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里陈迹香满径——聊聊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第10节

作者: 姓楼名主字神经
收藏本书TXT下载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日期:2010-10-18 12:25:34
  21、蝶恋花
  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
  这大概是大家最为熟悉的词牌名吧,佳作数不胜数,他的来源想必大家也了若指掌了。我虽算不上多喜欢这个词牌名,但总觉得它存了一份柔软。因为蜜蜂环绕花蕊或许还为了酿蜜,而蝴蝶却只是因恋而恋。最纯粹的情感,没有任何杂念,天性使然。
  南梁简文帝萧纲,在历史上被称做“宫体诗”开山鼻祖。并且据宋人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在梁祝故事中的记录,是萧纲发现并推出了梁祝故事,才使这样优美的传说留记于世。心系蝴蝶,所以用“翻阶蛱蝶恋花情”这样的千古名句去形容蝴蝶。

  东飞伯劳歌
  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
  谁家总角歧路阴,裁红点翠愁人心。
  天窗绮井暖徘徊,珠帘玉箧明镜台。
  可怜年几十三四,工歌巧舞入人意。
  白日西落杨柳垂,含情弄态两相知。

  (伯劳是鸟名。劳燕分飞,伯劳飞东燕飞西也。总角:幼年)
  历史流淌着,转眼到了南唐。南唐有位千古才子,叫做冯延巳,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扬州)人。冯延巳政治水平不高,但他的词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唐时西域“胡乐”大量传入中土,与汉族“清商”为主的各种音乐相融合,产生“燕乐",充满活泼生气,《鹊踏枝》就是其中一首。冯延巳对《鹊踏枝》这个词牌甚是欣赏。并且将原本流传于民间的粗俗小曲《鹊踏枝》加以完善,在曲调和格律上加以规范,逐渐成为了宫廷乐曲的一个,流传千古。

  喜鹊爱跳,踏着南唐花枝的鹊,蹦到了北宋的枝梢。北宋的晏殊也是《鹊踏枝》的钟情者,他不断的填写《鹊踏枝》,也不断地推敲《鹊踏枝》,渐渐的觉得《鹊踏枝》这个名字太趋于喜庆平俗了,鹊踏枝头,蝶恋花容,本是自然现象,但里中巷陌吟咏《鹊踏枝》正常,但皇宫贵族则相对更喜欢蝶恋花容。于是,他便把自己喜欢而经常吟诵的梁简文帝萧纲的一首名作,取其蝶恋花容之意,将那《鹊踏枝》词牌改为了《蝶恋花》名字。于是,就有了他的千古绝唱《蝶恋花》:

  蝶恋花·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故名《黄金缕》;
  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故名《卷珠帘》;
  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故名《明月生南浦》;

  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
  《凤栖梧》, 宋·彭乘 《墨客挥犀》卷四:蜀路泥溪驿天圣中(天圣(1023年-1032年十一月)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北宋使用该年号共计10年。),有女郎卢氏者,随父往汉州作县令,替归,题于驿舍之壁。其序略云:“登山临水,不废于讴吟;易羽移商,聊缘于羁思。因成《凤栖梧》一阕,聊书于壁。后之君子览之者,无以妇人窃弄翰墨为罪。”词曰:“蜀道青天烟霭翳。帝里繁华、迢递何时至。回望锦川挥粉泪。凤钗斜亸乌云腻。钿带双垂金缕细。玉珮玎珰,露滴寒如水。从此鸾妆添远意。画眉学得遥山翠。”按律,即蝶恋花。这也是称一首词为一阕的最早记录。

  这个词牌佳作无数,个人最喜欢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号称一曲伤春词,肠断多情女。
  苏轼在杭州曾收一侍女名朝云,后收为妾,侍奉苏轼二十三年。朝云美丽贤惠,长于歌舞,陪伴苏轼颠沛流离,沉浮官场,历经无数艰难,承受无数打击,是苏轼至亲至爱的患难伴侣。在惠州,一日,苏轼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于是,苏轼请朝云歌唱《蝶恋花》词。朝云唱了几句,忽然歌喉哽咽,满目噙泪,苏轼问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的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说罢禁不住潸然泪下,泣不成声,自此,朝云终日惆怅,不久抱病而终。就是这首《蝶恋花》: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日期:2010-10-18 16:58:42
  22、渔家傲
  《乐府纪闻》记载,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自愿弃官,散尽家财,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苕霅:tiáo zhá苕溪 、霅溪二水的并称。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境内。唐代张志和隐居之地),作“渔歌子”。而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 这个词牌的曲拍,没有传下来,湮没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都是描写渔人生活的词。宋初百余年间,经过一定时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一个暂时的升平盛世,《渔家傲》就是这个时期的流行歌曲,其作者就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

  渔家傲 晏殊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
  求得浅欢风日好。
  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

  莫惜醉来开口笑。
  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晏殊这首“渔家傲”就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描写渔人生活的流行曲,以致后人争相仿效,并取“神仙一曲渔家傲”的后三字作为词调名。
  1038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
  1040年(康定元年),西夏举兵进犯延州(今延安市),而范仲淹因实行“新政”而触犯权贵,于7月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后来又有柬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的资格,统一指挥陕甘一带的军政大事,打退了西夏军队的进攻,羌人称他为“龙图老子”,西夏人称他为“小范老子”。

  范仲淹在守边塞时,写过几首《渔家傲》,都是以“塞下秋来”为首句,叙说边镇的劳苦。传言欧阳修看了,讥刺为“穷塞主之词”,等到王素尚书出守平凉时,欧阳修也作了一首《渔家傲》词,送给他。其中几句:“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欧阳修对王素说:“这才是真正的元帅要做的事啊!。”
  这段野史的真假我们不知道,毕竟貌似历史上是说他们两个感情很好,是忘年之交。但是却可以看出欧阳修毕竟是文人而不是武将,他兴高采烈的设想着战胜的辉煌荣耀,却不能深入的贴近战场,不了解“家万里”、“归无计”的辛酸悲痛,那纵使是一将功成、勒石燕然也无法抵消的边塞的苦楚。而这些范仲淹不但看到了,且在词中写出来了,惟有真正的悲悯情怀才能发此语。

  渔家傲·秋思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贺铸《吴门柳》词,按律即是《渔家傲》
  宋贺铸《荆溪咏》词,按律即是《渔家傲》,因上阙有“荆溪笠泽相吞吐”句,故名《荆溪咏》(原词已缺失十六字)

  宋贺铸《渔家傲》词有“尊前听我游仙咏” 句,故易名《游仙咏 》
  宋胡舜陟《渔家傲》词下阙首句“我本绿蓑青箬笠”,故名《绿蓑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