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沧海竟遗珠——历史上那些被遗忘的人和事》
第9节作者:
宇文若尘 日期:2010-11-23 01:05:58
二、风声鹤唳的太子生涯
相比各朝各代都有可能发生的围绕皇位争夺而发生的宫廷惨祸,唐代太子的职业风险系数要明显高过其他朝代,这也许源自开国之初的那个玄武门惨祸,李世民开了个不好的头。既然皇位可以通过非常手段夺得,自然会有暗怀非常心思的各色人等日思夜想朝那个位子奔进。
李亨不幸,也被命运推到了这个看似荣耀至极,实则杀机四伏的太子之位上。
父亲李隆基终于除掉太平公主集团登上皇位后,他在最开始时并不是太子,只是排行第三的庶生皇子,太子是他的二哥李瑛。于是,在开元盛世的时代,他,作为庶生皇子,与天下百姓一般,过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
转眼李林甫当上了宰相,权倾朝野!
李林甫为了长久保持荣盛地位,勾结上了当时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玄宗正妻王氏因为不能生育等原因早已失宠),两人达成了共同的目标:除掉现任太子李瑛,让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取而代之!
李林甫与武惠妃联手,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构陷太子,一个是口蜜腹剑的权场高手,一个是能走枕边风路线的深宫妇女,未经历过风浪的太子如何能够招架?没多久,太子之位即已岌岌可危。
幸而当时正直宰相张九龄尚在位,他据理力争,劝说玄宗不要轻易动废太子的念头,并举历史上的骊姬之乱以及西晋废立太子引发大动乱等例子为教训力谏。后来太子的位子虽然保住了,但是张九龄也因此渐渐被玄宗冷遇,直到完全退出权利中枢。
李林甫与武惠妃还是在某天达到了目的,太子李瑛突然接到消息:宫中有贼人在行刺皇上,赶紧穿上铠甲去保护皇上。
紧急之下他没有细想,果然穿上铠甲,带上两个弟弟入宫——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是怒不可遏的父皇。他们的父皇早早从武惠妃那里听到消息:太子李瑛跟另外两王谋反,他们正穿着铠甲一路杀来呢。
一日之内,唐玄宗的三个亲生儿子被他们的父亲亲口下令注销在人间的户口。
死去的三个皇子史称“三庶人”。
“三庶人”事件后,太子之位空出,自然要有人补上。但武惠妃跟李林甫的如意算盘打空,先是武惠妃病死了。武惠妃自己做了亏心事心虚,天天觉得三个皇子的鬼魂来找她索命,不久就一命呜呼了。接着关于册立新太子一事,因高力士给玄宗进言“推长而立,谁敢争之”,李亨因此以最高顺位被封为新太子(李亨在玄宗诸子中排第三,但玄宗的庶长子因年轻时打猎被野兽抓花了脸,被玄宗认为有损国体不堪为君,故此被排除在外)。
顺便一提的是,人算不如天算,武惠妃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她生前不仅皇后之位没捞到,儿子的太子之位没争取到,在她死后,已经七老八十的风流李三郎唐玄宗依然精力无限,总在想着寻觅生命的“第二春”,但又觉得后宫三千佳丽愣是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于是眼睛瞄来瞄去,竟然瞄到她儿子的老婆——杨贵妃的身上。
而李亨,也从此也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尖浪口上!
从被立为太子的那天起,李亨就注定要成为李林甫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李林甫曾极力向玄宗进言让武惠妃的儿子寿王做太子,事情既然无成,为免日后李亨做了皇帝报复,除了更加发狠地寻找机会置李亨于死地之外,别无其他选择。
李林甫生前,一共发起了三起针对李亨的政治迫害运动。
李亨的大舅子、刑部尚书韦坚成了李林甫的第一个突破点。这位韦坚出自唐代著名的韦氏家族,在唐代有句著名的俗语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去”,极言韦氏与杜氏两大家族的荣盛之状,而韦坚更是了不得,他的妹妹为太子妃,姐姐嫁给李亨的五叔薛王李业,称得上是炙手可热势绝伦了,然而一旦被权术高手李林甫揪住了小辫子,再庞大的势力也无法挽救他。
公元745年元宵赏花灯的时候,韦坚在街上与太子李亨相遇,继而又与一位回朝献捷的节度使在一处道观相会密谈数分钟,这一切,都被李林甫暗中派出的人手侦知。随即,唐玄宗就接报:韦坚以外戚身份与边将暗地里相互勾结,打算阴谋立太子登基。
这是一个完美的必杀招数。
韦坚身份贵盛,又是太子的大舅子,他一会儿跟太子暗通,一会儿跟边将密会,这一切难道都会是巧合吗?
唐玄宗自己就是靠着跟大臣贵戚交结才“革命”成功,得以登上皇位的,而他自登位以来,政治上什么都好什么都清明,但就是不准大臣跟李唐宗室之间有一丁点的私下交游,犯者必遭重罚,即便是曾经的死党张说,被姚崇揭发曾密会唐玄宗的兄弟,也毫不留情地遭到贬黜。
联想到李瑛等三个兄弟的死,李亨内心就涌起无法抑止的恐慌:不,不,不,我要跟韦坚扯清关系!
如何扯清呢?李亨作出的选择是:跟自己的老婆也就是韦坚的妹妹离婚!
此事处理结果:韦坚亲党受到连坐而遭流贬者数十人。但李亨跟韦氏离婚了,所以他不算韦坚之党,所以安然无恙(真实原因其实是唐玄宗鉴于前太子李瑛的悲剧,怕再犯错,只惩罚官员,不想涉及太子)!
堂堂大唐帝国的太子,将来要登临那个让万方小国朝拜之皇位的人,在奸臣的步步紧逼下,居然要主动提出与老婆离婚,也真是千古奇闻了。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同样的悲剧却能在李亨身上发生两次。隔年,李林甫就又抓到机会,借李亨次一级小老婆杜良娣之父事件大兴牢狱。这次不但李亨的岳父被活活仗死,连已经70多岁的著名书法家李邕都被牵连在内,李亨再一次忍痛割爱,宣布与杜良娣离婚。
做太子做到李亨这个份上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了。
大唐盛世,门阀士风盛行,即便是帝王家也喜欢跟士族大家攀亲戚,李亨有次曾有些得意地跟人炫耀说:“我跟我的弟弟延王在兄弟中更相亲,因为我们的外家都是关中贵族。”
李亨的这位弟弟延王的母家出自河东柳氏,柳氏一门在唐代也是荣盛大族,比如柳宗元即是出自此家族,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就喜欢以“柳河东”自称,实际上就颇带有向人炫耀的意味。而李亨的外家不是韦氏就是杜氏,“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当真都是“关中贵族”,本来确实值得骄傲,可到最后,这两位老婆如此下场,想来他无论如何再也笑不起来了。
第三次,与李亨关系亲密、手握重兵的大唐名将王忠嗣被李林甫罗织了一个恶毒的罪名:欲拥兵以尊奉太子。三下两下,王忠嗣又去职落马。这次李亨没有老婆可替他消灾挡祸,只好眼睁睁看着童年好友王忠嗣不明不白地死在边远流放之地。
三次扫荡,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次比一次凶险,尽管性命犹在,但李亨已经彻底成了一只被人拔光羽毛的公鸡,随时有被人扔到案板上剁掉的危险。
李亨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改名次数最多的皇帝了,先后拥有过五个名字。初生的时候取名叫嗣生,十七岁被封为忠王后又改名浚;后来又改名玙。受封皇太子之后,再次改名为绍,但隔了不久又有人说这个名字跟刘宋王朝的某个谋反的太子同名,不吉利,所以又改了,改成他的最后一个名字:李亨。
他的命运,也如他的名字一般,改来改去,反反复复,起起落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