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年轻时代的风流往事》
第1节

作者: 丁英学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8-19 9:46:00
  少年伙伴
  湘中地区,有一条小河叫乌江。它穿越万重丘陵,江面窄了,
  水也浅了,人们叫它小乌江;小乌江的支流,是一条四,五丈宽的清
  水河。因为河两岸,长满了绿云般的杨柳,不知何年开始,人们叫它

  杨柳河。不管是纷纷春雨季节,还是倾盆暴雨的夏天,杨柳覆盖的流
  水,总是碧绿碧绿,仿佛一位娴静钟秀的女子,尽管走过大庭广众之
  中,仍然端庄稳重而又洒脱自如。杨柳河从老远老远的壶天山开始往
  下走的时候,经过屡底山,涟源山,流沙山,塔山等崇山峻岭,总是
  悄悄地顺着山沟走,哪怕是要走许多弯路,也不在乎。它走入群山骏
  岭进入蘑菇群似的丘陵,又总是热情和蔼地滋润着两岸的田园。杨柳

  河又是一条绿色的飘带,神情飘逸地装饰着两岸的山村。到了塔山,
  由于河道宽阔,水流更加放慢了脚步。进入麦桥村,忽然又拐了个
  弯,像是走着走着,又忽然回过头来深情地观望一样。然后,杨柳河
  由西向东朝小乌江流去。
  杨柳河进入麦桥村的拐弯上,有个梁家湾,这个梁家湾单家独屋住着

  梁桂华一家五口,——老娘,妻子和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梁桂华继承
  祖业,苦守着六间草房,几间杂屋,一亩八分地和一亩橘园。日本鬼
  子来中国捣乱那年,把麦桥村的壮年汉子都抓走了。梁桂华也被抓去
  做了半年挑夫,等于耽误了一年阳春。一年不济连年亏,打那时起,
  梁桂华便给本村地主朱丽英做长工。梁桂华一家很能干,一边给朱家

  扛长工,一边用早晚撑着种出一亩八分地,养活一家五口。
  日期:2010-08-19 10:01:48
  梁家湾的山门外,下了一个小坡这便是杨柳河。河边用石块在两棵柳树之间砌着石级,
  河里栽着四根杂木,支起一个宽阔的跳板。洗衣啦,洗菜啦,挑水,洗鱼啦,等等。还
  有春秋前,村里的毛太因常常坐到这条跳板上钓鱼。杨柳河里的游鱼,多得象树上的叶
  子,总是在水面上游过来,游过去,来来往往忙碌着。甚至游到那棵树根上转一圈,又

  游到这边树荫下大摇大摆地晃荡着,仿佛天真浪漫,又像是放荡不羁。不过,它们最容
  易上当受骗,钓竿的钩子一下水,它们就以为天上掉下馅饼来了,翘起嘴来拼命抢。只
  有那些一扎长的红眼白条或五道黑。它们却是特别地小心,通常只是在柳树根下,试探
  地前进着。仿佛就是诱饵落在了鼻子底下,也要问个为什么。还有鲫鱼啦,鲶鱼啦,它
  们就更加谨小慎微了。特别是鲶鱼,它悄悄藏在柳树根下,轻易不露面,仿佛只有它那
  地方是最美好,最安全的。

  日期:2010-08-19 10:05:02
  在麦桥村孩子们的心目中,这条杨柳河,便是他们的游乐场了。梁桂华的儿子梁平,才
  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在这里和小伙伴打水仗。当然,梁家奶奶总是象看小牛犊似的看着他
  水乡长大的孩子,就象一条小游鱼,从春末到秋深,几乎每天都想在河里游个够。从担
  水跳板往上十来丈,有条小木桥,叫做一道桥。过了桥,便是麦桥村五千八百亩田地,

  桥坡下便是梁桂华家那一亩八分祖业。梁平的姐姐梁玉莲才五,六岁的时候,就常常带
  着两岁的弟弟梁平到一亩八分地里拔草了。春天里,或是禾苗长到两扎高的时候,有一
  种针叶空心草,村民叫它慈姑草。碰好了,每窝草能拔出一个小拇指粗的慈姑来,小梁
  平要是拔出一个慈姑来,往往高兴地大喊大叫,就象老母鸡下了个热鸡蛋。咯咯咕咕叫
  半天。小梁平可喜欢跟着他姐姐下田里拔慈姑了。梁平也喜欢和玉莲姐到山里采野果,
  拾蘑菇。整个麦桥村五百户人家,每户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是茂密的园林,桃,梅,

  李,果都有,土株,苦株,板栗,杨梅……每家的后山,撑天的古木——樟木,杉木和
  油松,梁家湾后山的树林;里,要算是小梁平最开心的天地了猫头鹰站在树枝上看人,
  一动也不动,瞪着藐视一切的眼神。啄木鸟用尾巴贴在树上,“嘟嘟嘟,嗒嗒嗒”敲个
  不停,松鼠们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上,每跳一下,尾巴都愉快的一翘,仿佛炫耀它的尾
  巴一样。要是朝它扔一个石子,它就回过头来向你骨辘辘翻眼睛,然后那毛丝丝的比它

  自己身子还大的尾巴一翘,又继续它们的游戏了。
  日期:2010-08-19 10:14:18
  山门右边的树荫中间有一条小路通向后园,后园的一角是菜园,在就是一片横看成
  块,直看成线的橘园。和后山分界的壕基上零乱地长着几棵老大的桂花树和耸天的梧
  桐。桂花树太讨人喜欢了。每到九月新秋,满树满枝的小黄花,仿佛腾起金色的雾,那

  浓郁的芬香,真个把人们香的不知怎么办才好。人们一个劲吸着香气,仿佛要把鼻子吸
  进肚子里去。梁玉莲最喜欢桂花了,每当桂花开了,爬上去折两枝,插到头发上,别到
  胸襟上,乐的小鼻子都笑歪了。梁平最感兴趣的要算是梧桐了。春天里,梧桐的花,梁
  平对它没有感情,但只待秋风一来,飒啦啦地唱歌的梧桐叶,一面唱,一面翩翩起舞
  ,飘呀飘呀,飘落到地上,却是老大的一片梧桐叶,还有一片一片黄褐色小调羹,每片

  调羹里都有好几粒成熟的豆。每到秋风飒飒的日子,梁玉莲领着梁平跑呀跑呀,跑到梧
  桐树下,翘着下巴等呀,等呀,等着那飘舞的调羹飘下来,摘上一粒梧桐豆填到嘴里,
  嘎啦一响,香的眼睛都眯了。有时梁玉莲不想去,小梁平一转眼就不见了。奶奶心里有
  数,起身就追,一双小腿跑的快,宛如踏着高跷棍,嘴里喊着:“小梁平,我的小梁平-
  -----”
  日期:2010-08-19 10:16:03
  小梁平慢慢长大了,他再也不喜欢一个人玩了。他叫来了刘国治,沈明初,李星彩,
  刘七满一帮小伙伴。不知是谁教会的,他们常常成群结队跑到梁家湾后山打仗玩。因为
  只有梁家后山全是粗粗的油松,地有平,有是一色的白沙地。只是由于这些油松树身光
  滑,吃鸟的菜花蛇上不去,聪明的鸟雀几乎每棵油松上都做了窝。有的像马桶,有的像
  牛粪要是遇上老乌鸦和喜鹊夺窝,也是叫人讨厌的。大喜鹊,小喜鹊都来帮腔了:“喳
  喳喳!”“刮刮刮”。吵的人们脑袋都要发胀。甚至吵的他们仗也打不成。他们生气
  了,当然要骂啦,可是一声像样的粗话还没骂出来,一包腥臭腥臭的鸟粪就从天而降

  啦。梁平这帮小伙伴最害怕这一点。这个林子里最叫人恼火的是夜猫子多,猫子多不多
  倒没什么,问题是它那声音叫人听不惯。每天黄昏或是深更半夜,总爱那么鬼叫鬼喊来
  几声。要是来了外地人,尽管他胆子有箩筐大,也会吓出一身冷汗来。有时侯,几只夜
  猫子不知什么事情来兴致了,又是笑,又是叫,闹腾半天也没个完,气得从梦里醒来的
  梁桂华直咬牙。有一天,梁家正在吃饭,几只夜猫子便在油松林里大声大气笑开了:
  “咕!嘎嘎嘎!咕!嘎嘎嘎!” 梁桂华正从朱家湾下工回来,不由生气地说:“夜猫子

  讨厌,我真想把这些古松……”说着,他还做了个用手砍树的手势。正在吃饭的奶奶看
  见了,便训道:“‘山靠树富,人靠勤富’,这是老人们传下来的话给忘了?夜猫子是
  吃饱了想快活快活,和后生们有吃有喝就想打山歌一样……”.妻子故意起身盛饭朝梁
  桂华白了下眼睛,还抿嘴笑了笑。梁桂华忙赔着笑脸说:“娘,你说得对……”。“奶
  奶,你打过山歌吗?” 梁桂莲忽然插嘴说。周郁立刻朝梁桂莲鼓了下眼,她害怕奶奶不
  高兴。奶奶却乐呵呵地说:“唱呀,怎么不唱呢!不过奶奶是在家里唱的,你爷爷年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