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权力——一个记者的暗访生涯》
第10节作者:
辰光2012 江天养使劲儿吸了一口手里的烟:“教我们证据学的老师曾经说过,只要存在过,就会有证据。我们不是也在那么深的雪下面,找到这么多的证据了吗?”
“这些证据是死的,摆在那里,只要用心找我也能找得到。可是那些家属是活的,我们即便是找到了也不一定能撬开他们的嘴啊!”
“嗨!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咱们还是见招拆招呗!你忘了在左云矿难里,你是怎么找到证据的了?”
在那场震惊海内外的左云矿难中,刘东海拉着央视的记者一起去了左云的安监局。安监局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见是记者到来,连忙跑出去向局长汇报,随后二人被局长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谈话从下午两点多一直持续到晚上六点,但是局长就是不承认当地发生了矿难。趁着局长到外面吩咐人安排晚饭的机会,刘东海随手翻动了局长桌子上的一叠材料,居然在里面找到了一份名为《矿难死者家属抚恤金领取表》,在那个表格上还记录有家属的电话。
后来的事情众所周知,三天后央视播出了相关报道,随后左云大小官员像割韭菜一样纷纷落马,而那位安监局长直到被双规,还是没弄明白这两个记者到底是从哪个环节突破的。
想到这里,刘东海在雪地上按灭了自己的烟头,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雪沫:“那就走!咱们找人去!”
日期:2010-08-03 12:08:32
在下山的路上,二人遇到了一个挎着箩筐的中年男子。那名男子穿着一身破旧的劳动布工作服,胳膊上的箩筐里装着一把小二齿钩。
江天养没有说话,示意让刘东海上前搭讪。于是刘东海就操着一口浓重的LX口音和那名男子搭上了话:“兄弟,上山干什么去?”
那名中年男子看着刘东海身上穿的警服,微微一震:“不干什么,上山拣点煤,家里没烧的了。”
刘东海回头冲着江天养抿嘴一笑,继续问那名男子:“拣煤应该上矿上拣啊,怎么跑山上来了?”
“那不,就那儿,好些煤在那里呢。下大雪了,你们看不见。”男子用手向半山上指了一指。
“那上面哪里来的煤呢?”刘东海假装糊涂。
“那上面有个矿,前几天爆炸了,人都走了。你们是哪儿的?”中年男子警惕地看着刘东海二人。
“那些死掉的矿工你认识吗?”刘东海哪里肯放过这个机会。
“咋?你们想干啥嘛?”从那名男子的表情和眼神里,二人几乎可以肯定他一定认识几个死难的工人。
“我是认识几个,不过你们也不说你们要干什么,我咋个告诉你们嘛?”男子更加警惕地打量着二人。
“哦,是这样,我们是记者,想来了解一下情况。”刘东海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不认得,一个都不认得!”男子听到了记者两个字,赶紧加紧了脚步向山上走去。当他走到江天养的面前时,被江天养拦住了去路。
“兄弟!那些在井下躺着的也是人,和你我一样,也有兄弟姐妹,也有妻儿老小,你要是认识就和我们说上一两个人的名字。”
“认不得,我一个也认不得嘛!”中年男子从江天养身边快步走过,“这里没有煤矿,更没有矿难,什么都没有!”
江天养回过身来对着那名男子的背影大喊:“兄弟,你试想一下,假设躺在下面的是你,或者是你的亲属,你想不想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呢?想不想从地底下出来,像样地办一个丧事呢?”
那名男子头也不回地边走边说:“那就等我躺下去那一天再说吧!”
江天养看看刘东海,两人同时耸了一下肩,又同时说出了同样的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日期:2010-08-03 12:11:30
有记者在调查矿难的消息被辗转传递到崔德贵这里时,已经凌晨。接完电话后,崔德贵围着被子坐在床上抽着烟,一边想办法。
万丽娟刚才就趴在崔德贵的手机旁边听着,她希望能听到崔德贵的老婆和他肉麻的对话,然后好以此为借口闹一顿,并离开这个已经陪伴了一个多星期的男人。但是不巧的是,她也听到了崔德贵弟弟的报信:“两个记者,一个本地口音,一个外地口音,在山上转了一天。山根下面住的那个赵二宝上咱们矿上拣煤烧,那两记者还在问他认不认识死者。估计是真记者,不是什么冒牌的。”
曾经有媒体对LX的假冒记者横行做过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早上假记者还在路边蹲着卖菜,中午听说有矿难发生,下午就换身衣服拎着包去“采访”了。
LX省新闻出版局曾经做过一次详尽的调查,结果发现LX是全国仅次于北京的媒体发达地区。很多中央级的新闻单位都在LX设立有记者站,而一些不具备建立记者站资格的媒体就在LX设立办事处、事业发展部等机构。还有一些媒体根本就子虚乌有,未经任何机构的批准,便在LX成立了分支机构。而除了一些正规媒体的正式外派记者,例如新华社的LX分社或是人民日报LX记者站等机构的记者会持有正式的记者证外,其余那些记者站所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没有证件。
但是这些假记者也不甘心,纷纷想出可以吓唬那些被采访对象的办法。要么是花钱办个假的记者证,要么就是拿着工作证等证件去进行所谓的采访。
最后,LX省新闻出版局公布了一组数字,LX的假记者人数在数千甚至上万左右。而这些假记者赖以生存的就是LX境内大大小小的矿井,和一度层出不穷的矿难。
日期:2010-08-03 12:13:02
按理说如果发生了矿难,小煤矿可能会害怕记者的调查,一些大型的煤矿特别是国有煤矿应该主动上报,而不是采取瞒报的态度。但事实上,不管是国有煤矿还是私人的黑煤窑,如果发生了事故不光负责人要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还将面临着无限期停产的处理。而一旦煤矿停产,那就将每天损失若干吨煤炭,就会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失去生活来源,甚至会直接波及到当地政府领导的乌纱帽。所以在LX无论大小煤矿,都对记者的调查心存恐惧。
刘东海曾经给江天养讲过这样一个带有黑色幽默色彩的故事:当时刘东海在下面的一个县里采访,宣传部安排吃饭,同桌上就有两名假记者。刘东海一问,那两人居然连自己所在报社的名字都说得不一样,甚至还会把自己报纸每天出版的版面说成了62个版。刘东海一气之下告诉他们,不管哪家报纸所出版的报纸版数都是可以被4整除的,因为不管大报小报都是4个整版为一个印张。但是当地的宣传部长却在桌子下面使劲儿地踢刘东海,直到吃完饭,那名部长才说出实情。原来部长也知道他们是假记者,但生怕招待不周,再把真记者招来,所以只好好吃好喝的招待,临走再送上几千块钱的车马费。
也难怪,LX很多的假记者背后实际上都是一些真记者的情报员,专门负责向一些真记者提供新闻线索,因此假记者得以在LX横行也就可以理解了。
日期:2010-08-03 12:15:02
坐在床上想了半天之后的崔德贵给弟弟打通了电话:“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这两个记者,用钱摆平他们。”
“如果他们不收呢?”
“我就不相信天底下有不吃荤腥的猫,既然闻着腥味儿来了,就一定是冲着钱来的。”崔德贵咽了口唾沫,“不过你要先搞清楚,这俩小子是哪个媒体的。如果是真记者的话,就让你嫂子先给提50万,让这俩小子自己分去。如果是假记者也一人给两万,敢出来打食吃的,就是牙口都长齐了的,千万别得罪。”
“那这边怎么办?我们还在内蒙呢,还有8家家属没到呢。”
“你留两个兄弟在那边,钱留足,一定要摆平所有的家属,你和你嫂子马上回晋源。”崔德贵的命令对于他的弟弟和老婆来说还是管用的,电话那边答应着,表示连夜就动身回晋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