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正说汉朝四百年沧桑与辉煌》
第32节作者:
老李船长 (注:谷水、雎水、泗水经过两千多年的自然变迁和人工干预,已难觅踪迹,现在的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只有《地理志》等古书有记载。)
日期:2007-5-21 19:09:58
沙尘暴,中国北方常见天气,一般发生于春季,按强度具体可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一般通称沙尘暴。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地区每年同样会受其影响。
公元前205年三月某日,一场高强度沙尘暴袭击了苏北地区,地处这一带的彭城同样不可避免。荀子曾说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要刮沙尘暴,是因为它就要刮沙尘暴,地面的人只能被动接受---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是对其深恶痛绝----不过这场天气的突变却不经意帮了刘邦一个忙。
刘邦被困于彭城内,身边只有几十个人,刘邦自认为这次是死定了,谁能想到项羽来这么快,而且这次项羽是一定不会放过他的。正在这个时候,天气忽然起了变化,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很快昏天黑地,距离远了就看不清人,也根本睁不开眼睛。北方的人大概都有过这种经历。围困彭城的楚军同样也陷入混乱,刘邦一看机会来了,趁势冲向西城门。他只能向西逃跑,其他方向都有河。
刘邦坐车,夏侯婴驾车,其他几十个人骑马,成功冲出西城门,项羽的骑兵也警觉到了,在后面紧紧追赶,很快就到了短兵相接的距离,幸亏由于天气原因,追来的人并不算太多,刘邦周围的那些人暂时能顶一会儿,但是也撑不长时间。刘邦留神一看,这些追兵的头领他竟然认识,姓丁,史书中未记载具体姓名,只称之为丁公。刘邦如果想不死,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求丁公放过他,然后刘邦真的开口了,眼睛直视丁公,诚意满满,
“丁公啊,我们这是何必呢,你身份这么高,我呢,大小也是个王,我们这样的人,何苦跟那些人一样争斗不休啊,你说是不是啊?”
这位丁老先生兴许是极其好面子的,听到堂堂汉王刘邦,拿自己跟他相提并论,大概有点飘飘然,或者也有可能是别的理由,总之丁公竟然下令手下骑兵停止追杀,然后勒马回头了。反正当时能见度很低,除了自己手下这些人,谁也看不见他做什么了。
刘邦逃脱了。如果真是天不灭刘邦,那老天只是提供了一次机会,真正能拯救刘邦的,还是刘邦自己。几年后丁公和刘邦再次相遇,刘邦把丁公杀了,理由是:当时他不该放过我。
丁公有个外甥名气很大,季布,千金一诺。
刘邦想到了自己的家人,之前还没来得及把他们接过来,尽管沛县离彭城很近,但是刘邦赶到时,还是晚了一步,家里一个人都没剩下,想来是被楚军掳走了或者逃跑了。刘邦也不敢多做停留,继续向西逃走。
驾车的马已经很累了,速度越来越慢。赶了没多久的路,夏侯婴忽然发现地上有俩孩子哭,而且竟然是刘邦的那俩孩子,夏侯婴跟刘邦是一个地方人,认识多少年了,刘邦的孩子他自然认得。夏侯婴把这俩孩子抱上车,继续赶路。车里的刘邦一门心思逃走,这俩孩子进来除了让他烦之外,没引起任何积极的影响。
而且…而且刘邦越看自己的这俩小孩越不顺眼,因为他感觉车越来越慢,车慢的原因是两个孩子增加了重量。实际上俩小孩根本没多少重量,是他太着急逃命了。刘邦越来越烦躁,安稳的时候你们不来,现在被人追得满世界乱跑你们两个小王八蛋竟然来添麻烦……虽然已经两年多没见面了,现在这俩小孩也被刘邦的表情吓得不敢说话……然后刘邦按耐不住了,两脚把俩孩子踢出去了。赶车的夏侯婴见状,马上停车,把孩子抱上来,继续赶车。刘邦再踹,夏侯婴再停车抱孩子上来,再踹,再停……如此反复好几次,刘邦怒了,“再敢停车我杀了你!”
夏侯婴更怒,也没考虑身份,马上顶回去了,“车就能跑这么快!你连孩子也不要了?!”然后继续赶车。
刘邦不好意思再对孩子下脚了,但是嘴里一直不停大骂夏侯婴,甚至连杀心都有了,但是他不敢,杀了夏侯婴谁来驾车……
刘邦要去找他的大舅子吕泽,他得到消息吕泽已经将一部分逃跑的士卒集结在下邑城,这个地方刘邦太熟悉了,当年他落草当山贼的地方,芒砀山,就在下邑城边上。
日期:2007-5-23 12:52:16
刘邦回到军队中,终于能稍微安定一下了,万幸张良也在这里,刘邦在下邑城喘了一口气,继续向西逃跑,让吕泽暂时留在下邑城牵制住项羽,好给自己争取点时间。
刘邦一边走一边思考,他不得不承认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天下不属于他自己,或者说暂时还轮不到他坐庄。刘邦暂时没了性命之忧,开始考虑怎样对付项羽。眼下最重要的是拖住项羽,好让自己再次集结军队,可是让谁来?自己的兵都跑没了,吕泽那点肯定也撑不几天,他的大将军韩信也找不到人了,刘邦很茫然。这些跟随他的诸侯肯定树倒猢狲散,哪一个都靠不住,要笼络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以利诱之。
什么利最大,地盘,地盘意味着一切,从古至今皆如此,尤其乱世。
刘邦从马上下来,身体靠着马鞍,问一边的张良,“子房啊,函谷关以东,我不想要了,送人,你看这天下,谁值得我送?”
张良好像早就有准备,很镇静的说了三个名字:英布,彭越,韩信。
九江王英布最近和项羽不合,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就是英布不属于项氏家族。对项羽来讲,英布是个外人,而项羽对外人向来是有防范的。英布可资刘邦利用;
彭越两年多前就曾和刘邦并肩作战,虽说彭越倾向于保持中立,但之前项羽进攻齐国时,彭越曾给项羽造成很大的干扰,一个月前更是配合刘邦进攻楚国,现在被项羽一冲,不知道哪里去了,不过肯定很好找。彭越可资利用。
张良之所以看中这两个人,最重要的原因,是地缘关系。英布的九江王领土在安徽南部,东北方向就是项羽的楚国;彭越虽然没有正式的地盘可言,但是他有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活跃在故魏国领土,今天的山东西南,河南东北一带,在楚国领土西边,可以随时对项羽构成威胁。
以英布、彭越从南北两方牵制项羽,大将军韩信领兵正面和项羽作战,刘邦负责宏观上的统筹协调,这便是张良的战略谋划,后来的局势发展几乎完全验证了张良的分析。
张良的深谋远虑让刘邦仿佛看到了曙光,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联系英布、彭越、韩信这三个人了。彭越很好找,刘邦现在就在故魏国境内的虞县(河南虞城南部),魏国就那么大点地方,很快找到了,彭越又干起了老本行,水匪,不过根据地换了,不是东平湖了,而是黄河,如今河南滑县一段流域。韩信还没有消息,只知道也向西撤退了,以韩信的智慧和领军水平,也完全不必担心;九江王英布就在他的治所呆着,六邑(安徽六安市),哪里也没去,正在装病。
彭越和韩信肯定是没问题的,一个是自己的老朋友,一个是自己的部下。可是九江王英布怎么办?
日期:2007-5-25 00:47:44
肯定要和英布谈判,刘邦不知道该怎么谈判,派谁去谈判,很烦恼,于是就开口骂周围的人,
“你们这群废物,没有一个能成事的!”
座下的人们被刘邦吓了一跳,一个个面面相觑。什么意思啊,话还没说,劈头就骂,很多人不服气,但是不敢吭声。
不过总有胆子大的,其中一个叫随何的就开口说话了,“臣不知道大王在说什么。”
“你们谁能让淮南王英布叛楚,只要能让他拖住项羽几个月,我必可夺取天下。”
“臣去。”
刘邦对英布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现在既然有人主动请缨,总比没人说话强,于是同意随何前往,派给他一个20人的小队伍随行。
随何到了六邑,英布却不见他,接待随何的是英布的太宰(助理,实权很高),一连三天都是这样。随何很着急,但是很镇静地对太宰说,“大王不见我,是以为楚强汉弱,我是来做说客的吧。请为我引见大王,如果我说得对,大王自然会听;如果说错了,可以马上把我随何还有同来的这二十人斩首,好向天下表示忠于楚国的诚心。”
太宰看随何说得这么铿锵有力,似乎是有备而来,他不好自己决定了,就上报给了英布。英布正在矛盾,因为除了随何,项羽的使者也在他这里,天天给他灌输项羽楚国,楚国项羽…英布也想听听刘邦的人会怎么说。
随何讲的第一句话有点不伦不类,“汉王让我问大王,他一直很奇怪大王跟项羽什么关系?”
“项王是主,寡人是臣,寡人北向而事项王。”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