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简从冯宁那早已知道这个结果。但事实的过程当然不象若翩想象的那样剧情跌宕而黑白分明。实际上就是冯老太太盯住了校长夫人,而校长夫人一来觉得夸下的海口而不能兑现叫同学笑话,她是要做人的,二来觉得孙校长胆子未免太大,敢下她的面子,所以校长夫人也死死盯住了张校长。张校长迂腐的脾气上来了,加上夫人的煽风点火,干干脆脆光明磊落地拍板,全部重考,人事处和所有用人单位参加,孙副校长和江副校长坐镇。张校长在办公室里敞开着大门下的命令,根本没正眼看一眼孙副校长和他的联名信。孙副校长有些须的挫折感,但很快又觉得自己胜利,全部重考是个好结果,因为,姜书记刚刚塞了份简历在他手上,应聘研究生院,这正是想睡觉来个枕头的好事。所以从张校长办公室一出来,孙副校长不动声色地把人事处长招来,人事处长又不动声色地把简历塞在一堆已经审核过的简历当中,事情就这么定了。
日期:2008-6-2 15:31:01
29接下来的一个礼拜,初试、复试,舒简都顺利通过了,实际上研究生院对她很满意,孙老师自从知道有江校长坐镇,仿佛下午4点钟饿的眼冒金星的时候吃了一块饼干一样,底气立刻提上来了,他悄悄的向舒简透露,应聘研究生院的100多号人里,舒简目前的笔试成绩排名是第二,但第一名的那个是宁大自己的学生已经确定在宁大做博士后,所以舒简可算是实际的第一名。舒简洋洋得意地在电话里告诉冯宁这个消息,冯宁故作稳重地说:“低调,要保持低调。”舒简妈的反应是:“怎么,你想好留宁城了吗,我和你爸还是建议你考虑回北京来。你爸跟学校分管人事的领导说过,给你保个底没什么问题,你还可以看看北京其他的单位。”最后又语重心长地嘱咐女儿:“你看问题要长远些,有些事情不要匆忙地决定。”舒简知道妈妈说的有些事情,无非就是和冯宁的感情。这段时间,找工作的事情暂时地超过感情问题居于首位,而导师陈家声又天天板着个脸教训她论文做的不够认真。她暂时没有时间考虑和冯宁到底要怎么样。
每晚9点钟对舒简是个重要的时刻,这是冯宁打电话过来的时间。她认识冯宁不过三个月,但最近这一个月,尽管只见了四次面,冯宁几乎成了她空闲时候想的最多的人。想起他的时候,她能够体会到那么一种奇妙的甜蜜。而每当时间快到9点的时候,她的脸会莫名的红,心里扑腾腾的乱跳,一副神不守舍的样子,这种感觉很陌生,正因为它的陌生和神秘,使得舒简象一个小孩子,看见一件可爱的礼物,人人都有,不免日思夜想,突然自己也有了一个,那份欣喜和满足溢于言表,还时不时地要把礼物拿出来看看,每看一次,心里的喜悦就多一分。舒简不得不承认,冯宁是第一个让自己心里有那么一动的感觉的男人。
日期:2008-6-2 15:55:20
当宁大的这份工作已经胜利在望的时候,舒简几乎在同时,肯定自己爱上了冯宁。时髦的80后在谈到爱情的时候不喜欢用“爱情”这两个字,舒简觉得自己老了,所以,她觉得自己还是本分地使用爱情来看待和描述和冯宁的感情比较准确。这段时间她的思维模式被笔试的试题和论文的逻辑推理牵着走,所以在爱情上也使用了合理推定的方式,在论证了爱情存在的事实之后,她很认真地开始考虑爱情的延续问题。所以饶了一个圈子,她又回到了找工作这件事情上来。
对宁大的工作,舒简并不如冯宁那样热衷。舒简虽不曾自认是个适合做学问的女人,但大凡读到了博士,不管什么原因,总还是存了如果能做好学问还是做学问的想头。大多数的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初期都还保有追求真理的纯真梦想,甚至有90%以上的博士生做着名教授的梦,但这梦想一年比一年淡漠。舒简本来不做名教授的梦,但总还是畅想在三尺讲台建功立业。本来对于一个博士,教书匠原本不是奢求的理想,可博士逐年的扩招,使的一个博士,尤其是女博士,想要做一个纯粹的业务教师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舒简还算天真,几乎不算受过什么挫折,所以,她不想顶着博士的头衔去做辅导员或者团总支书记,她只是想做个普通的业务课教师,讲讲新经济学,如此而已。
冯宁对舒简的想法不以为然,他觉得什么工作不是工作,只要在高校,做辅导员和做专业课教师有什么不同。要说有不同,就是辅导员要坐班,辛苦一些,而专业课教师相对自由。反正怎么都好,只要能进宁大就好。舒简费了九牛二虎的劲,也没能让冯宁明白,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她有何不同。两个人在甜蜜之余,心里有了一点小小的不愉快。这不愉快在舒简的心里种下了种子,而在冯宁的心里好象天空里一抹清烟,风一吹,就不见了。
日期:2008-6-3 17:19:22
面试这天舒简接到了一个重要电话,是上次和若翩同去应聘的那个学校人事处打来,问她有没有时间面谈,舒简揣摩了一下对方的意思,应该是录取了自己,这个揣测被若翩证实,因为若翩并没有接到这电话。舒简以为若翩会沮丧,进而说些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话,不想若翩单纯地替她高兴,鼓励她去面谈。舒简很为自己的小小心眼惭愧了一下。
一个要是顺利,似乎什么事情都顺利,接下来的面试也是出奇的顺利,几个面试考官慈眉善目,尤其是江校长,对舒简的表现印象深刻。舒简遗传了爸爸的好口才,舒简爸常说舒简是做老师的好材料,舒简在面试的时候还不失时机地表达了自己想要做专业课教师的想法,江校长不置可否,但意味深长地说:“只要肯努力,也有转教学的先例。”这让舒简暂时地忽略了孙校长阴晴不定的脸。
晚上,导师陈家声又带来一个好消息,新的博士点批下来了,陈家声是这块的负责人,陈家声把原来的暗示变做明示,直接问舒简,愿不愿意留校。舒简心里原看不上自己的学校。这是二流 高校的学生的通病,一概是看不上自己母校的,舒简不能免俗,但为了打个保险,舒简还是装做兴高采烈的样子应下来。
陈家声要知道自己的得意弟子怎么想,气也要气个半死。他心里认为把最好的机会给了舒简,这几年文科博士,尤其是女博士的工作也好象出嫁一样出奇地难找着落,这个消息要一放出去,指不定多少博士和博士后要扑来。舒件他们学校虽然好歹也算211,但进人思路和宁大显然相反,校长特别强调,不要本校博士。要外校博士或本校博士后才可能留校做专业课的教师。这是二流学校和一流学校的区别。一流学校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瘌痢头的儿子也是自家的好,外校学生是入不的眼的,所以舒简才会有上次面试的失败。二流学校底气就不足,自己的事情自己有数,自家教出来的孩子自觉上不得台面,非要去领养个聪明伶俐的来装门面才可以。所以陈家声这样做,可谓十分看的起舒简,当然,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冯宁这么个人,他还指望成全自己的两个得意门生呢。可是舒简显然没经历世事艰难,全不领情。
日期:2008-6-4 14:11:19
30 等待面试的日子对舒简并不难过,因为还有两个保底的职位等着她,她心满意足地觉得自己的运气意乎寻常地好,甚至胸无大志地想,就算宁大的事情黄了,好歹陈家声总会保住自己的。冯宁更热衷宁大研究生院,象所有省吃俭用地勉强用上名牌配件的上海小女人那样,冯宁以及冯老太太一家对宁大的感情来得虚荣的深厚,宰相门前七品官么。所以冯老太太一天一个电话地盯住校长夫人。舒简的爸妈打了几次长长的长途电话来,劝她回北京找工作,又反复反复地强调着婚姻大事不可草率的道理。冯宁的危机感严重,不论多困难,都准时准点地打电话来舒简宿舍报道。
舒简对冯宁的感情,并不因为聚少离多和父母的冷静而减少,恰恰相反,两个星期见一次的两个人,相互留下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不象整天腻在一起的恋人,看厌了对方的脸,熟知了相互的脾性,只好把吵架当作调剂感情的乐趣。冯宁工作的原因,能打电话的时间都不多,两个人时间又经常的凑不上,每天9点准时的连线,一天的琐琐碎碎还说个不够,顾不上吵架的闲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