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16节作者:
孟斜阳 这首咏桂词得宋诗风韵,形神兼备。诚如沈祥龙云:“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李清照与赵明城夫妻曾经双双偕隐于青州乡里十年之久。远离尘世的喧嚣,摆脱了都市纷扰,夫妻二人以收集金石书画、读书吟诗为乐,以返朴归真的“葛天氏之民”自喻。他们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之意,将青州居所取名“归来堂”。李清照还将自己的闺房取名“易安室”,取意《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他们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嬉戏,相对读书吟诗,携手看云赏花,可谓逍遥自在,陶然忘机。此情此境,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其相似!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一句反映了李清照的审美观。这首词里,桂花是一种温馨淡雅、格高品重的植物,代表一种清操自持的生命与人格。可见,这首词中的桂花未尝不是李清照此时淡泊心境之写照。
大宋政和四年(1114年)初秋,赵明诚为李清照的画像题词:“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
在丈夫赵明诚眼里,与之琴瑟和谐的爱妻,就是这样一枝“清丽其词,端庄其品”的“花中第一流”。
日期:2011-03-23 16:32:03
李清照还有一首《摊破浣溪沙》写桂花: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如果说人的主观感受决定了一首词的风格,那么这首词里的桂花却宛然是另一种主观投射的幻像。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一树八月桂花象那黄金揉破后化成的万点娇黄,那层层叠叠的翠叶如裁剪出来的千层碧玉。这两句轻盈灵动,清新可喜,写出了三秋桂子令人销魂的金玉之质。这两句当是脱胎于朱熹的《咏岩桂》中的两句诗:“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可见李清照作词除了喜欢自创新语奇句,对自己读到比较喜爱的诗词也会加以化用。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这是赞叹桂花的风度精神如同西晋时的彦辅,个性风貌鲜明突出。
彦辅是西晋末年人称“中朝名士”的乐广,官至尚书令。为人“神姿朗彻”、“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时人誉为“此人之水镜也,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青天也”。于此可见乐彦辅之淡泊孤高。“太鲜明”三字出自世说新语:“刘令言始入洛,见诸名士而叹曰:“王夷甫太鲜明,乐彦辅我所敬。”《晋书•王衍传)说王衍(字夷甫)“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这大概就是“鲜明”的内容。应是指王衍个性清高、名重一时。词中将“太鲜明”一词用于乐彦辅身上可能有误。也可能是后世传抄时讹记。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在桂花面前,词人以一个“何俗甚”,一个“苦粗生”顿将李清照平生所喜爱的梅花与丁香都比下去了。然而,这树树浓郁的桂香却在夜半时分,惊了词人魂游千里的好梦,未免太无情。
词上片写桂花贵而不俗、清雅自持的神韵,写出了形貌气质;下片则以梅花、丁香对比,衬出桂花的香气浓郁,惊破好梦,徒惹词人愁怨,全词因此带有浓郁的主观色彩。
李清照所写的这两首咏桂花词,都以梅、菊、丁香作陪衬,写桂花的风度精神和品格气质。不过,这几种花可都是她平素最心爱的花卉。尤其是梅花,是她一生的所爱。但在这首词里,清照居然说“梅蕊重重何俗甚”。而丁香花也是象征爱情和愁怨的美丽花卉。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代赠》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比之稍晚的陆龟蒙在《丁香》一诗中也曾咏道:“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南唐中主李璟在《摊破浣溪沙》中亦有名句:“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更是为流传后世的绝妙佳句。然而,在这首词里居然是“丁香千结苦粗生”!
这让我想起《红楼梦》里一个情节,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也来了拢翠庵。妙玉应酬一番后,便拉了宝钗和黛玉去喝体己茶,宝玉随后赶来,遂有了一番品茶妙谈。贾宝玉,林黛玉等一行人前往妙玉所住的庵里品茶。那妙玉除了对贾宝玉还算看重,其他人居然都视作俗人。比如,妙玉居然讽刺那林姑娘分不清水质的高下。
那妙玉在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壶中的水可不是一般的水了。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
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可是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清醇?如何吃得!”
在妙玉的口中,黛玉这一“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绝世人物也变成了大俗人。
对这一段,我常叹息曹公笔下不留情,为写妙玉之仙质孤高,连林黛玉都敢批其“俗人”。李清照也是如此,为了赞美桂花,而写梅花“何俗甚”,写丁香“太粗生”,我真为这两种花卉一叹!
这首词无论在风格、用语还是格调上,与李清照以往的作品都似有不同,而且还出现了典故的误记。个人以为,这只有一种解释:应当是李清照长期寂寞独处,心绪低落、愁绪难解时作了这首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