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异传史——讲叙一群海外消失的华人传奇故事》
第9节

作者: 豫章博文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另外,袁安信为了缓解经济危机过后的消费不振,大量开销国库,命全军每杀一员反军都有奖赏。
  就此,向胡迅速被平定,2000多人全被杀,投降的也杀。为什么呢?因为每杀一个就有奖赏。另外,由于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消费能力降低,袁安信为了提高人民消费能力,让这些雇佣兵由此富起来,然后促进消费。而且杀了这2000人也便于重新规划向胡一带的治安与建设。此后,向胡再也没反过了,都杀光了。从建文帝到此来以后一直造反的向胡人,从此彻底被平息···

  1621,北条氏亡,间千式世家族政变,控制间千式一地,随后长野归顺,和国再次统一(1622)
  1635,袁安信亡,子袁治义即位,同时任皇帝与总兵与议会首席,权力再次达到顶峰。此后,从1635年到1648年,地区和平,欣欣向荣。眼看封建君权又要倾向到强力专制,一件突发事件打破了夏国的方向···
  日期:2011-03-12 22:41:08
  第十九节后明
  1644年,李自成占北京,明亡,后清兵入关,顺亡。1645年,清兵又占南京,南明弘光政权亡,其后,南明彻底破裂,分为几个小政权三三两两地与清抗衡,旋即溃败。杭州的潞王朱常淓与福州的唐王朱聿键分别在1645与1646被清灭亡,当地百姓大多不愿剃发,有的抗旨而死,有的随鲁王而下,还有的舜风而逃,逃哪去呢?海上。

  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那些逃亡的人随风乱飘,也有可能是当中有些洪门中人知道建文帝的事,这些人在1647年2月到1648年5月零零星星陆陆续续地飘到了这个东方的群岛,15个月内,总计大概来了8万人,这个数目相对于浙江福建一带的人来说不算大,毕竟东南亚有好几百万人都是从他们那儿迁过去的。但对群岛上的国家来说,这个数目非常大,真的。

  夏国袁治义觉得是他们是老乡,而且自己也需要些人来开荒,于是把师府与北奥凯一带让给了这8万人,让他们开荒,而且还收税,所以在1647到1649年这几年,大夏发展飞速,GDP疯长。然而那8万人也不是善茬,他们需要更多的土地。袁治义发现他们越来越不对劲了,第一,这些人无视袁治义的皇帝地位,第二,这些人很嚣张,第三,这些人还很先进(这些原因要在下一节分析)。

  袁治义怕了,他惹不起这些人,于是交给他们一个伟大的任务,出证北岛。
  当时和国仍然有大片荒地未开拓,因为人力不足。袁治义想坐山观虎斗,把南明的移民赶往了北岛。
  1650年,北岛的昌平,函信,育空,定百叠,嘉义,蛙夷一带开始出现汉人的踪影,越来越多,和国觉的不对劲了,开始质问夏国,夏国则暗地里把责任推到移民头上,然后告诉移民,北岛是日本人的。在那个时候,中国东南沿海的人们就开始痛恨日本人了,因为倭寇。人们知道北岛是日本人的,就更加兴奋了,陆续向北岛迁徙,不断与日本人发生冲突。

  要知道,当时和国也就10万人左右,面对8万汉人,也不是能容易将之击败的。和国再次向夏国协调,请求夏国阻止汉人北上。这时,袁治义也认为该收手了,而移民们根本不理他,继续北上,甚至在嘉义小平原上建城了。
  袁治义感到不爽,打算镇压移民,在北奥凯遭到反抗,随后,整个移民区的汉人都团结一致,开始与夏国作对,不久,1651年,以为自称姓朱的在嘉义称帝,建立后明······
  大家都知道,晚明时代的中国百姓也是很顺从的,虽然没有清朝百姓那么大的奴性,至少还是老实人多,为什么他们敢主动造反?请听下回分解。
  日期:2011-03-13 21:50:28
  第二十节 明末的资本主义
  现今关于明末资本主义一说遭到很多国内外某些专家质疑,认为明朝所谓的资本主义是虚无的,没有明确概念的,即使清兵没有入关,李自成建立的同样是封建王朝,以后也难逃东亚病夫的厄运。

  其实,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也是反反复复进行了一二百年,中间也经历了大量的复辟,党争。然而由于此时的欧洲已经没有了蛮族(即已经完成普遍文明),即使是北欧诸国也已经是标准的封建制社会,因此,各国在阵痛期中外部的威胁就减少了很多,使得各国能够专心于内部自然改革,以完成资本主义的进程。
  即使如此,各种复辟也大都是在外来势力的影响下才实现的。但是那种影响比较小,就算影响了,也是处于封建社会晚期。 比如法国,本来法国的资本主义萌芽最为完善(因为法国当时君权最强),但法国地处大陆,周围有很多封建邻国,所以法国的资本主义进程就在其他国家的影响下反复进行了许多次。
  相反,英国的资本主义进程弱于法国,但由于是岛国,受他国影响少,也没有北欧海盗入侵。因此较少反复,最先完成了资本主义进程。
  同样,日本之所以能在美国打破国门后20年就能适应资本主义,也是因为其本身的资本主义萌芽已经非常完善,就等一个催化剂了,如果美国佩里将军不来日本,德川幕府也进行不了多久就会被推翻。
  明朝末年,中国政坛的情况与欧洲非常相似,皇帝与大臣的争夺权力,内阁党争,民间的科学思想也在生生不息,徐光启,宋应星等科学家陆续出现,王夫之,李贽,顾炎武等资本主义启蒙思想家大量涌现,思想启蒙运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此新势力与旧势力交替争斗的时刻,内部矛盾开始显露,这就是封建主义转型期的阵痛期。所以,这个时候是最不需要外界硬性干涉的,而且这个时候也是最虚弱的时候……新旧势力斗争的途中,却被一个尚处于封建制度初期还带有奴隶社会特征的少数民族乘虚而入,打破了内部的斗争中的平衡。

  这是一次制度上的大倒退,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吸收了汉民族政权成熟的封建制度,联合汉民族本身的保守封建势力,利用异民族统治的共性:残酷屠杀,终于将封建制度在中国再次复兴。再加上延续130余年的文字狱,几乎彻底地扼杀了所有的民本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再加上闭关锁国···
  呜呼!痛不欲复言!
  日期:2011-03-13 22:21:26
  第二十一节 逃离的百姓
  接着第十九节最后的问题。

  的确,再怎么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还是顺民多,他们老老实实,逆来顺受地生活一辈子。清军攻入扬州,后,为史可法的坚守不满,开始屠城,10日杀尽扬州人,有点史书说是80万有的说是50万,究竟是多少也不必讨论,至少杀的比南京大屠杀要多。
  以前鄙人在一篇札记上看到过以下内容(已经过鄙人翻译与详明):“在清军屠城时,由于管理人数不够,允许清兵独自入城杀人,一次,一位清兵进入了扬州的一个小巷子,抓出了几十名汉子,清兵带着头,叫他们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些汉子只是低着头,任凭处置。那个清兵命令他们跪下,他们统统跪下,接着,清兵砍下一个人的脑袋,又接着砍第二个,这群汉子就跪在地上一个一个被这一个清兵砍死,也不敢逃跑,也没反抗,直到死光,那个清兵扬长而去。”

  由上可见,这些人没有奴性,他们不想以后清朝百姓那么贱,像狗一样讨好主人。他们只是沉默,老实。只是他们太顺了。就这样,清兵们轻而易举地杀光了扬州人···
  清兵轻而易举地杀死的,只是顺民;留下的,都是奴才。与清兵搏斗致死或者逃亡的,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先分析一下这8万逃到群岛上的百姓的成分,鄙人认为,最有可能是商人与地方军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