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涵这里放下电话,古里古怪地看了一眼舒简:“你猜,郑大奎叫我干什么。”
舒简正在网上找课程论文的资料,头也不回顺嘴答了句:“什么。”
汤小涵说:“他要请人吃饭。”舒简说:“哦,他请吃饭不是很正常,一定是给你蹭饭的机会嘿嘿。”“恩,不错是不错,不过,他要我把你也带上,而且是一定带上。”郑大奎请人吃饭,一定要带上的是汤小涵,舒简惊讶,不知道自己何德何能,竟能吃到郑大奎的蹭饭。
陈家声和郑大奎的过节无人不知,所以每年的博士论文答辩,陈家声决不会按例请郑大奎做自己弟子的答辩委员会主席,而郑大奎弟子们的专家组成员也不会有陈家声。至于课程的选修也是一样。曾经有几个不知死活的学生选了对方导师的课,又不肯每堂必到,一律的重修。学校的网上选课制度不讲人性化的严格,只要你选修了这门课程,而老师也已经给了成绩,哪怕是0分都不能更改和删除,象一个漂亮脸蛋上的胎记,永远跟着成绩单。而要去除这胎记的唯一办法不是另选,而是重修。本来,除了不清楚状况的学生偶尔倒这样的霉,双方的学生并没有多少被导师的矛盾波及的领域,但这几年又开始实施博士论文盲评制度,学生们就倒足了大霉。所谓盲评,就是把导师学生和学校等等信息一概隐去,只剩下论文交给评阅的导师,郑大奎别出心裁地叫这个“裸评”,而陈家声直截了当地称其为“株连制度的遗毒。” 因为学生的论文由若干个本校和外校的教授分别评阅,先是本校,后是外校,只要有一个评阅者不通过,这论文就得打了回票,至少三个月之内不能再送审。三个月,对于那些急于毕业找工作赚钱养家的博士来说,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啊。此外还有株连制度,如果有弟子的论文打回票的过多,或者弄到不能毕业,那么导师要担着被取消博导资格的风险。所以,郑大奎心心念念要抓几个研究古典经济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学生,而陈家声对管理系统工程尤其是技术创新方向的盲评论文把关特别严格,学生们只有叫苦的份。
日期:2008-4-1 9:20:01
13 汤小涵转述了郑大奎的意思,原来北京某个部的一个副司长家是宁城的,最近回宁城公干,是郑大奎硕士时的同门师兄,郑大奎叨了他的照顾,经常能从他那里拿到些纵向的课题项目。国家部委办局经常要自己给自己出几个题目,对分管的这点事情做一些前瞻性、理论性研究,以表示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研究的,这种就是纵向课题项目,学术上和不见得有多少意义,实践上除了向更上级汇报或年底写工作总结的时候当做成绩而渲染一下,一般也不会有人去看,但胜在经费都很充足。出题的单位,有那有财的,很乐得弄几个用不着的闲人,成立了研究中心之类的机构,每年研究几个课题,当然,不需要他们自己来研究什么。现在讲究专业化,课题研究当然更要专业化,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那几个闲人只要坐等研究报告来而在第二的位置写上自己的大名即可,一个字也不必写,更不必读。而高等院校,教师们从讲师一路辛苦爬到教授,论文发表是必修课,课题更是必修课。有本事为学校和学院拉来课题的教师,好比大公司里跑销售的经理,别人端他的饭碗,是要看他脸色的,端的是风光无限好。所以,这种纵向课题,在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副司长这一回来,郑大奎是少不得要奉承的。舒简听了半天没听明白,自己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汤小涵说:“大姐,恭喜你,艺不压身啊,司长最大的爱好,是你那些旁门左道的最强项,京剧啊。”
原来副司长是国粹的支持者,在北京机关圈子里还颇有些小名气,兼了个京剧票友会的副会长之职,京剧是平生第一大爱好,而且最爱程派青衣。所幸司长只有168的个头,男人中生的也还算纤细,酷爱打扮齐整了,捏个兰花指唱《锁麟囊》,别有一番风韵。郑大奎要奉承他,吃饭是次要的,为他的程派青衣找几个懂行的耳朵是正经事。当然郑大奎没有这么蠢,当真去找几个咿咿呀呀在青衣上侵淫数十载的半老徐娘的票友,估计司长的胃口倒了,不见得赏脸肯唱给她们听,但年轻的女孩子有几个喜欢京剧的呢,即便喜欢,又有几个唱的朗朗上口,而说的头头是道的呢,郑大奎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舒简。
舒简的京剧演唱和汤小涵的英文金曲曾是研究生院参加全校汇演的必选节目,院领导认为,这两个节目,一个代表对传统精华的继承,一个代表对西方艺术的追求,充分代表研究生院尤其是博士生的时代风采。舒简妈年轻是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程派青衣,后来和舒简爸爸舒云天回了北京,进不了京剧院,只好找了二流高校做行政工作,和程派青衣是风马牛不相及了,舒简的爱好传自母亲柳玉清,程派青衣唱的的确是有功底的,但读博之后,没有这个闲情雅致,也难得找到同道,许久不唱。直到汤小涵一入学做了博士班的文娱委员,面对博士班一盘散沙的状况,每次全校文艺汇演要博士生出节目,汤小涵动员不动那些博士大姐大爷,只好自己披挂上场,作为死党的舒简不得不帮帮场子,所以博士生的节目每次都是这两项,直到新的师弟师妹进来,汤小涵死活卸了这担子,把文艺委员这个光荣任务交给了郑大奎的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弟子,博士生的保留节目才被换做了女生民族舞蹈。
舒简本不想去,架不住汤小涵恳求,而且汤小涵说了一个很有道理原因,“这个司长是北京中央国家机关的司长哦,你将来要找工作,认识一下也没坏处。”舒简虽然觉得这个有点功利,但想起人才市场找工作的艰辛,知道不可以掉以轻心,所以决定去,更何况,她心里盘算:“这次郑大奎亲自叫去,等到博士论文送审,他好意思不让我过么。”
日期:2008-4-1 10:30:12
13 舒简和汤小涵按着地址摸到市中心的那栋灯火辉煌的大楼,郑大奎只留了酒店的地址和包间号,可地址上的这栋大楼并没有这样一个酒店,两个人有点迷糊,汤小涵说,我们先到一楼问问。走进一楼,没有想象中的大厅和总台,只有狭长的过道,一个服务员一样的男孩古里古怪地盯了她们一眼,随手朝里一指,说:“往里走,大厅在里面。”舒简本能的感到这里有点古怪,莫名地有些惶恐。但既然来了,又不好就走,于是对汤小涵说:“你给你导师打个电话不好吗。”汤小涵说:“我的小灵通到这里面就没信号了。先进去问一下,万一就在里面呢,”舒简一看,果然自己的也没有信号。
顺着狭长婚暗的通道往里走,转了一个弯,豁然就是一间灯光暧昧的大厅,门口站了个穿制服的门童一样的男孩,看也不看就喊:“欢迎光临。”舒简和汤小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一阵廉价香水的味道扑面而来,眼前突然出现了好几个花枝招展的女人,带了一脸招牌一样职业而廉价的笑,笑脸盈盈地迎上来,看到进来的是舒简和汤小涵,这招牌的笑脸立时变了面具,目光呆滞地在她们脸上这么一瞥,一秒也不要,就消失在大厅的不知道哪个角落去了,剩下她们两个莫名其妙的站在原处发愣,听到几声窃窃私语的议论:“又有新来的。”舒简扯住汤小涵的手气急败坏地就往外走:“这里不对劲,我们怕是走错了。”汤小涵吓的脸都白了,跟了舒简跌跌撞撞向外走,这么一走,正进来的一个男人闪过了舒简,刚好和汤小涵撞了个满怀,门童又闭了眼睛,凑趣地喊了句:“欢迎光临。”
日期:2008-4-1 11:15:48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