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权力——一个记者的暗访生涯》
第8节

作者: 辰光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们就把家属全部拉到内蒙去,找个小旅馆安顿下来,事情没完一个都不许放走。每家赔偿40万,并且告诉他们,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他们只能得到20万,多出的那20万元就是封口费,谁要是泄露出一个字,连本带利我全他娘的要回来!”崔德贵咬着后槽牙一字一顿地嘱咐着。
  弟弟点了点头,随后吩咐大伙:“都带上家伙,谁不老实就吓唬一下!”

  崔德贵摇了摇头:“不用,40多个死鬼家大多都是云贵一带的,真正本地的才三个人。再说咱们本身给得就多,估计不会出大事情!”
  随后,崔德贵又交代老婆如何处理一些善后的事情,连夜便自己开车跑到了北京,找到了万丽娟后,用她的身份证在宾馆里开了一间房。随后,他又开车跑到河北,买了几张电话卡,然后就一直躲在宾馆里等待着老婆处理完一切叫他回去的电话。
  虽然从事故发生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但是由于一些死难矿工的家实在离得太远,所以还有十多个人的抚恤金没有发放出去。由此一来,崔德贵的老婆只好和那几个帮手窝在内蒙一个小县城的宾馆里。
  也正因为事故还没有收尾,所以崔德贵每天都是伴随着噩梦醒来。

日期:2010-08-03 11:45:20

  在S市车站附近的一个小饭馆里,江天养和刘东海正满头大汗地吃着拉面,热腾腾的面条碗里冒着蒸汽,刘东海不得不一会儿把眼镜拿下来擦拭一下。
  “那个姓崔的老小子原以为把井口一盖就天衣无缝了,哪里知道消息还是传到了我的耳朵里!”刘东海一边说着,一边把一大坨面条放进嘴里,面条很烫,他一口一口地吸着气。
  “消息是怎么走漏出来的?”
  “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前面那个老婆,也不知道从哪里打听说是出事了,就开始四下里找崔德贵。结果一下子,整个县里就都传开了。”
  “既然县里已经传开了,那为什么当地的安监部门和政府不调查呢?”
  “这地方你还不知道?哪一级都怕出事情,毕竟事故和这个挂着钩呢!”刘东海用筷子往自己脑袋上指了指。江天养知道他所指的是乌纱帽,会心地笑了。
  “这里都是这样,一旦出事情了,先是看矿上自己能不能处理清楚。如果矿上能处理清楚,安监局才懒得给自己的事故记录上再多记上一笔呢!”刘东海放下筷子,“去年春天我们这边出过一个事儿,一家已经被查封了的矿井偷着生产,结果出了事故,死了一个小班的工人,不到20人。明明是已经关闭了的矿井还发生了事故,你说安监部门能没责任吗,结果你猜上面怎么说这个事故?”

  “怎么说的?”
  “最终给出的结论是,那个煤矿并没有生产,而那些死在矿井里的人都是下雨跑到矿井里去避雨,结果被瓦斯气体给熏死的。”刘东海神秘地说,“但是你知道那时候我们这里正在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什么,居然是在对抗百年一遇的旱灾,连续三个多月一滴雨都没下,那些死在矿井里的人避的什么雨?”
  江天养被刘东海所讲的这个事情给逗乐了:“这个谎撒得经典啊!不过崔德贵跑了,矿上也该有人出来主持事情啊,他们是怎么处理死难者的?”

日期:2010-08-03 11:48:08

  “就是钱呗!”刘东海用餐巾纸擦了擦嘴,“国家一般的补偿标准是20万一条人命,我们这边的老板一给就是30万40万的,多出来的就是封口费。死人已经不能说话了,那就得封住活人的嘴啊!总之,只要活人不去闹事,不自己到处乱说,安监局是不会主动往自己身上揽差事的。”
  “死者家属真的就拿了钱不说了吗?毕竟自己家的人还在井口下面躺着呢!”江天养瞪大了眼睛看着刘东海。
  “家属一般都只管钱,没几个愿意要尸首的。即便是要了,也得送火葬场火化,直接埋在地底下,就当是土葬了。这地方还有很顽固的土葬思想,没几个愿意火化的。”
  “那将来子孙想去祭奠一下可都没有坟头啊!”
  “一般家里会找几件死者的衣服,做个衣帽冢。”刘东海说到这里突然笑了笑,“再说了,你长大后还会想着去祭奠你家长辈吗?”

  江天养瞪着眼睛看了刘东海半天,然后使劲打了他一拳:“你给我滚,马不停蹄地滚,少往我身上扯!”

日期:2010-08-03 11:49:48

  从S市去往晋源的路全部都是山路,一边是几乎成直角的山坡,另一边是万丈悬崖。这样的路一共有90多公里,如果不是经常走这条路,恐怕一般的司机是不敢在这里开车的,特别是下雪之后,路上的车更是稀少。
  但是路上也并非没有车,因为晋源是当地的一个煤炭主产区,而从晋源到S市又没有铁路,所以从地底下挖出来的煤炭只能依靠那些载重大卡车拉到S市车站的站台,再通过铁路运往全国各地。
  坐在丰田车里,江天养看着那些风驰电掣的大卡车眼直晕,惊讶地说:“这些大货车的司机是想死呢还是不想活了?这么大的雪,他们开这么快,不怕出事情啊!”
  刘东海一边开车一边盯着刚刚擦肩而过的一台大车:“他们常年跑这条路,闭着眼睛都能开到站台上去,你说他们怕过什么!”
  停了一会儿,刘东海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说:“他们也有一怕,你知道是什么吗?”

  江天养疑惑着摇了摇头。
  “怕治超的啊!”刘东海哈哈笑了起来,“你知道这些大车一趟能拉多少吨吗?”
  江天养盯着一台迎面驶来的卡车,一直盯到卡车与他们分开后很远的距离:“怎么也有六、七十吨吧!”
  刘东海鄙视地看了江天养一眼:“告诉你,少说也得一百六、七十吨!”
  “一百六、七?”江天养惊讶地看着刘东海,“你丫小学计量单位学准了吗?一百六、七十吨什么概念?可以装下三个火车皮了。”
  刘东海笑着说:“你还别不信,一会儿前面是一个过磅的地方,你自己去看吧!”
  果然,在前面十几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治理超载的检查站,很多大车被拦下过磅,电子秤上的数量和刘东海说的几乎没什么两样。而那些超载的司机大多在交纳一定数量的罚款后,继续开车扬长而去。
  “明明知道被罚款还超载啊?”江天养看着刘东海。

  “拉少了不赚钱,拉多了多赚钱。越是被罚就越要多拉,这样才能把罚款也给赚回来啊。”
  “靠,这不成恶性循环了嘛!”
  “对啊!这就是在恶性循环啊!”
  说完这句话后,两人都不再说话了。在汽车的颠簸中,江天养很快进入了梦乡。

日期:2010-08-03 11:51:14

  出事井口所在的赵家山是一座坡度不大的大山。
  由于开矿,崔德贵在山上和十几公里外的公路之间临时修了一条便道,供那些拉煤的大车通行。但是事故发生后,矿上的工人都作鸟兽散,所以昨夜的一场大雪也就无人清理。别看刘东海开的是一台越野车,但是面对着这铺满积雪的山路,他也是毫无办法。
  “走吧,得往上走十几公里呢!”刘东海先是摇醒了江天养,随后又从车后备箱里拿出了一件没有标志的警服棉袄穿在了身上。
  “又是在哪里弄来的警服棉袄啊?”
  “前几天和一个公丨安丨局长吃饭,那天降温,我穿少了,就把局长的棉袄扒下来了!”刘东海炫耀着。

  山间的风很大,夹杂着雪花打在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的疼。江天养不由得把大衣的领子竖了起来,紧跟着刘东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
  “那线索人不能再多给提供一些线索吗?”
  刘东海怪异地看了江天养一眼说:“全县人都知道这里有了矿难,但是全县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例如死了多少人?都谁死了?怎么补偿的?所以这些才需要咱们来调查啊!”
  江天养没说话,吃力地背着采访包向山上爬着。

日期:2010-08-03 11:52:22

  十几公里的山路两人足足爬了有两个多小时,当江天养拿出手机准备看时间的时候才发现,这里由于地势太偏远,手机根本没有信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