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回家的门——我修行的那些事儿》
第15节

作者: 晓柏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上师的书中是这样写的:“所谓觉受光明,是指虽然刚刚入睡而未能认知本性,但眼前出现如长号角般的光芒,或者见到象月光和日光一样的光线,从而能清明地认知本性光明。在这种状态中,借助那些光线,有时眼前存在的房屋树丛、起伏的山峦等一切障碍物都不能遮挡自己的视线,能够见闻到遥远的地方和那里人们的所作所为、言谈话语…… ”

  关于如何修梦,梦境与定境的区别与联系,这些问题,因为有了上师的文章,同时参考净宗觉普师的开示,以及涤华禅师关于相关问题的开示,我终于敢向大家讲了。其实我以前不敢讲这些,怕误了人。我梦中有很多神异的经历,能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这些都会在我将来的文章中,一一讲述,并说明修习方法。
  有人说,谁不做梦啊,你说那么玄乎,是不是入魔了?事实的真相没有那么简单,或许不可信以为真,但它们的确是一种只要实修,就可以见到的存在。不愿意实修就随便下结论其实是一种我慢与无知。
  或许有读者朋友会问,你是不是从那次开始,就信佛了啊?不是的,我只把它当成一个境界,并没有与信佛扯上关系。
  日期:2012-2-23 15:45:00
  (五)新的“希望”
  我后来被调任为公司团委书记,在丨党丨委办公室上班。虽然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但公司的经营越来越差,自己的收入,仅仅够吃饭,没有一点余钱。这样下去肯定不行啊,得想个法子。

  有一天,我看到《南江报》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示,是县委宣传部组建文艺创作办公室,从事文艺创作,当时的重点任务是庆祝巴中地区成立三周年文艺调演,简称“庆三调演”。要求有文艺创作基础,发表过文章就可以报名,我想,这真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好机会!
  我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和资料,都带到了报名处。我看到一共有十几人报名。经过了层层的筛选,包括宣传部副部长的谈话,县文体局文化馆馆长的文字功底面试等。最终,我和一名在县肉联厂工作的青年人,成了候选人。副部长给了我们俩个一道题目,去现场采访修“二南路”的情况,写一篇报道回来。
  当时正在修“二南路”,即从四川的南江县往陕西的南郑县的公路。我知道采访这件事将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工作,但为了珍惜这个机会,我还是去了。当时县委宣传部给公司打了电话,说我可能暂时要被抽调到“县创办”工作,希望支持。国有企业对这样的事,从来都是支持的。
  当时是五月份左右,南江城的人们都还穿着衬衫呢。我听说二南路上面地海拔两千米以上,很冷,去的时候带了毛衣和外套。坐公交车,走到上两区下车,再往上没车了,听说全部需要步行。我背着背包,沿着修的毛坏路前行,不一会儿,天就下起了鹅毛大雪,我看到前面已经没有人家了,除了大山,还是大山。我没想到,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地方,气候温差居然这么大。最近看到网上传了很多终南山的照片,那环境与终南山很相似,只是更荒芜,山连着山,高大险峻,连修行的人影也没有。

  天色渐渐晚了下来,我有点害怕了。万一有野兽出没,或者被冻死怎么办?我加快了脚步,找了一处有民工的地方,立即和他们拉关系。他们也刚刚到来,是正直区的老乡们,我的老家也是正直区。说明来由之后,他们很客气地把民工棉衣给我穿,那时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他们很利索在砍了一些树,在坡地上搭起了一个平台,外面搭上彩色塑料布,建成一个小房子。能在两个小时左右建成这么一个小房子,并且是斜坡上,我为他们的技术感到吃惊。

  傍晚了,他们就地取柴做饭,菜里面大部分是肥肉块和土豆。我平常不太吃肥肉的,但在那寒冷的环境里,肥肉特别管用,能抗寒,我也大口地吃起来。晚上,我就钻在他们的被窝里一起睡觉。如今我都感到乡亲们是那样的朴实和亲切。
  县委宣传部的介绍信很管用,我一走到有区乡工程指挥部的地方,他们都热情地接待我。但很多时候,我采访结束时,附近都没有指挥部,就和乡亲们一起吃住。修路非常辛苦,很多都是在悬崖峭壁上活生生地“啃”出一条路来。不少人,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条道路。我就这样踏着风霜雨雪,在蛮荒大山间行走,在人民群众中采访,我见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朴实的干部和乡亲。限于篇幅,不再详叙。

  回来以后,我写成了一篇长篇通讯《冰天雪地战二南》。我把这篇通讯给副部长看了,他很满意,说看看能不能找个地方发表。我投到了《巴中文学》杂志社,当时的回复是,可以发表,但这份杂志还没有全面公开发行,需要作者代销一部分。我没有那个经济能力,所以也没有同意,最终这篇文章就放下了。
  后来我了解到,另一位侯选人也去采访了,但没看到文章,或许不像我那样老实地深入到一线体验生活吧。最终的结果是,只有我留下来了,成为县创办的一员,以借调的名义。与我一起的还有一位同事,他早来了,不是和我们一个渠道过来的。
  我的梦想,又一次被点燃了。如果能从政,我将会开始一个全部的生命旅程!
  日期:2012-2-23 16:48:00
  (六)致命之“痛”

  县创办是一个很特殊的机构。隶属于县委宣传部,但办公在文化体育局,简称文体局。能在这个新的单位上班,自然很高兴。这里既能发挥我的写作特长,又有培养的前途,我好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那段工作的时间,我认识了我们县很多优秀的文艺人才和各大局、部、委的一些干部。很多老师,目前仍然在南江县一些重要的岗位上任职。认识他们都是缘分,所以写这篇我很谨慎,担心稍写得不妥,会伤及他们。
  工作期间,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因涉及人太具体,不便详写了。人际关系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我的经历。我工作很认真,领导和老师们,都喜欢安排我做事。但我看到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网,人与人之间的心并不和谐。因为每个领导和老师的要求不一,我办事时内心非常纠结,不知道该听谁的。有一些细节,我太认真,会伤害到他人的利益。不认真,又会伤害到公家的利益。我在各种矛盾之间,各种利益之间平衡周旋,并且我面对的常是部长、局长这样的领导。我没有任何背景,有苦闷不敢给任何领导讲,也不敢去背靠任何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