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记录不为人知的风水事》
第54节作者:
JamMak 2010-11-17 22:19:00
改一下顺序,这段还是接凤阳,下一段才是天国
数日之后,普陀峪上,慈禧由李莲英扶着,下罢大轿。李莲英令轿夫与众侍卫退下,于山下待命,目睹轿夫退却,李莲英不安问道:“太后,此处不留守卫,可是不妥?”慈禧笑道:“莲英安心,哀家已安排周详。宣陈监正。”李莲英见慈禧太后神情自若,也不敢再多言,急忙宣陈七上前觐见。
只见陈七由普陀峪中陵寝走出,走至慈禧太后面前,磕头请安。慈禧问道:“爱卿,一切可已安排周当?”陈七将回禀一切皆已妥当,然触目四周,唯有慈禧太后与李莲英二人,并不见其他侍从与护卫,遂道:“太后,那数十名童男童女可曾觅得?”慈禧不说话,而是拍拍手,只见百十名周身黑衣,皆以黑布蒙面之人,由四周汇集至慈禧太后面前,每人背上各背了两只三尺黑色布袋,内装有蠕动之物。陈七心惊,这帮黑衣之人竟是何人,以其身手看来,绝不下于自己。
此等黑衣人全数跪到在慈禧之面前,并不发话,安静如一尊石像。慈禧开口道:“将布袋打开。”黑衣人得令,悉数将布袋打开,每袋之中均装有一名童子,皆被捆绑手脚,白布封嘴。陈七暗自细数一下,竟是二百五十六名,男女各一半,见此般个数与自己所要求之相差甚远,遂问道:“太后,臣已说过,凤阳之法只需八八六十四名童男童女便可,缘何是二百五十六名?臣以为如此甚是不妥,望太后三思。”
慈禧一顿,然怒容满脸对那帮黑衣人道:“哀家只求八八六十四人,此二百五十六之数,究竟是何人所为。”黑衣人皆鸦雀无声,并无人发话,慈禧动怒,道:“莲英,此事由尔督办,为何如此?”李莲英上前跪下,悲声道:“太后息怒,二百五十六之数乃是奴才自作主张,望太后恕罪。”慈禧指着李莲英道:“好啊,莲英,尔竟敢违抗哀家旨意。”只见李莲英痛哭流涕,捶胸道:“奴才并非违抗太后懿旨,而是担忧太后之安危,方作如此安排,望太后恕罪。”慈禧道:“狗奴才,自作主张,可知如此乃是死罪?”李莲英一听,头磕如捣蒜,直呼饶命,而那百数名黑衣人亦作声求饶,然慈禧却不为所动,背转过身。
李莲英见慈禧太后不为所动,跪爬着转向陈七,痛哭道:“陈大人,奴才皆因听的大人道那凤阳之法伤及太后之福泽,而增加凤根可免太后福泽受损,奴才遂自作主张,寻此二百五十六名童男童女。太后凤体万金啊,望陈大人使用二百五十之数行法,以安太后凤体。太后,请恩准使用二十百五十之数行法。”慈禧听罢李莲英之话,喝斥道:“好你个李莲英,你。。。。。。气死哀家已。”说着,竟怒气攻心,站立不稳,李莲英急忙起身扶住慈禧太后,嘴里连道:“太后息怒,凤体要紧,凤体要紧。”
陈七未想当日无意提到那消减损害福泽之法,竟被李莲英所侧重,对于那二百五十之数,已是远超预想之数,正不知如何应对之时。周近跪地之黑衣人道:“太后保重凤体。我等以死进谏,望以二百五十之数行法。”说罢,只见那帮黑衣人纷纷从腰间拔出匕首,前排黑衣人道:“望太后以二百五十之数行法。”说罢,自刎倒地而死,后排接上道:“望太后以二百五十之数行法。”话毕,不假思索自刎倒地,如是十数具尸体倒落一地,血流成池,而慈禧并无阻拦之意,只冷眼看着满地尸体逐渐增多。
此帮黑衣之人来历不明,然却对慈禧太后忠心耿耿,竟为主子之安危以死进谏,陈七对此等忠义之士自刎于眼前,心有不忍,喊阻道:“尔等住手。”黑衣人并未就此停下,陈七一急,对慈禧太后道:“太后,请开金口,留此干人等之性命。”慈禧道:“爱卿勿劝,以二百五十之数行法,实在伤害无辜甚多,哀家不忍。”陈七见那黑衣人仍旧自刎不断,急道:“太后圣恩,饶此干人等不死,臣愿以二百五十之数行法。”
请留意下一节,天国
2010-11-17 22:20:00
天国
袁枚天趁陈七寻觅黄色气团疏于防范之机,偷袭其后背,趁机将其击倒,面对陈七方才挟持人质要挟之举动,袁枚天深感痛心,举掌欲将陈七结果,但终不忍心。于是将其带离蒋宅,翻其周身,寻得其行走之公文,知晓其落脚之处,又恐其醒来之后寻那蒋肇聪一家麻烦,遂亲自送去文书一封,将所有事情揽起,让陈七莫再纠缠蒋氏一家。
如是办理妥当,袁枚天回想夜间所发生之一切,以那黄龙之诡计多端,料那黄色气团并非消失,定是另有所图,遂直奔当初与那黄龙定穴之所在,寻那黄龙算账。然至当初定穴之所在,那潭清水已全数干涸,而其中之金龙皮亦已消散。袁枚天呆坐枯潭旁边,正是无比失落之际,尤见不远之处,昨晚所见那团黄色气息,竟在锐意晃动。
袁枚天翻身追上前去,而那黄色气团似乎拥有生命一般,若远若近,似在诱导袁枚天追逐,几经波折,不知行走多远,天色已黑,明星又再当空,追至一郊野之处,只见前方乃是一唤作金竹庵之尼姑庵,黄色气团就此消失。袁枚天翻墙进入,只见一老尼正守候于院子之中,似乎正在等待自己良久,正冲自己点头微笑,袁枚天并不理会那老尼,而是四周张望,欲寻那黄色气团所在。
那老尼并不责怪袁枚天无礼,而是张口说道:“客人,今天上北斗乃是有几星?”袁枚天听得老尼此般问话,顿感莫名奇妙。老尼见袁枚天并不反应,继续问道:“今天上北斗乃是有几星?”袁枚天疑惑抬头看天,星空之中那北斗,尤见七星存在,而日前所见那洞明星与隐元星二星,经已消失不见。袁枚天看着那老尼,依旧是微笑满脸,似乎静待袁枚天答复。
袁枚天上下打量此老尼,未觉其有何特别之处,然其举止神态,却不像一介普通尼姑,不由谨慎起来,道:“师太此话怎解?”老尼呵呵一笑,道:“客人莫紧张,老尼并无恶意,只是年老体衰,见不得那天空之北斗,故问客人北斗之数。”袁枚天将天空北斗七星之数告知老尼,老尼微微点头,道:“如此便好,七现二隐方是正路,九星同现实在过于招摇,客人可认同?”
袁枚天见这老尼竟也知晓北斗七现二隐之理,顿觉此人并不简单,定是隐居于此之能人,不敢再小看其,而又恐其使诈,不由退后几步方道:“师太,你究竟是何人?”老尼又是呵呵一笑,并不回答袁枚天之话语,而是道:“客人乃是随那黄龙而来,可是追寻此物?”说着,伸出右手,只见上托一明珠,一拳头大小,金光闪耀而异彩流光。
袁枚天见此物,倒吸一口凉气,失声道:“此物乃是。。。。。。”老尼微笑道:“客人也该知晓,此物就乃那黄龙之珠子。”袁枚天听的老尼竟道出黄龙之事,对其顿生畏惧,双拳紧握,朝着老尼戒备起来,厉声问道:“你究竟是何人,为何得到此物?”老尼将珠子以布裹好,朝袁枚天一步步走来,袁枚天见此老尼行为古怪,然却深藏不露,步步后退。
老尼见袁枚天此般动作,停下脚步,将裹在布中之珠子递前,道:“客人至此,皆因黄龙引导之故,珠子乃是黄龙所留,其有感客人相救,故以此珠子相赠,客人。”袁枚天乃是一脸疑惑地看着那老尼,不敢上前接过那珠子。老尼微笑道:“黄龙母子已魂归天国,赫图阿拉救命之恩,老尼在此代黄龙母子谢过,珠子乃黄龙所留之物,望客人笑纳。”袁枚天依旧不敢上前,望着面前此老尼,其似乎对知晓自己之一切举动,实在不可思议,不禁张口问道:“师太究竟是何人,为何知晓在下之事?”老尼微笑道:“客人莫再多问,取此珠子速速离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