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牛赶着马车,车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包裹、脸盆……。一个穿着劳动布衣服的知青,与陈大牛并排坐在前辕上。有声有色地与陈大牛在天南海北地聊天,他是从成都上山下乡的,爸爸是卷烟厂的工人,姓齐名飞舟。性情澎湃,充满了革命的热情,还豪迈地唱着歌:“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
坐在马车尾部的男知青,不耐麻烦地说:“嗨!嗨!嗨!你安静一会儿行不行?吃了喜鹊蛋了?有你哭的那一天哪!”
他的名字叫常长征,其父是某军队的副司令员,因为受邓小平的牵连,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就靠边站了。被抓到了什么地方,他也不知道,与父母失去了联系,随着上山下乡的高潮,被分配到野猪岭。他穿着一身黄军装,浑身上下透着高干子弟的傲慢,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他问陈大牛:“赶车的师傅,还有多长时间就到野猪岭了?这是他妈的什么鬼地方,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陈大牛摇着鞭子说:“看见那座山了吗?就在那山底下。望山跑死马,还得一个多小时吧!”
日期:2012-03-08 20:43:48
那两个姑娘从坐上马车,就没有说过一句话,低着头默默不语。陈大牛回过头去看看她俩儿,心里想:“城市里的女孩子,离家千里。她们最大的危险,还不是娇生惯养,而是农村里面有一群饥饿的‘狼’。女孩子没有了父母的保护,她们很容易成为了狼的口粮。这两个女孩子细皮嫩肉的,在野猪岭只有周家的女孩子,能与她们比一比,特别是疏两个小辫的那个女孩子,到农村去劳动,恐怕是凶多吉少喽!”
在马车爬上大坡,看见野猪河大桥的时候,野猪岭水色山光,烟云起灭,蓝天浩淼,景色融融。齐飞舟高兴的从马车上跳了下来,在马车后面坐着的常长征一个趔趄,差点从马车上摔下来。他大声骂道:“你他妈的疯了,是不是没见过大山?天天见,三天就烦了。没有教养的东西!”
齐飞舟挥着手,浪漫的朗诵:“火车穿越过城市,马车载着理想,走向田野间的大道。喧嚣和繁华逐渐淡去,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山势起伏,晴空万里,沙石的马路蜿蜒漫长,林荫夹道,鸟鸣啾啾,有如绿色的画廊。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按照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奋然前行。”
他转过身来,对着那三个知青说:“我的诗作的怎么样?说不准我会在这里成为诗人。文字精彩流畅,富有魅力。再让我的歌声悠扬不息,怡然欢畅,在革命的激情里畅游……。”
那三个人谁也没有理他,那个疏小辫的姑娘,低低地说了一句:“神经病!”
陈大牛赶着马车回到了院子里。在卸车的时候,陈大牛对陈玉顺说:“去村支书家打个招呼,就说知青我已经接回来了。问问王伯伯有什么指示?”陈玉顺到旁边的院子里,拍拍门,对王进财说:“王伯伯,我爸爸把知青接到家里了,您过去看看吧!”
王进财来到陈家的院子以后,对四个知青自我介绍说:“我是生产队的村支书,就在旁边的院子里住,有事也可以找我。”又对陈大牛说:“都安排好了?他们的晚饭怎么办?”陈大牛说:“我不知道,知青的粮食还得到公社去领,公社明天才能统一发放。让他们出一个人,明天跟我去公社取粮食。这样吧!今天就让巧珍给他们做饭,饿不着他们。”
于是,四个知青分别搬进了各自的房间。常长征和齐飞舟搬着他们的行李,走到厢房的门前。
齐飞舟就看见紧靠窗子下面有一把老犁,桑木的把手被握得溜光水滑。犁铧已经长了锈,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犁地了,那些光泽已经上锈。但是,齐飞舟明白,犁不像镰刀,“噌噌”地磨上几十下,就能显出隐隐的青锋。因为齐飞舟家庭贫困,放假的时候,要去上山割草,卖钱贴补家里。
齐飞舟知道耕种的土地,就是块磨刀石,把老牛套上犁铧,牵到田里,用不了半晌功夫,就会将生了锈的犁铧打磨得照人影。再看看旁边是一把木耧,再旁边是扬场的木锨,再旁边是一把搂树叶的竹筢子,比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多了几根齿儿,全是农家的生活工具。
齐飞舟跟陈大牛说:“陈伯伯,你家的农具真多呀!我每年都下乡劳动,我还会犁地呢!”陈大牛看看他,心里想:“哼!好日子在后面呢!有你哭的时候。”嘴里说:“好哇!庄稼活里犁地、插秧是最难干的活。”
日期:2012-03-09 08:22:05
常长征是富家子弟,什么也不懂,进屋就把行李往床上一扔,坐在床沿上生气。
两个女孩子进屋以后,默默地收拾自己的床铺,谁也不说话。
陈巧芬在第二天跟他爸爸说:“那两个姐姐,哭了一夜,弄得我也一夜没睡觉。”陈大牛说:“嗨!也难为这两个女孩子了,以后的日子会更难。”
陈巧芬说:“那个疏小辫,长的挺好看的姐姐,姓名是柴豆豆。她的爸爸是一个大作家,省文联的主席,每天批斗游街。那个短头发的姐姐,家里一定可穷了,她里面穿的衣服,还带着补丁,她的被子、褥子上都有补丁。她叫什么来着?对了,叫杜鹃。名字挺好听的。”
陈大牛问:“怎么没见到那个穿军服的知青?”陈巧珍从屋子里走出来说:“太阳还没出来,他早早就上山了。我跟他说山上有野猪,攻击人,还有野兽,让他注意一点,会有生命危险的。他不屑一顾的就走了。那个叫齐飞舟的说,今天跟爸爸到公社去取口粮,在小河附近转一转,一会儿就回来。”
话音刚落,齐飞舟就进来了。问:“陈伯伯,什么时候去公社拉粮食啊?”“这就走,早去早回。”陈大牛套上马车就走了。
陈家的两姐妹,看见两个女知青端着脸盆,出来打水。陈巧珍便带到水井的旁边,示范她们如何从井里往上打水。陈巧珍问:“我叫陈巧珍,是家里的大女儿,这是我妹妹陈巧芬。报报两位姑娘的大名吧!”“我叫杜鹃。”“我叫柴豆豆。”
陈巧珍说:“你们出门在外也不容易,在一个院子里住,有什么事,打声招呼。”柴豆豆说:“谢谢姐姐,少麻烦不了你,我什么也不会干,还得跟姐姐多学习。”
陈巧珍看着柴豆豆,这真是一个天仙般的美女。头发乌黑油亮,天使般的面容,面白如玉,眉毛自是粉黛,黑黑的入双鬓,而眼睛便如一潭秋水,眼型细长。古人云: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柴豆豆那媚眼灵活,聪慧自如。魔鬼般的身材,修长的手指,真是倾国倾城。
陈巧珍心里想:“到农村就毁了,红颜掉进了狼窝,最后就只能剩下一堆白骨。农村又是红白两道交汇的地方,这样的女孩子只能任人宰割,否则,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命,以死抗争。在农村谁也没有任何能力保护这样弱的女孩子。”
再看看杜鹃,蹲在地上洗脸。从穿衣上就能知道,杜鹃在城市里生活,也是一个贫困的家庭,她剪一副齐耳根的短发,不修边幅。黑红的脸庞,除外是一个小脸女人,其余的部分,就可以用“大”字来形容了:大额头、大鼻孔、大眼睛、大嘴巴、大耳朵……。消瘦的身材,大手大脚。多看两眼,也很美丽,是一个耐看的女人。
这时候,杜鹃站起来说:“大姐姐,这么大的地方,就住了三户人家,这边是村支书的家,那边是谁家呀?”陈巧珍说:“那家姓周,是祖传的中医。”“那个院子干净整洁,不同寻常啊,不像个农家院。”说话的时候,就看见周朝美和她的妈妈,出来在院子洗菜。
日期:2012-03-09 11:37:43
陈巧珍挥着手说:“李姨姨,这是上山下乡的知青,今后是邻居了,认识认识吧!”周朝美跑到墙角下说:“大婶,早晨好!巧芬姐姐,早晨好!”柴豆豆很奇怪,农村的女孩子这么懂礼貌?
陈巧珍假装生气地说:“李姨,你也不管一管朝美了,她当着外人叫我大婶,多不好意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