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潘金莲---一个贪官的心灵史》
第35节

作者: 西门风月坛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听他说要我评点他的作品,心下便就有些忐忑了。心想,就我那两下子三脚猫的功夫,不是会很轻易地就露馅了吗?可是,事已至此,局势至此,也只有硬着点头皮上了,不过,我还是对我的随机应变能力颇为自信的,呵呵。

  日期:2010-10-02 13:55:08
  随朱来到他的书房,只见房内陈设古朴典雅,一派书香气息,一张宽大的红木书桌和一把高背的红木靠椅,然后在这桌椅的后面,是一排四个高大气派的红木书橱,里面码放着整整齐齐的各类图书,我心里暗自思忖:这一套红木家具一定要不少钱的吧?
  这时朱指着墙壁上悬挂着的几个书法条幅笑道:“你看,这就是我最近写的几幅字,你给看看评评。”
  我也笑着道:“其实,我的那个清河市书法家协会会长的头衔,也是他们赶鸭子上架的,我对于书法,真的只是业余爱好而已,要说评点,那是绝对不敢的,我也就是欣赏欣赏吧。”
  朱笑道:“西门谦虚了,若是你真的对于书法一窍不通,想必他们也不会推举你为会长的嘛,你就不要客气了嘛。”
  我哪敢哪能说,我那个会长是我亲爱的闫昵同志一手操作的呢?
  而且,我若再在那儿推脱,恐怕朱就要不高兴了,于是,当下我只好说:“那好吧,我也只能就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谈一谈,一家之言,说错了,朱老师也不要见怪啊。”

  朱听我愿意谈谈,很高兴的样子,说:“哪里哪里,好嘛好嘛,俗话说,兼听则明,兼收并蓄,无论做什么事,多听听各方面的看法和意见,总是有好处的,所以,在这方面来说,也本无对错之分,一家之言,一种看法,总是会有所裨益的嘛,快,说说看,我正洗耳恭听着呢!”
  在这种情势之下,我只好装模作样地对着墙壁上的那几幅书法条幅仔细赏览了一番,发觉虽然每一幅所写字体都不一样,有草书,有楷书,有行书,有隶书,但,隶书和楷书,明显是临帖模仿之作,水平不高,而草书和行书,却是见了一点功力的,尤其是行书,无论从架构、笔画、力道、气度等方面来说,都是颇有一点看头的,而且,这行书,我愈看,愈觉得像某个人的字,是的,对了,颇有苏轼苏东坡的字的韵味呢!

  当年,也就是我那时还未做官,在单位里整日无所事事混日子之际,因为自己自小便对书法有点兴趣,常常参加学校的书法展览竞赛什么的,也曾获过一点小奖,而那时单位的头儿也附庸风雅爱好书法,还是什么省书法家协会的会员呢,我便也没事练练书法,一方面打发时间,一方面也期与头儿有朝一日能有一点“共同语言”,于是,就拜了一位书法家为师,习练书法,那位书法家酷爱苏轼的诗词,也偏爱苏东坡的书法风格,于是就教我临摹苏东坡的帖子,当时,我是很练了一阵子的,足有大半年吧,可惜,后来,在舅舅的努力之下,我调到了另外一个单位,任了一个小职务,一方面忙起来了,无暇再练字了,另一方面也觉得无需再要通过练字去和原单位的头儿寻找“共同语言”了,而新单位的头儿字写得比小学生的字还丑,我若整天炫耀我的字,说不定倒会引起他的反感了。

  于是,练字这码事,就此这么搁置下来了。后来,官越做越大,人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少,心思越来越多,就更不可能再有那份伏案练字沉湎于书香墨香的心境了。
  但底子还是有一点的吧,而且,虽时隔多年,对苏东坡的字,还是有一份亲切感的,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熟悉感的,还是有感觉的。
  当下,我觉得,与其一通乱捧,还不如有针对性地一语中的。胡乱捧他一通,朱未必就高兴,他反而可能觉得我在敷衍了事,并且没什么真才实学;实话实说,一方面,也显出我的“学识”,呵呵,让他也不至于太轻视于我,另一方面,像他这种人,指出他的不足,再对他好的方面加以夸赞,他会觉得我的赞赏是由衷的。他反而会觉得高兴。

  于是,我在对朱挂在墙壁上的各个条幅逐个仔细看过之后,约摸十分钟左右时间,我开口了。
  为什么是十分钟左右呢?不多,也不少。多了,朱会不耐烦的;少了,朱会觉得我是走马观花,不认真。
  日期:2010-10-03 14:28:41
  我说:“朱老师,我就直说了哦?”
  朱哈哈一笑:“畅所欲言,直抒胸臆,我就喜欢听真话的嘛,那些吹捧之词,就不要说了。”

  我笑道:“不是吹捧,是该肯定的还是要肯定,该指出的还是要指出。”
  朱点头:“不错,你说吧,我洗耳恭听。”
  我说:“我也是胡乱说说,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有说的不好的地方,朱老师也不要见怪,首先,这两幅,这一幅楷书和这一幅隶书,我觉得水平不高,临帖模仿气息太过浓厚,而这幅草书,就好多了,功力就显露出来了,再到这幅行书,更是大见功力,这每个字自成一个个体,但通篇,又字字互相联系,气息相通,韵味互融,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更难得的是------”

  说到这里,我故意停顿了下来。
  朱问道:“更难得的是什么呢?”
  “更难得的是,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的感觉,这幅字,很有东坡字的遗风啊!”我赞道。
  朱睁大了眼睛:“哦?真的吗?”
  我笑笑,看着他:“不知道我的这种感觉对不对啊?”
  朱抚掌笑道:“好啊,果然是书法家协会的会长啊,果然是有眼力和真才实学的嘛!不瞒你说,这几幅字,我让很多人看过的,几乎所有的人,都只是一味地胡乱吹捧一通而已,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俗话说字如其人,说是看一个人写的字,也可以看出一点这个人的性格品性来,我看哪,也可以说,看字知人嘛,看一个人如何看字品字,也是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品性的呢,许多人,不懂字就说自己不懂嘛,何必不懂装懂呢?有的人,也许看出了一点孰优孰劣,但却不说,而是一味吹捧赞扬,什么好听说什么,这样的人,也是要不得的哦!还是西门好啊,直抒胸臆,好,我喜欢!”说道高兴处,朱竟然还在我的肩上拍了拍呢。

  不过,听了他这一番话,虽然表面上我的脸上仍是笑意盈然,但是心里却是凉了一下子的,我心想:这只老狐狸,我西门差点着了他的道儿呢!看来,他是故意将那两幅楷书和隶书写得差一点的,否则,以他的行书的功力,那两幅字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他是故意以此来试人呢!
  呵呵,看来我今天运气不错呢。虽然舅舅的事,对我来说不啻是个“噩耗”,但不幸中的万幸,我今天的表现,都还是可圈可点,看来都还颇为迎合朱的心意呢。
  这时,只听朱又说道:“老实说吧,我对于东坡的字是颇为喜爱的,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但是,觉得东坡的字,虽然看上去简单易学,可是真要是练起来,却又困难重重,一笔一划,都自称风格啊。”
  我附和道:“是啊是啊,从这幅字可以看得出,朱老师是狠下了一番功夫做了一番研究的。”
  朱这时又问道:“不知西门对于东坡在书法上的一段轶事是否了解?”

  “哦?什么轶事?愿闻其详。”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问道。
  朱说道:“就是东坡与大奸臣蔡京之间的恩怨嘛。”
  我摇摇头:“不太清楚,朱老师给说说吧。”
  “好,咱坐下来慢慢说,小静啊,给泡点茶过来吧。”朱说着,示意我在旁边的一张竹藤椅上坐了下来。
  小静听到他的喊,在屋外应了一声,随即片刻之后端了两盏茶送了过来。
  朱自己则在书桌后面的那张红木高背椅上坐了下来。
  日期:2010-10-04 13:24:48

  “启功先生曾做过这样的评价,他说,东坡和山谷皆是因人而传书,蔡京和蔡襄就很不幸,”朱开始了他的演讲,他说,“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东坡的,他的诗词、他的文章、他的书法,都是为世人所称道的,喜爱者也是不计其数,而我,不过是他众多粉丝中的一个嘛,呵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