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背后的惊天迷案:滇西密传》
第13节作者:
枕上晨钟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那知望拜马蹄下,胸中一斛泥与尘。
何似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
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世人重耳轻目前,区区张李争媸妍。
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
宋何蘧的《墨记》说:“其用胶不过五十用之,亦遇湿不败。”《梦华录》记载,在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所)时,“赵文秀笔及潘谷墨”,经常是文人争购的对象,所以当时收藏潘谷墨的人很多。宋陈师道撰《后山谈丛》称道:“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败。”苏东坡曾在《孙祖志寄墨》诗中赞道:
徂徕无老松,易水无良工,
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
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
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
金笺溅飞白,瑞雾索长虹,
遥怜醉常待,一笑开天容。
传说潘谷晚年好酒,酒后发狂,溺水而亡。又一说,潘谷散尽家财及烧毁穷书生借据后坐化,面带笑容,眼望西方。】
日期:2010-8-4 16:01:00
第二卷卷前语: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你是仁者还是智者?”
“都不是。”
“那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来这里,只不过想找回我内心丢失的仁慈和智慧。”
第二卷 灵岳重辉
第一章 前世今生
这就是白绢上所记载的故事,直到此刻我才知道,原来我有幸获得的竟是墨仙潘谷的舍利。而且,在卷帘老人之后,我是唯一一个得知这墨舍利真相的人了。
一晃儿十数年过去了,在纷杂的人生经历中,这枚墨舍利几乎已经被我完全淡忘了,直到两年前,一段可遇而不可求的浪漫奇缘再次将它带进我的生活。
日期:2010-8-4 16:51:00
那时,我从缅甸赌石归来,厌倦了家乡的事态炎凉,孤身去丽江经营起一家不大的客栈,尽日里享受着丽江的柔软时光。有闲时独坐酒吧一隅,听听流浪歌手苍凉的歌声;冬月夜和素不相识的游客围坐火堆,说说那些爱情的传奇。
然而,爱情是别人的,传奇也是别人的,只有孤独与我相伴。
那是一个樱桃满枝的五月的晚上,我应邀去朋友的酒吧庆生。“庆生会”的主角也是我在丽江新识的朋友——一位来自新疆的流浪歌手,他叫阿坤,生着一张英俊得连男人都会心动的脸孔,然而,那张俊朗的脸上却写满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沧桑。可是,就是这份沧桑迷住了一位名叫桃子的北京富家女,桃子为了阿坤,将丽江三天的短暂行程延长到一月,又将一月延长到若干个月份,只为能时时对着恋人那张迷人的脸庞,常常聆听那副饱含磁性的嗓音。阿坤和桃子书写了丽江新的爱情传奇,也让我和所有在丽江孤独着的青年黯然落寞。谁知道,属于我的爱情究竟会在哪里?
日期:2010-8-4 18:07:00
夜色阑珊,不胜酒力的我提早离开了属于别人的热闹,身后的阿坤拨动琴弦,轻轻吟唱:桔子红了吗?可以摘了吗?挠一挠你的手心,你可以跟我走了吗……
走过空寂的“五一街”,穿行在人头攒动的“大石桥”,繁华和孤寂竟会有有同一时空形成如此鲜明的对照。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忽然涌起一阵异样的悲凉,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将我瞬间击倒。
就在这时,一簇簇跳动的烛光突然间照亮了我的眼眸。
许愿灯。
日期:2010-8-4 20:08:00
丽江的“许愿灯”正如它的“大水车”一样,几乎已经成了它独有的标志。每个来丽江的游人,也几乎都会情难自已地在古城清澈的小河中亲手放入一盏点燃蜡烛的“莲花灯”。点燃的是希冀,漂行的是心愿。
然而,身居丽江近一年的我,却从未染指过这些红红绿绿的跃动着的“莲花”,不是不想放飞希望,而是害怕随后而来的失望。
可是,这一夜,我却身不由已。
“这灯多少钱?”我低声询问面前那位衣裙鲜丽的纳西族女孩。
“十块。”
我没有还价,直接递过一张钞票。
三十秒后,我虔诚地放落了一盏粉红的“莲花灯”。
几乎就在同时,小河对岸的一盏明黄色“莲花”也摇晃着入水。
很快,问题就来了。
日期:2010-8-5 11:49:00
两盏小灯刚刚出航,就在几米外的一丛水草边来了个亲密接触。而令人称怪的是,尽管接下来水流冲击不断,两盏“莲花灯”却勿自缠绵相拥,不肯分离。
“快找根棍子把它们拨开呀。”卖灯姑娘善意地提醒。
我依言而动,急忙在四周寻找木棍。
就在这时,我的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女子的惊呼。
我猛然抬头,只见几米外河水边一个红色的身影正将极度前倾的身子回收,摇摇晃晃得险些掉落河中。
我不及多想,抢上几步伸手将对方扯了回来。
“你探出去干嘛?会掉水里的!”尽管河水不深,但我相信谁也不愿意在如此冷凉的水中“失身”。
“它们绊在一起了,我想……我想把它们分开。”一个轻柔娇弱的声音伴着一张缓缓回转的脸庞怯怯地响起。
随后,我看清了那张脸。
日期:2010-8-5 19:00:00
尖尖的下巴,小小的嘴巴,白晳的皮肤和大大的眼睛。
的心猛地一阵悸动。我见过的美人多了,本不至于如此缺乏定力。可是,她的眼睛实在让我无法不为之动容。那双眼睛,清清亮亮,但是,却太过清亮了,因为,里面浮动着一汪晶莹的泪水,那泪水中隐含着太多哀伤和太多忧郁。
这张脸,这份忧伤的感觉,为何竟让我感觉似曾相识?为何好像我早已见过她?
“那盏黄灯是我的。”
女孩子的声音再度响起。
这一刻我才发现自己还紧紧握着对方的小手,慌忙中我匆匆放手,嗫嚅着说道:“哦,让我来,我会把它们拆开的。”
谁知,就在我想大显身手的时候,那两盏缠绵牵绊的小河灯竟然相依相偎,双双顺流而下了。
“好了,灯漂走了。”红衣女孩似乎松了口气,淡淡对我一笑,转身独自没入人流之中。
而我,望着那抹艳红,怅然独立。
日期:2010-8-5 19:44:00
次日下午,阳光很暖,暖得我在客栈的藤椅上昏昏欲睡。忽然,我听到了扣打门环的声音,嘭嘭嘭,很轻,但很有节奏。我慌忙整理了一下睡乱的头发,站起身过去开门。
门一打开,我顿觉眼前一亮。
红T恤,马尾头,尖下巴,大眼睛。
怎么如此面熟?
“请问,有房间吗?”声音水样轻柔。
是她!
“是你?真巧。你要住店吗?”我的笑容分外热情。
红衣女孩诧异地望着我,迟疑地问道:“你认识我吗?”
看来昨夜的我并没有给她留下什么印象,略显失望的我讪讪地笑道:“你忘了?昨晚放河灯……”
“哦,是你?呵呵,还真是巧,你也住这家客栈?”女孩不好意思地微笑。
“不是,这客栈是我开的。来,快进来。我帮你选间好房。就你一个人吗?”
“是啊。”女孩轻声回答。
“你……一个人来丽江?”我难掩声音的惊诧。
“是啊,怎么?有问题吗?”她还是那么娇怯,问话时眼睛惊奇地大睁着,显得很单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