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8节作者:
晓柏2012 在大家的支持下,我们几个人创办了文学社,名叫“荒原文学社”,我任社长。我到每个班级去演讲,发展会员。印刷报纸很贵,我们就排好版以后,请写字写得好的同学手写排版,中间画画配画,做成手抄版的报纸。然后出去复印,一个班发一张。
我从小就怕和人交流,一般不和人讲话,一是因为太穷的阴影,二是的确自己的社交圈子太小,没有训练的机会。为了发展会员,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拉他们入社,帮助他们改文章等。
我人生的性格,在那时发生了第一次改变,从一个纯内向的人,改得有些外向。所以,人的性格是一定可以改变的,只要你愿意。我现在说话,口齿依然有些欠利索,舌头大转动不灵活,这是我青年以前长期不说话造成的“后遗症”。
我的第一篇文章发表,是在我外投稿差不多五十封信以后。现在才知道,诗歌是最难发表的体裁之一,因为短小,需要的含金量就特别高。往往觉得自己写得非常认真了,甚至用一个月时间去修改,但就是发表不了。有时写错一个字,就把整篇稿纸撕掉,重新抄一遍,每一个标点都抄得非常认真,生怕让编辑老师看了觉得不敬。
就这样一篇又一篇地投寄出去,一篇又一篇石沉大海。当然也有很多地方,要以集结诗集或者参赛的方式录用我的诗歌的,但或多或少都要费用,凡要费用的我都不认为是自己发表的。
终于有一天,我的一首小诗在正规报刊发表了,叫《钓》,那种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啊,我不道盼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当时我们学校,能在正规报刊上发表诗歌的人极少。记得还邮来了十元稿酬,我成了我们班的“大诗人”,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写作这个事,只要正式发表过一篇文章,后面的就势如破竹了。你在某个地方发表过,以后投那里也自然顺风顺水,这算是一点“秘密”。
写作中,最容易发表的是新闻,注意两点,一是紧扣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二是注意人们的好奇心理。其次是小的哲理散文,只要有一定思想性,文字精练就易发表,类似《读者》上面的文章。编辑都爱熟面孔,因为他们最怕作者抄袭,熟面孔基本是可信的。集中精力攻几个报刊,研究栏目的特色,投其所好,成功率会很高。
一般人,见到的诗歌,往往不够深入。很深入的诗歌,普通读者没有办法读懂,就像初中生没有办法明白微积分一样。沉迷在诗歌中的人,他们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就像热恋中的恋人,生活的恋爱的感受中。真正的优秀诗歌,不一定是那种朗朗上口的绝句,更不是把散文打断成分行文字,而是一种特殊生命境界的写照,文字的背后,是鲜活的生命写真,而不是文字本身。
所有真正追求艺术的人,不会活在人间的“财色名食睡”里,与一般大众有非常大的不同,大都比较清贫且孤僻。他们是天地之子,心灵自由来去,不会改变自己为任何人或组织服务,他们深深地热爱着一切又不愿被一切所束缚。
从修行的角度而言,他们的心是住在色界天的境界里。他们不是装腔作势或故作深沉,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境界。一般人的心则被“财色名食睡”捆绑,住在人间及三恶道里。
真正的艺术是可以通神的。大家查一查“知音”一词的典故就知道了。或者你静下心来闭上眼睛,听一听古乐,从旋律里你可以听到古人真实的情感。现代人太浮噪,一直在心外寻找,内心早已迷失,但人们不知道,不等于不存在。
有人说,杨丽萍跳个舞,就以为自己了不起,说舞蹈可以通神,讲得也太玄了吧。我不知道她是不是讲过这句话,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心灵是可以与天地自然沟通的,说通神,也不为过。“真正”这两个字,不是指你有什么学历或证书,而是以艺术为生命意义,并且真正走进了艺术殿堂。
诗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描绘,不是故意写些玄妙的文字来装点门面。为了纪念那段岁月,我特地找到了当时自己喜欢的长诗《高原》,摘选部分,供读者朋友欣赏。
高原(长诗,部分)
王志杰
被夜的呼吸模糊的窗玻璃上
黎明,从她手指划出的
缝隙中
以睫毛唤我
掀开沉重、破碎的记忆
沿着一排排爬满萤虫的
白石廊柱
垂挂着长青藤的黄色墙垣
我赤足向旷野走去
缺月沉落到喇嘛寺后
将她最后的残损的辉光
涂抹在那只欲飞未飞的
鹰的轮廓上
露珠,从一片阔叶
滴落另一片阔叶
如同受宠若惊
不敢独享那晶莹的受赠者
匆忙将珍珠抛向另一只手掌
沿时间与生命的长廊
从固定与流动的展品
我瞻仰着那无名艺术家的
伟大的艺术
从狩猎的彝人的
鼻子与黑披衫
到一只翱翔的鹰
从火塘羌人的脸
使古铜震颤的舞
到丛林踽行的颧骨高高的豹
从那个牢牢建立在一滴母乳上的
女性王国臣民们
树干垒砌的屋
在梦中漂浮的嘴唇似的
湖舟上唱出的歌
到拔地飞起,盘旋之后
准确地扎到湖面上的水鸟
和它们的巢
——她们的爱情
美如大理石的云霞梦
美如那支
“夜半来,天明去”的梦歌
伟大的艺术家啊
尽管你将光辉隐蔽起来
一如将赤金藏入石头、沙土
尽管你抹去了他们间的足迹
一如将其间不尽如意的
造型毁掉
我仍能从那源于同一构思的
初稿与定稿领略你的爱心
和无与伦比的创造
挺拔、参差中的平衡
运动、死亡、新生
局部、整体的和谐、统一
富于节奏的形色光影……
难道这棵
将鲜花与绿叶的金字塔
举托到百年风云之上的树
不是一部包含了全部美学
哲学原理的书?
而大地上的山川湖海、村落
生命与其自身
不就是投影般
由统一秩序、结构组成的
放大或缩小的构图?
而那支承这一切的
伟大的爱
就循流在不可见的深处
真正的艺术与诗
就在你创造的
布满时空的和谐、明澈中
人类最大的智慧
就是对你亿万年前
就装在各式各色盒子里的
智慧的发现
黄昏到来
天空的玫瑰一齐绽开
无以言表的色彩、温馨
于充盈中,越出并淹没了
形体的边界
如同回到草甸
伏在充满敬畏、卑谦的
矮屋群间的我
此时此刻
溢出心灵的颂歌
……
日期:2012-2-21 7:03:00
有朋友说,这诗太难懂,我选了一小段,帮大家解读。
露珠,从一片阔叶
滴落另一片阔叶
如同受宠若惊
不敢独享那晶莹的受赠者
匆忙将珍珠抛向另一只手掌
——这个就是描写一片大叶子有一滴露水,滴向了另一片大叶子。平凡的现象,在诗人的世界里,成了“极乐世界”,一切都变得有生命而鲜活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