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足地产15年决定退出江湖---把房子彻底说清楚》
第11节

作者: 房老祖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生活情趣对你选房的影响一定远不如价格来的有分量。大家都有概念,开发商比较青睐的高层定价法则大同小异:最底层的房源最便宜,然后逐步往上加价,幅度一般是每高一层,平均加10-100元左右不等,少数品牌楼盘可能会幅度更大;同一楼层的房子,则一般是东边套最贵、西边套次之、中间套再优惠些。
  这就不难看出朝向这个定价的标准也是选房要考虑的,而且是要着重考虑的。在我国广阔无垠鳞次栉比的楼盘中,“坐南朝北”简直是金科玉律,这个你赶紧记下来,绝对没错。
  所谓“坐南朝北”,一是中国传统的风水传统,二是南北向可以不夕晒。较真儿的人会拿全世界整个地球和我说事,别,你可千万别,我只说中国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您要到国外置业得找外籍的房老祖。风水暂且不说,最后我会专门写写中国人在房子风水上的死磕情结。
  接下来咱班门弄斧一下地理知识。太阳的直射点,只有在赤道附近地区来回移动,最北只能到达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那就是我们所谓的“北回归线”。而向南移动只能到达南纬二十三度二十七分,也就是所谓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是不可能跑到头顶上来的。所以,太阳总是挂在南边的天空。而中国绝大部分的领土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就因为如此,在中国,向阳的房屋,大部分都是朝南这个说法是比较科学的。广东广西云南的南部有些不在这个范围内。

日期:2010-08-05 10:07:52

  亲爱的,到底哪层好嘛?(二)
  有人可能要说,5~8层有点矮,会看不到阳光。其实这种忧虑大可不必有。为什么?这还是朝向的问题。我家就住五楼,光线好得不得了,这跟小区规划分不开。楼盘布局合理了,自然不存在看不到阳光的问题。有些城市的城中村那才叫恐怖呢,就某个有名的古城,我有次拜访一个朋友,彼时他在城中村租了个套间,那些房子大多是给外来打工住的,基本上是楼靠靠,对面家里做什么菜你一清二楚,夸张的是人家酱油没了,伸手到你家窗子来借,瞧这邻里关系多和谐!话说回来,要是有个小摩擦什么的,人直接登堂入室拍你,你就惨了……

  众所周知,9~12层是扬沙层,据说还是生态学家研究发现的,若是高层建筑周围有公交干道或者各类工厂,在高层之间就会形成“峡谷效应”,那些含有灰尘的气流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左冲右突上下徘徊,这个区间大概离地30米左右。要说这些悬浮物会和住在9~12层的你亲密接触多久,这个科学家也没有定论。我所了解的是,这些楼层的房子并不会因为扬沙层而空置,还是综合考虑比较实际。因为你不能忽略的还有电梯费,现在的高层一般从3层开始收取电梯费用,当然,有些是从1层就开始收的,这没地儿说理去。每往上一层相应增加3~5元不等的电梯费用(请参考当地电梯费用的标准)。还有,电梯也有使用寿命,20年后,我是说你有幸拥有这个房子20年后,电梯更换的费用该由谁来付呢?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高度适中比较合适,不然后期费用谁也保不齐你是不是还要多掏腰包。考虑长远点总没有错。

  这么说来,楼层太高是不好。同时,高层到达一定层数后,给水设施都和普通的住宅是有区别的,这部分费用也不可小觑。我的建议是,打算买30层往上的,还是要慎重考虑下的,别只盼着“一览众楼小”。那高上去的层数都是都是钱!再说了,老人们不是常说,房子要接地气,太高了估计就接到“天气”了。这个话题咱最后再说。
  总之,楼层“各有利弊”,过去单位分房,还不分你哪层你住哪层吗?别人的话你可以作为参考,关键还是自己有点想法有个计划!
日期:2010-08-05 10:09:31

  别小瞧细节那玩意儿

  前面咱们说了,选房子,要多看多听多问,这回,咱要说一说选房子还要时刻保持着对细节的关注。这又是为什么?
  先说绿化带。如果你选中的楼盘周围是大片的空寂或是大面积的绿化带,可别高兴得太早,这未必是好事。一般来说,临近社区边缘的楼、靠近道路的房子,毗邻空地的都是危险系数高的。至于小区内的绿化带,就要看它是否能满足对外界的隔音作用,以及绿化带与楼群间的分布是否合理、满意,因为这涉及到一个隔音的问题。
  稍具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只有楼群不封闭,不密集,才不会形成一个回音的空间。这样计算下来,楼距按有关的规定是要有一倍楼高才算合格的。至于小区边缘的楼房,如果是商铺或是写字楼的话,相对噪音会小很多。
  从户型结构上看,户与户之间形成风车型或蝴蝶型的就比较合理,在增加景观,扩大视野的同时,也能尽可能地减少邻里间的相互影响。每一户内部的娱乐区与休息区分离开来,卧室区域不要靠近邻单位的“发声区”。
  再来看看细节的第二个----内部配设。先来看窗户玻璃。一般的楼房都有夹层玻璃,它们既能隔音,又能防紫外线、保温隔热节能。最为重要的一条是它们还可以当防盗网用。即使受到外力的猛烈撞击,这种夹层玻璃也可以阻止冲击物穿透,而破损的玻璃则形成蜘蛛网状的裂纹,有时还可以增添观感。在这方面,前几年广州某花园小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这个小区在临近黄州大桥的区域,所有的窗户都安装上了中空玻璃,以每平方米160元的高造价(当时造价)获得了很好的隔音和隔热的效果,降低了30~40分贝的噪音,夏日高温天气还可以隔热50%以上。那个楼盘价高却卖得很好。为什么?为业主考虑的周到呗。

  另外,楼板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当然了,我们一般人不可能关注得那么专业,我在这里说一说,让你知道一下。一般楼板的厚度要求是10~12厘米,在建造中,如果用16厘米厚的无梁楼板,就会大大增强楼房的隔音能力,减少撞击声,延长使用寿命和增加抗震能力。
  总之,别小瞧楼盘内的细节,这些玩意儿不定哪天就让你后悔半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