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老板姓陈,很年轻,36岁,本是公职人员,于96年下海创业,现在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成为本市食品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明星,陈总获得了本市的很多荣誉。在他投入食品生产领域后,兼并了一家效益不好的食品厂,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工厂,原来的食品厂成了我们的股东。公司总部就在这座大楼里,有陈总办公室、销售部、财务部、经管部、人力资源部、广告部等各部门。销售一部主管商场,二部管批发,三部管附近的郊县,四部就是我刚分到的部门,2001年的糖酒会后成立的,因为在糖酒会上签了不少订单,四部以后主管外阜市场。
“现在怎么没有到外阜市场去呢?”我问道。
“是这样,我们下一步要着重开发外阜市场,以前全国市场只有10个人在跑,本月他们把当地的市场安排好后会尽快回来,我们将进行大的调整,现在也正在进行招兵买马和制定销售方案。”
哦,明白了。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
日期:2010-07-28 17:52:31
《三十》
入职上班第二天,我终于见到了我的老板。本来我就在想:36岁的创业型老板,该是什么样子呢?大本学历的他,应该是文质彬彬的还是成熟老练的那种?或者一脸严肃的不苟言笑?
8:00钟的晨会还没开始,会议室已经坐满了人,我一看还真不少,足有好几十人,这还是部分外阜市场的业务人员没到齐的情况下,不由得让我对公司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公司增强了信心,因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我怕再误入歧途进入制药厂那样的公司。
正在大家都说话时,销售总监丁总走了进来,并说了一句:要开会了,都安静下来,陈总马上就到,给我们讲讲最近的几个重点问题。
没一分钟,进来了一个中等身材,穿牛仔裤梳分头,但不带眼镜的人,看上去很年轻,三十出头的样子,没有威严,没有架子,笑呵呵的。坐在门口的几位销售员打着招呼说:陈总好,陈总好,
“好,大家早上好”,声音里透露出来朝气与活力。
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这就是我的千万富翁老板。和我在国企时那些老总级的人物简直是差大了,在制药厂时,看到那些老总级人物整天拉着的长脸时总感觉自己欠了他们,或者是没给他们送上礼是自己的不对。
陈总语速不快,但很条理,很清晰,也很有说服力,我想遇到这样的老板应该是一件幸事。一堂晨会很快就结束了,业务员们纷纷背上了自己的包,要到各自的片区去完成今天的工作。我呢,继续跟随周云明主任熟悉业务。我不由得真佩服周云明主任的那张嘴,好多在糖酒会上只是留个名片的客户,经他电话沟通,一般不超过几个来回,就会通过传真的方式签订购货合同,然后就是客户打款,公司组织发货。
日期:2010-07-30 09:57:59
《三十一》
跟着他学习了不倒一个星期,一天早会后丁总领着一个女业务员走了过来,说:“你跟着李华去熟悉一下大卖场,拿上点DM单、POP、该张贴的要张贴上,堆头上该上货的要及时补货。”
哦,我听完愣住了,什么DM单,什么POP,还有堆头,第一次听说这些名词。可我总不能听完了什么都不懂就走啊,就问丁总:“什么是DM单和POP,还有堆头是啥?”
这可能是个很傻的问题。丁总笑了,说:DM单就是我们的宣传单,POP就是宣传画,堆头,你到了卖场就知道了,用我们的产品堆起的一个售货堆。
明白了,我差点就想在问丁总一个问题:为什么管大商场、超市叫做卖场呢?只是在问完上面几个问题后觉得自己太弱智了,就没有继续问下去,想着还是自己出去再弄明白吧。
在丁总离开后,我觉得后面有个人拽了我一下,回头一看是这几天才熟悉的一个哥们,叫汪久天,也是做市场业务的,专门负责几个连锁超市的理货。他拉着我到了一边,说:哥们,你也太实在了,就是不知道也不能问丁总,那样你不就是把自己的缺点完全暴露在他面前吗?你不会的可以下来问别的业务员啊。
啊,我忽然意识到刚才我是犯了一个多么大的失误,我不住的向他道谢。然后,抱上一大摞POP跟在李华的后面,走出了公司。李华刚从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这家公司,但进步很快,现在公司已经把几个比较重要的大卖场交给她负责。看起来是个很单纯的小姑娘,做起业务来却一点也不单纯,到了大卖场里,她一边教我怎么把堆头的POP重新张贴一遍,一边熟练的把货架上的货理了一遍,核对好产品库存后,又从卖场里拿到了下周的订单。很连贯,中间没有拖泥带水的时间浪费,算是给我上了很好的开局的第一课。
工作是没问题了,可我的住宿和交通工具又成了问题。因为我还是住在小庆子那里,而我每天报到上班的公司总部在市里,而庆子所在的生产厂子在郊区,我不得不每天倒车来回往返,中间还要倒次车,单程就得耗去1个多小时。小庆子看到我每天上下班着实辛苦,就联系着给我在市里找到一所住处,是她的一个女同事和另一个女孩在市里边上租的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可以给我腾出一个单间,同时也把她们的自行车借给我骑,从住的地方到公司总部骑自行车只需要20多分钟。小庆子又给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日期:2010-07-30 17:30:16
《三十二》
跟李华跑了3天的大卖场因业务后,丁总又安排我熟悉批发市场的业务,这次的师傅是批发业务主管曹国峰,矮矮胖胖的一个人,脾气很随和,他管的是几个大批发市场,相比来说他的业务量是比较大的,在批发市场的每个批发部前,他都会停留下来询问市场走货情况,现在遇到什么问题等,并随手把POP给贴上一份。在批发市场里面,有一个送货点,这个送货点一般会按公司的出厂价给各个需要货的门面送过去,他们只挣公司的返点4%,这也很可观,由于产品很畅销,好多家都争着做。
很快,几天就过去了,丁总又在一次晨会后对我说:“再去学学终端市场的业务吧。”这次跟的是一个比较瘦小的业务员,马永强。人也好相处,但喜欢偷点小懒。跟着跑了几天他负责片区的食杂店、小商店等,基本上是上午快些拜访客户,不到中午就吃点饭,然后找个小茶馆要上5元一杯的茶,一直坐到下午,中间填写好一天的工作报表,趴着睡点觉,熬到离下班还有一两个小时的时候,就会再找几个客户拜访一下,回公司交上一天的报表,一天就算结束了,用他的话说:今天的钱又挣到手了。呵呵,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却不是工作方式,害的我在跟他跑业务的几天里都提心吊胆,怕天天泡茶馆的事被公司的主管或别的人知道,那不成了反面典型了。再说,我也不想混公司的钱,别人给发工资,我们出力挣出相应的价值,那才是合乎情理的;还有就是我不想混掉自己的时间,不想让自己的人生在混的状态中度过。
终于,没几天,安逸而提心吊胆的日子结束了。丁总为了让我尽快全面熟悉食品行业的业务,好能自己独立做外阜市场,又安排我跟汪久天跑上几天连锁超市的业务。汪久天是个比较实在的人,比我年长几岁。无论是业务上还是公司里的事,他都会跟我说,就是骑自行车过马路时,他都会不断的提醒我。他以前在雀巢公司干过,那时丁总也在雀巢任职,是丁总跳槽过来后,他被丁总带过来的。但汪久天的业务,有点像程咬金,三板斧而已,就那么一个套路,自我创新挖掘能力不强,其实他做食品行业还不到一年,也情有可原。跑业务的也许都是到了中午就不愿动了吧,汪久天也不例外,一到中午他就会说:“你自己看看找个地方休息一下,我要回去午睡一会,2个小时后咱还到这里来集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