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0-08-07 09:25:08
加州的同志可以结婚了,庆祝啊。楼主有个要去NYU戏剧系的男同学就是,应该是咱这辈子目前为止见过最有爱的人了,以后会8.
话说咱看了大家的留言得到不少启发。比如大家不是对美国年轻人的性开放程度感兴趣嘛。
在C校,楼主身边的娃大多在性这方面很守规矩──起码大致感觉如此,幕后干啥咱就不知道了,但还没见过引出问题来的,和平得很啊。
朋友搞早恋的很多,但他们大多心态放松,懂得自制,所以学习恋爱两不误。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很会在生活各方面之间保持平衡。C校的家长普遍算是不支持也不阻止,很有顺其自然的感觉,这归根于社会风俗,应该主要源于对孩子的信任。学校好像也不把这样的现象视为“问题”,认为这是个人自由,学校要做的主要是传授知识。个人素质方面,虽然学校有义务为了维持秩序而帮着监督,但归根到底还是该由家长来管。
楼主去年的微积分班里有个白人男生,是数学天才,明年要去投奔霍普金斯。有一次老师出题,楼主一头雾水,全班肃静。随后此男作答,正确。班上一片沸腾,口哨都吹起来了,老师乐得脸都有些红了,说你这小子,有你的,没想到啊,又是长曲棍球的队员,还有女朋友……
在C校恋出问题来的例子只有一个,是两三年前的事了,好像是一对南美裔的娃。这在C校应该是比较少见的,都上校报了,给了他们整整一个版面,有俩娃抱着宝宝的照片,文章里简单说了说他们的情况,祝他们能够幸福。不知道楼主有没有记错,但当时文章下好像还说,如果你有类似情况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打##电话找XX机构。
好了,美好的8完了,咱来说M校。
9年级规定要上体育课。说过楼主无运动细胞,拼了命跑完步以后就坐在体育馆角落休息,看人打球。当时旁边有一个黑人女孩,跟俺同年级的,咱就开始聊天。
她提到她有个男朋友。然后呢。
……然后呢楼主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扯到性这个问题上了。
她说啊,自己跟男朋友是有过经历的。楼主还记得她说,连套套都不用的噢。
很傻很天真的楼主问她,那怀孕了怎么办啊?
她一脸正气地说,俺家里人说了,会支持我的。
……
楼主想问一下这个马克到底是怎么用的,是好学习的书签行为还是纯有爱的顶帖行为?
日期:2010-08-07 10:30:09
有关顶着大肚子上学的女娃娃们呢,这个楼主自己在M校没见过,是在转学以后听朋友说的,说开学第一天进学校就见了一打。
有一个女生让楼主印象深刻,她在原来差学区里的一所高中就读。楼主是去年参加州立商学会议和比赛的时候认识她的,跟她说了没几句话,但在facebook上加了她。大家也知道有些人是很喜欢更新自己的status的,就像微博上瘾一样,所以这几个月以来楼主对她的个人生活简直是了如指掌。
噢12月份她换头像了,是大着肚子和男友照的。
噢1月份她又换头像了,是大着肚子和男友照的。
噢3月份她又换头像了,是大着肚子和男友照的,照片下书“宝贝我爱你~”
4月的时候她上了一行字,“MLGBD你竟然敢找小三!”
说到怀孕呢,昨天看到一篇TIME的新闻,讲肥胖症跟怀孕时妈妈的体重的关系。所以各位准娘们注意点啦,吃的东西尽量健康些,量要足但质也要达标!
有同学问party。如果觉得是为了酒精而酒精的话,咱会宅,所以这方面经历为零。楼主有一次跟俺娘去一个华人活动,认识了一个留学生,他在本地一所还不错的大学里读理科硕士,跟一个ABC大学毕业生同租一间连体屋。后来他请我去参加所谓的party,facebook的活动简介上写着,要带酒精费和DJ费,地点是地下室……呃地下室啊,于是楼主宅了。不知道这件事是楼主另类呢,是这位留学生同学生喜欢参加国内80后也参加的活动呢,还是他正在以他的方式习惯美国文化?
楼主喜欢去的聚会大多很有爱,比如今年的毕业舞会结束后去R校区豪宅参加的那个。那里一般都是熟悉的人,不超过50个,陌生人也是朋友的朋友,所以相处起来比较放心也比较欢乐。这些如果有时间、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8.
这里先简单说说高中里的各种舞会。
大概10-11月时有Homecoming。这个词有回家的意思,所以本来这天的传统是,已经毕业的学生会回到母校观看橄榄球赛,然后参加晚上的舞会。但现在已经很少毕业生会这么做了,觉得还在校的小娃娃们不够他们酷嘛。所以去参加的一般都是在校生。
然后就是每年4-5月的Prom,是promenade的简写,这活动会被楼主称为毕业舞会,因为主客是将要毕业的12年级生,副客是11年级生,低年级的DDMM一边去,不准参加。这个活动无比悲催,楼主是被同学逼着去的,找裙子花了几个星期(裙子一般还几百美金),就舞伴的事情也让人无比地蛋疼!以后会8.
Homecoming和Prom这两个活动应该是每个高中都会有的,其他一些小型舞会由学生会(Student Government Association, SGA)组织,时间不定,大多无趣,可有可无。
楼主一直对舞会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抵触情绪,为吗呢,接下来说在M校那次无比恶心的Homecoming,给楼主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障碍。
──
有同学问音乐,可我喜欢的东西跟美国主流音乐不接轨的。咱最近听的大多是瑞典的音乐,还在试着啃爵士乐。
有许多同学们善心劝告楼主,装13蛋疼这种事,女娃娃不要说。谢谢你们,可是楼主性格BH,打字起来手指生风,如果不用这些词,还真表达不出咱在那一瞬间的激动。所以看在年幼无知的份上,请大家表示宽容。抱一个鞠躬一下
日期:2010-08-07 23:40:03
有同学问,如果想利用阅读提高英语水平,但又看不懂国外的书怎么办?
这样的情况是肯定会有的。我在英国的时候是5年级,那个时候很喜欢哈利波特,但是几乎完全看不懂,所以我就拿英文书照着中文版本一句一句地对,不会的词就用金山词霸。要不然就是看小儿书,国外的一些小儿故事一般很有意思的,措辞也比较简单。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双腿掉到厕所里面的小MM,她的哥哥们于是想尽办法把她从厕所里扯出来……不要急,慢慢来,总之多逛图书馆。加油:)
然后有同学问,这个美剧跟现实中的美国会不会相差太远?
楼主只在美国的一两个州里呆过,所以说什么也不好说呀。而且咱看美剧看的比较少,新剧出来我一般看一下第一集,觉得雷轰或者是不合胃口的就不会看下去了。
然后呢然后呢,很多同学问的问题都是文中回答过的。我知道我写得比较乱,大家可能跳过了很多内容。但我实在是时间有限,没有办法回答已经写过的问题,所以在这点上,希望大家能够谅解,谢谢:)
日期:2010-08-08 06:15:29
不好意思,本来说要码字的,没想到气温太好空气太好,楼主一倒床上就呼呼了。华丽丽地在一天里睡了15小时……
有些同学说,我发的很多网站都上不了。爬墙的方法楼主不清楚,麻烦哪位大师来解答一下?
继续说M校的风气。
那个时候对美国的了解只限于差学区A县,所以不知不觉地养成了一种观念:如果我想融入美国社会,就必须融入周围的环境。那个时候没有多少独立思考的意识,所以一般是人家做什么我就跟着做什么,不然会觉得自己不够“酷”──这就是M校的文化,地方太小,种族多样性不高,人不够宽容,因此排外的情绪很重,导致学生们容易为了迎合大众而失去自我,用英语来说就是succumb to peer pressure (同龄人间的压力). 这样的风气跟C校也很不同,那里的小孩大多从小就接触多文化,所以长大以后更容易对事对人都保持一种宽容谦虚的心态。
十月的Homecoming我本来是不想去的,但后来看大家都去,就屁颠屁颠地跟风了嘛。
那个时候对购物也没有研究,想买什么特别的衣服都是到附近的购物城去逛。但不同住宅区的购物城的质量当然也是不一样的。M校附近的购物城里只有Burmington Coat Factory, Wet Seal等等这种质量很差的服装店,而C校附近就不同,会有Nordstrom, Victoria’s Secret, Aldo这种质量好些的店。同一家H&M在不同的区里进的货也不同:C校区的H&M更合我胃口,咱感觉M校区的H&M载了更符合黑人审美的服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