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正说汉朝四百年沧桑与辉煌》
第37节作者:
老李船长 纪信派人在后面高喊"城内粮尽,汉王投降",这句话如爆炸般,一瞬间就在楚军中传开来,四围的楚兵纷纷跑到东城门看热闹,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并不是楚军毫无军纪,最关键的,所有人都以为这是真的,因为刘邦此时投降是理所当然的。
而就在这个时候,荥阳的西城门被悄然打开,刘邦和护卫他的亲信们共几十位,冲了出来,向西绝尘而去。
东城门这里,楚军看到驶过来的这辆车确实是诸侯王的规格,以为里面坐的就是汉王刘邦,每个都兴奋异常,一直押送着这辆车来到项羽的中军大仗。
项羽没想到刘邦的车里下来的竟然是纪信,问纪信,"汉王不是投降吗,人呢?",纪信高声大笑,"汉王已经走了!"
项羽大怒,下令处死纪信。很惨的死法,烧。
纪信将军之忠,用惊天动地形容也不为过,几年后刘邦把纪信的家乡改名安汉县,就是如今的四川省南充市。
刘邦在荥阳西邻的成皋县稍作休整,然后命令周柯、魏豹、韩王信等人为刘邦断后,继续留守荥阳一带,阻止项羽西进。
刘邦向西过函谷关回到关中,萧何又招募了一批士卒给他,刘邦决定重回荥阳前线。不过根据当下的局势,回去也是徒劳。
幕僚中有一位姓袁的书生,建议刘邦不要出函谷关回荥阳,而是向南出武关,陈兵宛叶,吸引项羽的注意,这样一来,战线就拉长了,荥阳前线的压力可以大为减缓(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息)。宛就是宛县,今天的河南南阳市;叶就是叶县,今天河南叶县一带。荥阳在河南中部,宛叶在河南南部。
刘邦采纳,南出武关,陈兵宛叶一带。在这里刘邦还遇到一支流亡的军队,英布的几千淮南军。半年前英布战败,抛弃了军队,跟随何一起投奔刘邦,他留在六邑城的家人被项伯悉数杀光,士兵全部被整编到楚军里,而其中有一部分老部下无意从楚,集结了几千人逃出来,现在总算有个归宿了。
项羽似乎有点偏执狂,咬住刘邦不放。得知刘邦在宛叶一带的消息,马上大兵压过来,刘邦坚壁清野,任凭项羽挑战,坚决不出击。项羽南下让荥阳前线喘了一口气,荥阳重新被周苛魏豹韩王信等占领。
如果项羽持续进攻,宛叶也撑不了太久。不过让刘邦庆幸的是,项羽忽然撤军了,因为他的后方出了大问题,魏地的彭越断掉了他的后勤补给线。
项羽撤军,刘邦北上重新回到荥阳前线。不过他这次把指挥中心设在了成皋,不敢在荥阳了,上次已经够他受的了,荥阳成为了成皋的屏障。
项羽回魏地很快击败彭越,彭越也不敢和项羽正面交战,基本上是主动撤军。项羽持续追击的话,很可能会把彭越彻底灭掉,不过他听说刘邦又回来了,放弃彭越,再次兵临荥阳。
日期:2007-6-9 22:51:40
守荥阳的本来有四个人,周苛、枞公、魏豹、韩王信,现在只剩下三个了,魏豹被周苛杀了。周苛跟刘邦是沛县老乡,他和弟弟周昌从当年刘邦起兵就加入到军中,周苛更是刘邦忠实甚至有些疯狂的追随者。周苛认为魏豹曾经背叛过刘邦,跟这种反复之人难以共事(反国之王,难与守城),于是跟枞公合谋,把魏豹杀掉了。枞公是什么来历史无记载。
荥阳被项羽攻下,周苛、枞公、韩王信全部被俘。项羽很欣赏周苛的硬气,告诉他如果投降,让你做上将军,封三万户。周苛大骂项羽,说项羽不是刘邦对手,还不赶快投降。
最后的结果是周苛、枞公被杀,韩王信投降。
(这里有两个人物有必要提一下,一个是周昌,几年后周昌会在刘邦继承人的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还有一个就是魏豹的一个女人,姓薄,史书未载其名,只称之为薄姬。现在魏豹死了,根据刘邦的习性,魏豹的女人们自然要全数收编了,几年后薄姬为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后文会详细描述。)
荥阳是成皋的大屏障,现在荥阳失守,成皋岌岌可危,刘邦这次主动撤退了,当然这是逃跑的比较好听的说法。
刘邦和夏侯婴两个人从成皋北门出城,没有任何随从,夏侯婴还是负责驾车。成皋在黄河南岸,刘邦此行的目标是黄河以北的韩信,他又要把韩信的兵拉到黄河南岸。依现在这种情形,刘邦与其说是调兵,更像是去投奔。而成皋自然也被项羽攻陷了。
韩信的军队就在黄河北岸不远,因为要应对项羽的小规模进攻。刘邦来到修武(河南获嘉县),这个地方刘邦很熟悉,当年陈平就是在这里投奔他的。修武距韩信军营已经很近,不过他没有直接进去,而是在修武停住了。因为现在天色已晚,深更半夜进军营,总是不太方便,更重要的,夜晚是罪恶产生的时间,所谓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虽然他和韩信关系很好,但是如今这种非常事态,万一…尽管不大可能,万一韩信有点什么想法怎么办,军队向来是看兵符行事的,而兵符在韩信手上。为了避免那个万一,刘邦一定要第一时间把兵符拿到手。
刘邦和夏侯婴在修武住了一晚,第二天清晨,两个人来到韩信军营门口,韩信张耳还没起床。刘邦自称是汉王派来的使者,尽管他完全可以证明自己就是汉王,可是如果那样,必定会引起震动,他要夺兵符的设想就落空了。
悄悄地进门,打枪的不要。
刘邦的相关使者证件肯定很全,因为他就是派发这些东西的。刘邦进入军营后直奔韩信的中军大帐,找到兵符、麾旗等等东西,韩信此时还在酣然大睡。
刘邦开始在军营中调动军队,兵符在手,他现在不怕制造出声响了,韩信、张耳也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了,两个人出来一看,傻了,一个很像刘邦的人在军营里吆五喝六。
走近一看,还真是刘邦,没办法只好马上参拜。刘邦没时间跟他们多说什么,把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整编到自己麾下,然后命令张耳继续在赵地招募士卒,命令韩信领着剩下的兵向东进攻齐国。
(公元前204年七月)
日期:2007-6-10 22:20:40
算起来刘邦已经逃跑三次了,一年半前的彭城,两个月前的荥阳,以及不久前的成皋,每次逃跑身边几乎都没什么人,然而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而且尽管最高指挥官离开了军队,但是整个指挥系统还能正常运作,不得不说神奇。创造这一神奇的,是刘邦手下优秀的指挥官和谋士们,强力、忠诚,甚至如纪信周苛般甘愿赴死。但是说到根基上,刘邦自己绝对功不可没,因为这些将军和参谋等等,都是他一手遴选的。
刘邦把韩信的军队拿到手,准备渡过黄河,继续和项羽作战。刘邦高效的幕僚群此时又发挥了作用,一个叫郑忠的人建议刘邦不要急于南下,目前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与其过黄河跟项羽拼个两败俱伤,不如把项羽的后勤补给线断掉,效率高,损失小。刘邦完全采纳。
看来用人才济济来形容刘邦的幕僚群完全合适,之前去劝降英布的随何,劝刘邦陈兵宛叶的袁生,还有今天的郑忠等等,这些人绝对可以称得上远见卓识。可惜的是史书对这些人并无多余记载,除了寥寥几笔提到过随何。
断项羽补给线的任务一直是彭越来执行,这次刘邦来了一个比较大的手笔,派了两万人东渡黄河,支援彭越的行动。这两万兵的领军人物,一个叫刘贾,是刘邦的堂兄;另一个叫卢绾(读“晚”)。
这位卢绾需要多交代几笔,后文中他还会出场。从起兵一直到今天,刘邦跟前最红的人,不是萧何曹参,也不是张良韩信,更不是樊哙夏侯婴,而是这位卢绾。因为卢绾跟刘邦是一个村的,并且两个人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一起和泥巴长大。一群孩子在一起,总会有老大有小弟,刘邦的角色就是老大,卢绾便是最忠实的小弟。
刘贾卢绾渡过黄河和彭越会师,成功切断项羽的补给线,烧掉大量物资储备,直接影响到了黄河以南的战局。
项羽攻下荥阳、攻下成皋,继续向西,但是被汉军堵在了巩县(今河南巩县)。还是那句话,如果项羽执意西进,这支汉军是绝对拦不住的,只不过他的后方传来消息,粮道又断了。
项羽只好再次回师救援,临走前告诉负责守成皋的曹咎,不管汉军如何挑战,绝对不能应战,我十五天后必会灭掉彭越回来。
项羽杀回来,刘贾卢绾彭越等人马上撤军,并且尽量避免和楚军作战,坚壁清野,保存实力。
曹咎恐怕要让项羽失望了。项羽的命令是让他守十五天就可以了,成皋西边有一条汜河,有这么一个天然屏障,守十五天应该说是很轻松的事。可惜这位曹咎先生的自尊心太强了点,汉军隔河大骂曹咎,至于骂的什么不得而知,想来曹咎的家人应该都被问候了个遍,曹咎忍,一天、两天、三天……到第五天时忍不住了,然后做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渡河进攻汉军!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