心的感受却化作了具体可感的形象,化作了富有美感的画面。那种深深的情感体验隐藏在那些形象后面。而这些具体可感的意象,无一不具有女性审美的特质:阴柔,温婉,缠绵,伤感,梦幻……

  在所有红颜词人中,李清照的词显得格外亮眼。在《漱玉词》中,象《一剪梅》这样书写离愁别恨的的清婉柔美之作有很多。李清照的语言风格在这类词作中表现得相当充分,写得格外唯美精致,也写得格外深婉动人。
  王灼《碧鸡漫志》云:“易安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所以,读清照的词,如品和田玉,如赏青花瓷,是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记得年少时读《漱玉词》,词中那种女性化的、优美、阴柔而精致的幽怨和忧伤,曾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是一个对男孩子来说完全陌生却又很有魅力的女性情感世界。
  总以为,象李清照这样如水做的美丽而柔弱的女子是值得男人去呵护和爱惜的;总以为这样暗香盈袖、风中伫立的女子的深深目光里,注定有作为男人永远不可能知道的东西。这样的红颜女子永远是一道遥远而神秘的风景。
  于是我隔着千年的时光,隔着美丽玲珑的文字,屏住了呼吸,远远地注视着她。
  感觉中那是一个水做的妖,一个舞蹈着的精灵,那阴柔而美丽的文字便是她所施的魔法。让人沉迷,让人溺惑。
  那是海妖的歌声,我就是那被歌声迷惑而沉入深深海底的水手。

日期:2011-03-17 14:15:32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读过这首词,心头总缠绕着一种莫明的伤感,内心深处会出现一幅悠远淡雅的画面:薄雾轻烟里,东篱菊花间,似乎隐隐有一位瘦比黄花、满眸愁意的红颜女子身影在晃动。
  她素心无尘,她爱意徊徨,她的裙幅在菊花间轻轻拂动,她的袖间萦绕着缕缕不绝的菊花香。
  她就是李清照,她就是那位在时光流水中落花一样飘零的古代红颜女子。
  一种怜意悄然萌动:秋风里的你,冷吗?
  “薄雾浓云愁永昼”,那是重阳节一个怎样的阴霭天气!
  她斜斜地靠在床榻上,静静地看那金兽铜香炉里的一柱青烟袅袅,幽香阵阵,好一阵神思恍惚。那丝丝缕缕的青烟袅袅轻舞,弥散在空气里。这屋子里的空气中,却独缺了另一个人的味道,一个年轻男人身上的、她十分熟悉的亲切味道。
  这孤独的日子总是如这一炉香雾般袅袅逝去,了无痕迹。

  轻纱帐里,她玉枕独寝,难以入眠。半夜的秋凉透入帐中、枕上,更让她怀念夫妇团聚时的温馨与亲密,幻觉中如同隔世。“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的重阳节里,却让她独守空闺,与寂寞为伴,这怎样一种难耐的孤独!
  重阳的菊花开得极盛极美,满地黄花堆积。那个女子“东篱把酒”,指尖轻轻拈起一枝菊花,饮酒赏菊直到黄昏时分,染得花香盈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远方的人此时也在经受相思之苦吧?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掀起了帘子,她感到一阵扑面而来的寒意,更感到风中的自己是如此无助、如此瘦弱。看着那纤秀婀娜的菊花,再看看益发消瘦的自己,顿生人比菊瘦、命不如花的感叹。
  从“照花前后镜”的自恋,到“人比黄花瘦”的自怜,女人的全部快乐与幸福都来自那个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
  是他,是他,都是他,让她欢喜让她忧。这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醉眼朦胧中,她愈发思念天水相隔的丈夫。于是一阕《醉花阴》寄往千里之外的夫君赵明诚。
  也许是这些文字写得太美妙了,竟惹得做丈夫的起了比试之心,于是三夜未合眼,奋笔作词数十阕,然而终未胜过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据元代文人伊世珍《琅嬛记》中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 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政(正)是易安作也。”
  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一笔绘出凄清寂寥、深秋怀人的境界,一个“瘦”字让心中浓浓的相思愁意毕现无遗,真是让人读之黯然销魂。重阳佳节,日渐憔悴的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黄花,泪眼问花花不语,此情何寄?

  我想,性情宽厚的赵明诚收到这首词,除了惊艳于爱妻的文字,想来更多的是一份感动。
  哪怕就如上面故事中所说的,赵明诚五十阕竟不敌清照的三句,但洋溢在他心头的仍然是一份温暖的爱意,一份对妻子冰雪般聪颖和才华的钦佩,一份对日形消瘦、憔悴的娇妻的怜爱、疼惜。也许,还有一份对拥有如此才华的女子为妻的小小自得。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当他每每再看到秋风中枝头摇曳的菊花,心头大概总会晃动着那个在花间、在风中宛转徘徊的柔美身影。
  在茫茫人海里,这个世界上,能总有一个人为你牵挂,为你思念,那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浪漫。
  人淡如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