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异传史——讲叙一群海外消失的华人传奇故事》
第15节作者:
豫章博文 在权力扩大与地域扩大双重扩展下,陈明吉的野心开始扩张,开始放弃原本的承诺,称帝。但是当时中央权力还有很多仍掌握在他那些兄弟手中,如民间经营权,收税等等。而且陈明吉没有朱元璋那种小农思想,没有对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间展开权力争夺。在与众人的商讨下,陈明吉大胆改革,作出决定迊国日后崛起于本群岛命运的决策——改革帝制。1705年,陈明吉宣布,今后皇帝继承人在兄弟们当中自主择出。而且每个皇帝每七年要经过兄弟们的同意才能继续持政。有些人决得这像总统制。鄙人觉得更像大型黑社会组织选老大,(看过古惑仔应该有点感觉)因为这里没有三权分立。
2对外关系
由于刚刚继承夏国那满目疮痍的土地,不宜再次兴起纷争。所以全方面谋求和平。与华国兴国北华组成大汉同盟(其实内部十分松散),与和国对峙(表面上与其和平共处)。与交国加大规模贸易,炸出山洞,修隧道,建直道,方便其运输,继续做兴国交国间的粮食桥梁。
3收复向胡
不战而屈人之兵,与和国谈判,以四国同盟威胁和国,当时和国也没弄清楚中国人的底细,怕了起来,于是归还向胡。
1706年,兴国要求迊国降低粮价,陈明不允。兴国无奈,皇室可以忍,百姓不能忍,皇帝还有吃,吃百姓的,百姓呢?狗急跳墙。此时迊兴边界,兴国百姓如同强盗,抢劫粮食,扰乱边境,陈明吉恼火,与兴国断绝同盟关系,并建立围墙在关南山口,同时,兴国与华国签订了粮贸合约。迊华之间也解除同盟,至此,这个汉人同盟不了了之。陈明吉用其极具商人眼光的智慧发现和国的粮食不够卖,便盯上了交国。1707年,交迊同盟。迊国在交国到华国的海路上设一贸易港,将交国售向华国的粮食尽数买下,与以前买军火如出一辙。
现在,整个南部都向兴国卖不出粮了,难道兴国的近百万人口就这样饿死吗?
日期:2011-03-24 17:22:57
第四十节东方式历史观(上)
现在讲叙此处的资本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区别,算对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资本主义的总体变化做个总结。
凡是提到西方资本主义,永远少不了资本主义特征。资本主义的特征就是经济上以私营经济为主,且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发展到很高的阶段。政治上实行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且制度化管理。思想文化上普遍崇尚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军事上建立军队制度,更新军事武器,是政治的衍生。
这些大家在历史教科书上都看过,这是以马克思思想为基准来形容的资本主义,并不是中国意义上的资本主义。马克思是西方人,他没有深刻了解中国。其实用西方的历史观形容中国是很别扭的。比如,西方历史学家把人类历史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但把这一套用到中国是行不通的。
首先,西方所谓的原始社会时期中国是民主的禅让制。
西方所谓的奴隶社会中国又有分封制。
西方所谓的封建时代与秦始皇的郡县制地主制也有所不同。
西方所谓的资本主义是自由民主,而中国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也都是以儒学为基础的尊皇攘夷。(从日本明治维新可以看出东西资本主义差别)
如今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充分说明了传统的西方式社会主义在中国难以使用。
共产主义呢?还没到那个阶段,鄙人也不好借题发挥。
所以由以上证据,说明中国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观,一套用西方历史观形容不了的历史观。
那,东方式历史观是什么呢?
下节继续。
日期:2011-03-26 18:19:39
第四十一节 东方式历史观(下)
综观当代东亚的资本主义,可以统称为集体资本主义。集体资本主义形态是由1945年后的日本的发展例子为基础的。东亚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先后采用了这种模式,更为晚进的中国新兴市场经济也受到了它的影响。
集体资本主义代表的是权威主义,日本社会“共同体”式企业的主导地位,使新封建式的责任感继续存在,对义务的赏识高过了对权力的尊重。这样很不稳定,1997年—1999年东亚经济的急剧衰退,表明了这一点。
集体资本主义诸多方面使得个人主义被扼杀,工作变成了人类生活的中心。现在中国现状也体现了这一点。这种资本主义是在西方资本主义与东亚传统文化无机结合而成的,是东亚文化向西方文化的一种妥协。
再往前推两个世纪,放到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当时的中国已经不能代表以华夏文化为主导的国家了,清朝带来了太多的满族文化,也扼杀了很多华夏文化的精华,所以现在中国所以为的传统文化有大多来自清朝。虽然现在中国在日本带回来了很多华夏文化的承载物,但当时能代表儒家文化优越性的则只有日本。
明治维新时期,我们排除武士道精神来批判明治的改革,可以说是较为健康完善的东亚资本主义制度。如果清朝没有入关,18世纪中国也会走这条路。
按东方式世界观,1880年以前的明治维新完全属于东亚资本主义改革范围,之后,日本则带进了太多的西方式资本主义,到二战结束以后则完全沦为集体资本主义。
大家看这些可不要厌烦,因为这对于中国历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中国没有资本主义史,中国历史就像一个残疾人,现在分析这些东西就像在给一个残疾人分析如何使他成为健康人。
日期:2011-03-26 18:57:46
第四十二节本群岛资本主义发展过程
1648年,南明遗民来到本群岛之后,带来了资本主义萌芽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后,和国又在此基础上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流水线。加大了工业在社会的影响能力,是政府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毕竟工业税来的比农业税快,便大力支持。使得士农工商的社会阶级分化开始动摇。
另外,原先的商业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工业发展之后,商业又开始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由此整个群岛的商业途径扩大了一倍,使得商业阶级的人数大增。法不责众,自然政府应对整个庞大的商业阶级也被逼减少打压商人的措施。由此循环,商人阶级越来越体现其价值。在整个大华夏文化圈子里,市井无赖始终是处于第三产业生活,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市井无赖的增长。
市井无赖是最容易形成团伙的,他们好逸恶劳,只能生存在第三产业的高层,不能适应的就会被淘汰下去。所以剩下的则成为了第三产业的高层,即掌柜或帮主。
外国很多种说法都是中国自1952年三大改造到21世纪初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只能说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那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尚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换句话说就是资本主义还没发展完善。
黑社会的出现代表资本主义的成熟,陈明吉便成为这些人中最出色的代表。
中国封建主义的出现是从上而下的,是为适应战国乱世的优胜劣汰而被逼进行的,所以没有发生自下而上的血肉革命,只是死了商鞅等等。同样,在本群岛,六个独立国家,虽然从未统一过,但也是竞争激烈,夏国就是个例子。所以这里的资本主义也是自上而下,虽然陈明吉造反,但不属于革命,因为他虽然属于商人阶级,造反的目的却不是为了维护商人阶级的利益,而是自己的私欲。最后为了促进自己的成功与维护自己的统治才下令利于资产阶级的改革。
到1706年,除了兴国华国交国之外另外三个大国都实现了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改革,接下来,便是本群岛全面的资本主义化。
日期:2011-03-27 16:12:18
第四十三节群岛资本主义新进程
在1706-1709这三年,群岛暂时和平。为什么只是暂时和平呢?剑拔弩张的潜在力量在较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