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头——每个小姐背后都有,或曾有个这样的男人》
第28节

作者: 老实的棒槌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于是到了最后一回合,我站直了,心里暗暗的说:这回合是打死都不能输了。和尚又对我微微笑着,一副很老江湖的模样。我一咬牙,直接扑了上去,抓着他肩膀来,和尚没料到我给他玩起了摔跤,这小子也还真有劲,被我左扯右扯的,居然没倒下,两个人都抓着对方肩,弓着身子,给耗上了。
  结果是我先被他一腿扫中了,往下倒的同时,我一咬牙,使出吃奶的力气,把和尚也给拖地上了。如果真要公平的说,应该是我输了,但摔地上的那一下,两个人是同时摔下去的,居然又只能算平的。

  打到这个时候,十几个人的气氛反而没有开始那么紧张了,笑的,喝彩的,抽烟的都有,貌似是自己一群小孩子在玩打架游戏一般。
  鱼哥说:那这怎么算?重来?
  对方的甲鱼还是不服气着,说干脆扳手腕得了,我和你们那个姓陈的再来过。
  我们便也乐了,说扳就扳,谁怕谁啊?
  和尚一边拍着身上的土,一边拿出包烟,递了一支给鱼哥,说:那就重来,扳手腕。

  便要老鬼进去拿了条凳子出来,陈文和甲鱼开始扳手腕,大家起着哄,笑着,好像都是一群兄弟在玩一样了,数一二三,两个人都冒了青筋,居然又是陈文赢了。四川人便都拍甲鱼的脑袋,说你小子太没出息了。
  然后是大安和火箭,两个正把手抓到一起,还没开始扳,旁边几个女人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别打了,都是熟人!
  一扭头,我们家的几个女人和三四个不认识的女人往这边跑了过来。
  虾子最先说话:行了行了,鱼哥,我们和他们的女人是同事。
  ……
  什么和什么吗?

  四川人的女人们也叽叽喳喳对她们的男人说了。再说,所谓的打架打到这个样子,本也都只是在玩一样了,便互相递烟,都嬉皮笑脸,说既然都是同行,那就算了吧。
  从那以后,我们和住我们后面的这群四川人,竟也成了兄弟,虽然不是天天胡混到一起,但是时常一起喝酒,路上碰到了也都打个招呼,问句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日期:2010-11-30 22:16:09
  55
  其实当时在上海的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人并不多,在广东这四个省的比较多。上海比较多的是江西江苏安徽人,还有一些东北的。我们这个群体和这群四川人都是属于比较稀少的。四川人做这个行业的,也非常多,不过四川人比我们省。我们初到一个什么地方,首先是把彩电空调洗衣机什么的全部添置齐全,我们那一栋小楼里,电视机都有快10部。反正在旧货店里买一台,看个几年再便宜一两百又卖回给旧货店,无所谓。

  可四川人不同,他们好像不会算这个简单的帐一样,都只有一个床一个衣柜,日子就过上了,能不买的通通不买,他们觉得这些都带不走的,没必要浪费钱。在2004年我到广东时候还认识一个四川人,他当时效益不错,一个月快三万,可只是租了个十几平方的房子,家里唯一的电器居然是个电风扇,而且是20块钱一个的那种。说他没钱吧,没人信,他混了好几年,效益一直好,到最后都笑他舍不得添置东西,留着钱等贬值。他一下急了,过了几天居然跑去买了台车,天天开着车四处瞎逛,对我们说:你看我舍不舍得添置东西。

  在他认为:车是可以带回去的,其他东西呢,就算了。
  我们的小日子便又继续平静的过着,依然每天很开心,毕竟人多。
  到这天晚上,排骨就跑过来对我说:乳猪,跟我去看看小仙吗?
  我说:去吧,反正也是闲着。
  两个人打个车就出去了,的士费是快三十,说明了和我们住的地方离得也不近。居然又是一个发廊,一见排骨来了,那发廊老板就对里面吼上了:小仙,你家大爷来找你了。
  排骨便嬉皮笑脸,给那老板开烟,说:你才是大爷呢。

  小仙就下来了,还是那么个苦命人的模样,一看见排骨,便很快乐起来,忙走上来问排骨:吃饭没啊?要不要去吃饭?
  排骨说我们吃了,然后问小仙:你没吃吧。
  小仙说:我不饿。
  排骨说那还是去吃饭吧。给发廊老板打了个招呼,带着小仙,我们去了旁边一家回味鸡。
  现在上海的回味鸡店不知道还多不多,我记得当时还真不少,其实就是白切鸡罢了。
  到回味鸡店坐下,排骨便询问起小仙,最近怎么样?小仙也叽叽喳喳的汇报最近的情况,然后还说明天后天还要去银行给你打钱,你来了正好就不用去排队了,等会一起拿给你。
  排骨便说:过来上海三个月,我们也存了有快三万了,到存个二十万了,小仙你就回老家得了,在你们家开个服装店看着。

  小仙说:好啊,那到时候你也跟我回去吗?
  排骨说:我还要多赚几年钱啊,等真正有钱了再说吧。
  小仙很天真的说了:好啊。然后又问排骨:你们今天不回去吧?
  排骨说:要回去的,那边的那女人没有你这么听话。
  小仙撇嘴,说:那我也不听话算了。
  排骨便露出那很虚伪的表情来,说:好了好了,我的小仙仙,我喜欢你就是因为你听话啊。
  然后是吃完饭,跟小仙去拿钱,我在楼下没上去,等了有半个小时吧,两个人才下来,再一起走到那家发廊前,我们叫了出租车,小仙站在一月的上海的呼呼北风中,看着我们坐的车远去。那一会,我似乎看到,小仙的眼泪,挂满了双颊。

  恋爱中的女人啊,真的太傻太傻了……
  日期:2010-12-01 18:16:46
  56
  女人们上班的那场子里,外国客人很多。所以女人们坐一起叽叽喳喳,决定要学上一门外语。
  据说她们场子里有一个上海本地女人,会一口很地道的英语,所以效益特别好。老外们还经常约上她出去逛街,毕竟叫个美女做导游,是一件很让人开心的事情。像她那样出去做一天导游员,轻轻松松一天就是3,5百美金到手,让场子里的其他姐妹非常眼红。可你眼红你也只能干瞪眼啊,谁让你读书时候不认真呢。就算做了小姐,有本事的依然可以靠本事吃饭。

  于是我们楼里的这些女人,决定学上一门外语。因为英语学起来不是一朝一夕,于是女人们瞄上了日语。
  日本,与我们伟大祖国虽然恩怨不少,但毕竟一衣带水,文化,习惯等都大相径庭。所以相对来说:日语,不是一门很难学会的外语了。
  让我们男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学日语的书居然只有两本,然后就是六盘磁带,据说就这点点资料,就可以让你完全掌握日语。当然,对女人们的这次壮举,我们都是很支持的,关系到收入,而且又不是要我们男人坐那“阿姨乌尔哦,卡克斯萨嗦”的学,自然无所谓了。
  于是,我们那小楼一时间成了大学里面的日语角,天天听见女人们读那些平假,片假的声音。所以到现在,我们这群男人都还能砸几句日语出来,而且发音不错,比如:阿姨西打奴(我爱你)之类的肤浅语句;又比如:哇他西哇尼红共堆斯(好像意思是我是香港人吧,不是很记得了);再比如:八嘎之类的,我们都朗朗上口,都是那时候被小楼里浓厚的学习气氛给感染的。

  到半年一年以后,还真出来了几个日语通,日语最好的谁都想不到,居然是卫红,那一口日本话,说得又快又准,后来还被她找了个日本的野男人(后话,慢慢说)。接着就是唐月和我们家戴琳以及悟空后来带的盛佳,都能正常交流。其他几个就全部是半吊子,基本上一半肢体语言,加一半日语,勉强也够和小日本交流。
  所以很多大道理,乃至大的哲理,只要是对的,拿到各个行业里都永远是对的。比如说:科学技术就是最大生产力。在我们这么个灰暗的群体里居然也是可以体现出来的,掌握了一门外语的,就是要比别人赚的钱多,你眼红也没法,谁让你没有这门技术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