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第35节

作者: 恩若瑜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每天在一起安静的做着各自的事,也没再去酒吧,更多的是海边散步与聊天。凯文给我看过他笔记本电脑里的资产,但我并不知道具体那是多少,对于数字中的标点我至今仍未搞清楚。只是知道这个人的整体情况较为达标。
  一周很快过去,我没有提议一起回到四川,虽然这次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也许我还想更多的观察和确定,虽然拍拖数次而对于我的婚姻却只希望一次。我变得理智起来。
  凯文离开的时候按他的要求我们同样去到香格里拉酒店,原来是在那有去香港机场的专车。凯文上车时依依不舍,眼睛还有泪光,我也努力想有悲伤的感觉,无奈这不太容易能做出来。

  凯文回美国后并没立刻为我申请《未婚妻签证》,而是仍然与我保持很紧密的联系,或许离过婚的凯文也同样需要谨慎,我有啥好着急的,毕竟我比凯文年轻好多,我似乎从容不迫。

日期:2010-07-20 15:43:20

  艾玲的离开
  艾玲上位两三个月间公司内部变化很大,不光管理人员再次做了调整迎来几个新的管理人员,气氛也已变得诡异起来,人人都有居安思危的感觉。
  因为我是倪姐直管,所以我和艾玲仍属同级,她也并不能把我怎样,我应该在里面最是放松。
  倪姐的心思很难弄懂。在凰朝我能很清楚老板的心思,知道她需要什么,我只管拼命往那方向努力;倪姐让人琢磨不透,尤其开张后愈发难懂她的心思。技术总监是个新职位,没有任何的工作条例和方案,就象只给我帽子而没有相应的衣服配搭一般。
  我自己则是觉得薪水也不该是白拿的,为此,我为自己制订出工作方案和规条,希望籍此更好的鞭策自己,毕竟公司强大我才安稳。

  我做了好些方案并不停的修改,还把当初授于美容师的各种按摩手法,以我的绘画专长用图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想把它做成册子,这样不光利于进行我的工作,也能成为专业美容院的必备之物。
  只是把这些花了我很多心思的方案和图画交给倪姐看时,倪姐并不在意,我挺失望。在此之后大多的时间我是在混日子,既然老板不担心我又有啥好焦虑的,还不如把心思花在我的个人问题上。
  美容院的气氛日渐压抑,而这不正常的东西总会有喷发的时候。几乎所有管理者和大部分美容师及顾问都对艾玲充满意见之时,却没有任何人向倪姐提起,倪姐实在是个让人捉摸不透的人,毕竟艾玲也是倪姐一手提拔的。
  就那样僵持了一段时间,终于以某件事为着火点(具体的事件忘了,那时我已是明哲保身的姿态)。我由于时常跑几个店子,下班后也径直回家对所发生的事情并不知情。事情发展很快而迅速,当有一天突然宣布召开大会时我才知道艾玲已走了。
  那次大会由倪姐主持,气氛仍然肃穆。倪姐开场白第二句就是“我已经让艾玲走了。。”说话的语气象是给谁交代,停顿一下扫视大家,这当儿气氛开始松弛下来,有些人跃跃欲试想发言的样子,美容部经理稍微大胆,第一个站起来回应,“今天感觉好像天上的乌云走了。。”大伙七嘴八舌露出久违的轻松笑容。


日期:2010-07-21 12:47:21

  30岁!
  (一)
  2000年的最后月末迎来我30岁的生日,意外的收到一束鲜花,意想不到的是凯文从地球另一端在网上订购的,这令我的生日没有遗憾。下班后回到宿舍洗漱完毕,悠悠的给自己倒上一杯红酒,然后上网溜达,凯文还没起床(通常要晚上11点后才是美国时间早上9点左右),我心情轻松而愉快的与一些认识和不认识的人聊天胡侃,觉得这样过我的生日也算不错。

  第二天早上我在被窝里醒来,想到自己已进入了30岁,仿佛才意识到什么似的,不禁被吓得从床上跳了起来,跑到镜子前寻找30岁的蛛丝马迹,足足审阅了自己半个多小时。30岁怎么就这样遂不及防的到来,20多岁时潇洒的挥洒着青春,青春象是割不完的韭菜,遥不可及的30岁就这么轻易的悄悄走来。好在30岁的计划似乎有点指望。
  当2001的春节即将到来前夕,凯文再次来到了中国,在这继往的交留中我和凯文的感情发展正常,我决定带凯文回四川老家见见我的家人。
  凯文很是高兴,来到中国时带了5个皮箱,箱子里装满的大多是自己的生活用品,连湿纸巾都是预备齐全的。我心里不觉好笑,在凯文眼中的中国似乎和非洲相近。
  到达绵阳后我们全家非常高兴,意想不到的是姨妈还专门找来他们干休所的大耙专车接回我们。母亲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并在家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
  凯文在第一次和这次来中国都没带任何礼物,我也并不计较,毕竟我什么都不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性,况且我们还是两种完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母亲似乎也没期待,或许女儿终于能嫁出去就是好事。
  母亲对于我带回的是个外国人是没啥介意的,与母亲每一次的见面她都是高兴万分,而我每一次都会带去礼物和钱财孝敬母亲。对于父亲去世早的遗憾因为母亲的健在而得到些许弥补,中国人几千年反哺之育的传统我仍是可以奉行。

日期:2010-07-21 15:14:59

  (二)
  每次回家不光母亲是重点,也会给所有家人带去礼物。我在深圳工作稳定后每次回家带礼物已是我的习惯,这习惯的养成还是得自于老一辈的影响。
  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传染,姨妈舅舅们每次回来,哪怕只是得知消息都会成为我们高兴的理由,尤其偶尔得到的一些简单礼物都会令我们高兴很久。
  其实,与这些姨妈舅舅们的见面并不都会成为开心的事,遇上春节回来才是真正开心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分得一张手巾或是几颗糖果,还有每个长辈给出1元的压岁钱,这些小小的礼物照亮我们黯淡的童年,小时候第一次吃到二舅递来的红苹果那美味让我回味至今。
  在外备受歧视潜意识却希望在家人中得到慰籍,这些普通的小礼物让我们感受的是支持与温暖。这些美好的感觉一直保留在我的记忆深处,当我返家时那些感受就会冉冉升起,明白送出的不仅仅是礼物,它更是爱。
  每次返家挑选礼物已是我必有的过程,而送出礼物的那刻看到亲人们的笑脸我的心里会是无比满足。这种被满足的心理在大哥那尤甚,从过往至今送给他的任何大小礼物、新旧衣物,大哥憨厚的脸上无一例外地笑得只剩下一张弯月似的大嘴,给大哥带礼物一点都不费心思。下一代对于礼物的接受已逐渐升级,完全没有了我们当年的心境,有时会说上一句“这个好便宜的。。”

  以前回去带上的礼物几乎会是所有人有份,包括表姊妹及他们的孩子,后来改为只送自家人和姨妈舅舅们,春节期间则可以把范围扩大。只是今年春节送出的礼物又有舅妈说“这东西咱这都有啊”,看来这件事还得与时俱进。

日期:2010-07-21 16:06:08

   聚餐
   (一)
  身份特别的凯文到来,母亲自然要大宴宾客。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最喜欢逢年过节就请来姨妈舅舅们来海搓一顿,而似乎只有母亲有这嗜好。
  小时候有些不解,母亲一向吝啬家里经济也不好,可为什么总喜欢请客吃饭,而每次在厨房很有激情的做完最后一个菜,上到桌子已是杯盘狼藉,母亲则仍是一脸满足的吃完剩下的饭菜。
  小时候不曾留意到,大一点的时候不禁问起母亲“我们都把好吃的吃完了,你吃下这些剩菜不会觉得不高兴吗?”“看到你们吃得开心我就很高兴了,对于我吃啥都一样”母亲的回答让我记忆深刻。这些年我当上了母亲,母亲的这些行为已经潜移默化了我,而我也能从这些过程中得到满足与幸福的滋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