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第57节作者:
魇之侠 那群山羊径直走到一处洞穴前,进去就不见了。袁相、根硕随之进去,见洞穴之内十分轩敞,奇花异草缤纷其间,不远处有一处石屋,古朴典雅,两个绝色美女端坐屋内,都十五六岁大小,风姿绰约仪态万方,见二人进来,起身高兴地说道:“早就等着你们俩了!”
于是乎,袁相、根硕两个傻乎乎懵懵懂懂的猎户就在此安了家,和两位超凡脱俗的美女喜结连理,过上了稀里糊涂的幸福生活。
一日,两位美女要外出,对他们说道:“有姐妹成婚配,我们得去观礼。你们俩要乖乖地哦!”
说罢,两位美女像蜘蛛侠一样飞身走上绝壁,片刻之间消失无踪。
袁相、根硕早在此地待得腻歪了,他们爱吃肉,美女爱吃果蔬;他们目不识丁,美女却经常读书赋诗,念得他们头疼;他们以前整月都不洗脚,美女却有洁癖,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嘛!这下媳妇儿走了,可以溜之大吉了。二人打定主意,原路返回,但走出洞穴才发现,他们身在云雾飘渺之间,低头看是万丈深渊,抬头望是蓝天白云,石桥瀑布早不见踪影,根本就没有回家的路了!
两位美女忽然折返,见他二人要离去,也不挽留,把两个锦囊分别交给他们,说道:“千万别打开来看啊!”
而后,轻轻一推,二人飞身落下万丈深渊,“啊”了很久,才徐徐落到地面上,环视四周,已经明白离家不远了。
袁相回家杳无音讯。
根硕回到家中,家人非要拆开锦囊看,根硕拗不过,自己动手拆了起来,一层拆去还有一层,整整拆掉五层,里边居然是一只小巧精致的青鸟,还没来得及细看,青鸟振翅飞走。根硕不禁怅然若失。离开了仙女般的妻子,回到贫贱枯燥的生活中,根硕惆怅彷徨苦闷忧虑,整日唉声叹气。但耕种时节到了,为了糊口,根硕再次背起了锄头下地干活,每日中午,都有家人做了粗茶淡饭送到田里。
一日正午,家人再次送饭到田里,见根硕端坐树荫下一动不动,觉得很奇怪,上前碰了他一下,根硕居然只余下一层硬皮,像蝉蜕一样软趴趴地伏在地上。家人吓坏了,惊声尖叫,很多人赶来,都啧啧惊叹。有人说,根硕肉身蜕变,早已飞升成仙了。
人像蝉蜕一样只留下一层皮,真是毛骨悚然啊!
晋陶潜《搜神后记》
日期:2010-4-24 12:07:00
150、异僧佛图澄
天竺神僧佛图澄,西晋永嘉四年(310年)来到洛阳,神通广大,善诵神咒,可驱使鬼神。
他的肚脐旁有一个孔,经常用棉絮塞住。每天晚上读书的时候,就拔掉棉絮,孔中放光,满室光华,不用点灯即可。每天早上,佛图澄走到溪流旁,从孔中引出五脏六腑放进河水之中洗涤,洗干净后再放回去,自觉神清气爽法力大增。
晋 陶潜《搜神后记》
注:
佛图澄(232-348)
佛图澄大师,西域人。本姓帛氏(以姓氏论,应是龟兹人)。九岁在乌苌国出家,清真务学,两度到罽宾学法。西域人都称他已经得道。晋怀帝永嘉四年(西元三一○年)来到洛阳,时年已七十九。他能诵经数十万言,善解文义,虽未读此土儒史,而与诸学士论辩疑滞,无能屈者。他知见超群、学识渊博并热忱讲导,有天竺、康居名僧佛调、须菩提等不远数万里足涉流沙来从他受学。此土名德如释道安、竺法雅等,也跋涉山川来听他讲说。《高僧传》说他门下受业追随的常有数百,前後门徒几及一万。教学盛况可见。
佛图澄重视戒学,平生“酒不逾齿、过中不食、非戒不履”,并以此教授徒众;对於古来相传的戒律,亦复多所考校。如道安《比丘大戒序》说:“我之诸师始秦受戒,又之译人考校者勘,先人所传相承谓是,至澄和上多所正焉。”
但《僧传》中叙述他的神通事迹颇多,说他显密兼修,志弘大法,善诵神咒,能役使鬼神,彻见千里外事,又能预知吉凶,兼善医术,能治痼疾应时瘳损,为人所崇拜。他的义学和戒行反为神异事迹所掩。
佛图澄到了洛阳之後,本想在洛阳建立寺院,适值刘曜攻陷洛阳,地方扰乱,因而潜居草野。永嘉六年(西元三一二年)二月石勒屯兵葛陂,准备南攻建业。这时佛图澄因石勒大将郭黑略的关系,会见了石勒。澄劝他少行杀戮。当时将被杀戮的,十有八九经澄的劝解而获免。澄对於石勒多所辅导,石勒既称帝,事澄甚笃,有事必谘而後行。石勒卒,石虎废其子石弘而自立称天王,对澄更加敬奉。朝会之日,澄升殿,常侍以下悉助举舆,太子诸公扶翼上殿,主者唱大和尚,众生皆起。又敕司空李农每日前往问候起居,太子诸公五日一往朝谒。後赵建武十四年(西元三四八年)十二月八日卒於邺宫寺,年一百一十七岁。
佛图澄既在赵推行道化,所经州郡,建立佛寺,凡八百九十三所。其教诲甚诚笃。石虎的尚书张离、张良家富奉佛,各起大塔。佛图澄斥其贪吝积聚,方受现世之罪,何福可希?问石虎曰:“暴虐恣意,杀害非罪,虽复倾财事法,无解殃祸。”由此可知他的教导注重在励行慈济,当时群众由於他的影响奉化,竞造寺宇,相率出家。但其中品类杂滥,生出了许多事故,石虎也认为“今沙门甚众,或有奸宄避役,多非其人”,而下书嘱中书命“简议真伪”。可见当时佛教虽畅行,杂乱情形也自此而盛。
佛图澄的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比丘尼安令首等。佛图澄的学说,史无所传,但从他的弟子如释道安、竺法汰等的理论造诣来推测佛图澄的学德,一定是很高超的。
其弟子释道安博学多才,通经明理,最为杰出。其所注经理渊富,妙尽深旨。经义克明,自安而始。《高僧传》说:道安初到邺地,入中寺遇佛图澄,澄一见安便加以赏识,相语终日。众人见安形貌不称,全都轻怪。澄告众说∶此人远识,非尔等可比。安因事澄为师。澄讲学时,安每复讲。众人纷纷提出疑难,道安挫锐解纷,行有馀力,四座都震惊。於此显示澄对道安授以心传和教学的善巧。致使道安所证的经义和後来罗什译出的经旨符合,因而使佛法大显於中土(《魏书•释老志》)。《高僧传》卷八《义解论》说:“释道安资学於圣师竺佛图澄,安又授业於弟子慧远,惟此三叶,世不乏贤,并戒节严明,智宝炳盛;使夫慧日馀辉,重光千载之下,香吐遗芬,再馥阎浮之地,涌泉犹注,实赖伊人。”
又《水经注》称僧朗少事佛图澄,硕学渊通,尤明气纬。苻坚、慕容德、姚兴对於朗公皆很尊敬。苻坚时沙汰众僧,特别诏曰:“朗法师戒德冰霜学徒清秀,昆仑一山不在搜例。”到唐时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尚叙僧朗居泰山金舆谷许多事迹。可见僧朗是受到群众尊重的。竺法雅妙达精理,研测幽微。与康法朗创立格义。与道安、法汰每披释凑疑,共尽经要。比丘尼安令首是石赵时兵部令徐冲的女儿,从佛图澄和净检尼受戒。博览群籍,思致渊深。她曾造五寺,从她出家的有二百馀人。这些人既然都是一代英杰,则其师的学问就可知了。
佛图澄于公元348年终于邺,年寿116岁。
日期:2010-4-25 11:54:00
151、曹惠家的神奇木偶
唐朝武德初年,江州(今江西九江)参军曹惠刚刚到任,当时天下初定,参军府临时设在佛堂,曹惠令人略加打扫,也就凑合办公了。
他在佛堂角落里发现两个木偶,长一尺多,雕刻精巧别致栩栩如生,就是外面的漆皮剥落了,看上去年代久远。曹惠把两个木偶带回家,给小儿子当玩具玩,小儿子很是高兴,到哪儿都抱着木偶。一日,小孩吃酥饼,木偶忽然说话了:“给我吃点呗!”伸手就要。小孩哇地吓哭了,曹惠赶来,小孩说道:“老爹,见鬼了,木偶说话了,还会动呢!”
曹惠不禁大笑。其中一个木偶说道:“啊哟,我叫轻素,她叫轻红,什么木偶木偶的,真难听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