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准备了两份简历,一份给招聘者看,一份给老板看。在过了女管事这关后,有了与老板约见的机会。这老板是两女性老板,年纪稍大近50岁的是岑姐;稍小近40岁的是张姐,看上去都属家庭稳当经济宽裕之阶层,完全没有之前所见老板们的那种咄咄逼人的势头,两人看上去都很和蔼而小资的样子。
与她们谈起工作却是有些不得要领,尤其对于我的待遇要求两人不敢做任何决断。我还得见一个垂帘听政的主刀者,岑姐的老公,是个公司老总,所属公司在中国几乎是没人不知无人不晓。
与老总见面之前俩老板带我参观了正在装修的店子。美容院总会开在最高尚、漂亮的居住区域,这也是我喜欢本行当的原因之一。
这次的美容院自然又在此范围,在南山后海的一片新区域,片区楼宇的设计规划听说是新加坡设计师的杰作,处处可见大师手笔与现代元素,美容院就在配套设施里的一处休闲街,在休闲街道的长凳上坐下,真有种电影场景的感觉,眼前的一草一木与建筑楼宇的相互映衬很是耐人寻味。
只是,在这短短100米的街道上已经有先先后后大大小小的美容院在等着开张或是已经开张的就有5家。
这情形在我后来搬到香港有一整子也想开店的时候时常想起,在我家附近的商业片区看好一个铺头并去到管理处查询,管理处首先问到我开店的内容,问完后得到许可才可填写申请表,还待批准。让我有些好奇,原来管理处对区域内部商业内容是有规划,为方便管理也为保障投资者,一般是不能重复项目的。
在这如此跨时代与潮流的美丽区域,奔跑的巨人却没把鞋穿上。当时看了此场景我就有些不太乐观。
而后进到正在装修的美容院,装修格局也并没进入专业化。细细了解之下才知此事原尾:两老板原是很喜欢泡美容院的常客,每年的花费仔细算下有些不菲,逐动了自己开店既能肥水不流外人田还能赚钱的念头,两老板一拍即合的想法让她们决定合伙开店,并在网上搜索一番。
还真有为此类人着想的网上公司,“投资30万轻松做老板”,她们找到这家声称只需出钱其余一切由他们打点,所以这装修、产品、培训导师都是由他们支援,至于效果..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
出来后我已算出这美容院寿命,只是,我不能再范不利己的举动了,而且,老板们都是满怀期望。有时过程对某些人而言不是比结果更重要吗?追求高尚并不容易。
对于即将与大企业老总的见面令我感觉非常来劲,在约见的日子我从容收拾打扮一番去到岑姐家里,见到老总。老总穿着米黄色淡雅清新的小方领纯棉短袖T恤以及休闲裤,样子有些看不出年纪,应该是40-50岁之间,健康而阳光的感觉,在接下来聊天随意后方知时常健身打网球之类,新时代老总的确不一样。
老总清晰的外形神情令人觉得不是很拘谨,尽管行业不同管理却是相通的,这在我们之间的谈话中没有任何阻碍,进行得也还顺当。
我要求的条件同香薰美容院差不多,只是房子自己解决,我觉得适可而止。签协议时再次提醒对方试用期3个月。
日期:2010-07-29 10:59:02
回到娟子家
工作过度期间我再次搬回到娟子家里。这时的娟子为了给家里亲戚们共同找出路,已从美容院辞职并和蓝月的一个同事合伙在南山海雅百货对面的小区接手了一个美容院。以前帮娟子介绍的那家美容院也只干了3个月。
娟子和同事的美容院其实就是小区里的一套三室两厅100多平米的套房装修而成美容院的,全部人员6人,娟子的表妹和表弟媳在里面做美容师,她们很小心想求稳当。
对于合伙开店的事,娟子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希望能与我合伙,在娟子眼中我的大气是非常被她所欣赏的。只是那时一心想解决个人问题而并没这方面心思,再则,我两的某些观念不太一样,对于没有信心的生意关系而坏了朋友情谊实属不值。
我有时像有预见功能一般,那时娟子兴致勃勃打电话给我讲起她和同事拿了店子合作的事,我就觉得不妥,参观完她们的店子后几乎就有了不祥的感觉,但我不能说,什么都不能说,木已成舟,能说的都是好听话。
这店子还不到半年,两人就拆台散伙搞得彼此之间并不愉快,同事抽出当初投入的那份钱后交给娟子一个人经营,后来娟子再继续经营了一阵子还是没做下去,最终转手给了别人。好在卖了美容院后还算赚了一丁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卖掉美容院所得的钱加上娟子男朋友的存款,两人结婚时拿去买了海雅附近的新楼房。娟子俩夫妻像是跳上即将启动的火车,上去后才发现坐的是“磁悬浮”,那时深圳的房价正开始上涨,娟子夫妻看着不停翻涨的房价总不免庆幸,如果错失买房时机这辈子在深圳都难有自己的房子了,这后果确实难以想象。老天给一对好人带来并不顺畅、并不富有的人生却在另一方面给予了弥补。
娟子的俩表亲那几年一直跟住她,两表亲都是结过婚有家之人,家乡穷困机会少,不得不丢家弃子的跑出来寻找生路。买了新房后娟子丈夫的父亲和弟弟专门跑到深圳为他们把房子装修好,干了一辈子木匠活的父亲精壮强悍,初次见面以为是三兄弟。房子装修虽然简单,功能却是两样,白天可以成为美容院,晚上则是一家人的住所,家里的亲戚朋友投宿,娟子夫妻基本来者不拒,几乎随时都是人员富足,完全没有空落的时候。
直到现在我偶尔还会去投宿一次,她能让我的心灵完全开放,娟子总会惊喜我的到来。娟子尽管曾经开店成功,自那以后出来工作、创业都不顺畅,先后在深圳开过三次美容院,回到绵阳开美容院都没再成功,娟子如今在一家非常赏识她的大型美容院做总经理,自己开店的心仍然不死。有时与娟子开玩笑说她是“打不死的”,她也笑嘻嘻地承认,并还正色说道:“或许哪一天我还会再开店的”。
日期:2010-07-29 11:37:21
再次上任
这次的美容院名叫“纳兰”,也是网上公司的名称。听说名称是源自清朝一个宦官的名字,这宦官少年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也是著名的词人,31岁时因过度思念亡妻而夭亡。由于他的诗词很小资,仍能把70、80年代的布波族的思想和渴望点亮而受到热捧,因而这美容院冠了这名显得与众不同而充满文化。
只是在我看来虽然是有了文化却难以成财。美容院不是很大的前厅墙壁装有书架并放上纳兰性德的书,还有一个电影《人鬼情未了》里的陶俑制作机器,这些东西看来是很煽情,只是和这并不宽敞也没有一丁点自然气息的美容院环境还是有些脱节,尤其是美容师有时忙完顾客后还要收拾被顾客小孩弄得乱七八糟的的陶泥,令美容师们恼火而丝毫没有感受到文化带来的好处。
两老板却是很有热情的玩了一整子泥巴,直到我走时仍还是没有一件像样的陶罐出品,只有我随手捏的几个小玩意摆放在那夺目的书架上。
由于到这美容院的全体人员都是新人,当初的女管事属于网上公司派来的导师,开业不久也就走了。美容师年龄有大有小7、8人,我本身拥有管理者经验和全面的技术,所以驾驭这个美容院在我看来是个很简单的事。
其实,我这样的管理者对于这美容院来说还是属于奢侈品,而岑姐还并不充分使用。美容院的规章制度在开业时我就量身定制好,并在开业后全部按章办事,岑姐在这过程中却极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事”,有时看上去岑姐像个鸡妈妈美容师们则是小鸡仔,我倒象了那只啄小鸡的老鹰,时常弄得我左右为难哭笑不得。
岑姐以前是个药剂师,老公能力强了后没再去上班,孩子出国留学,悠闲的岑姐应该是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充分享受这过程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