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之疑局,万世之宿命:玄医第一卷拴龙阵》
第23节

作者: 桐君_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眯眼佬见严涵走开了,轻声的对杨复说:“明早六点,木排头,我找了艘运沙船,可以搭一段路,东西我都准备好了。”
  杨复朝眯眼佬竖起大拇指。
  日期:2011-6-6 23:23:00

  天蒙蒙亮,杨复便匆匆赶到了木排头,见眯眼佬立在一艘运沙船的船头,肩上背着一只包。杨复一上船,眯眼佬便示意船家起锚开船。
  杨复本以为眯眼佬是来给他送行李的,可见船开了,眯眼佬还呆在船上,便问道:“你怎么不下船?”。
  “我和你一起去。”眯眼佬望着雾蒙蒙的江面说道。
  杨复心里涌起一阵感动,这眯眼佬虽然平时说话不冷不热的,但做兄弟,绝对够意思。此行虽说不上是危险重重,但毕竟来回要在山里面磨腾一个月,而且万一真的撞上了黑斗篷,可不是闹着玩的,说不定也被整成个“肚里火”。眯眼佬知道这利害关系,杨复也不再多说,心里记下了这份哥们义气。
  看着眼前的眯眼佬,杨复想到了赵云。这小子虽不说是个势利小人吧,但说变还真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前一晚跟自己称兄道弟,并肩作战,和九头龙打的头破血流,这一转眼就想成了阶级敌人一般,处处提防小心。
  杨复转念想想,赵云也是为了工作,为了公丨安丨局的铁饭碗,而自己是嫌疑犯,他这么做,倒也无可厚非,只是想起来,始终不是个滋味。
  船在江面的薄雾中缓缓前行,“扑扑扑”的发动机的声音打破了江上的宁静。船上装满了沙子,吃水很深,船体中间的甲板基本和水面平了,江水时不时漫过船舷,晃漾到甲板上。杨复坐在船头,本想去船尾的驾驶舱和船老大打个招呼,但怕经过船中间湿了鞋子,也就一直没动。不过,杨复发觉,透过驾驶舱的玻璃,船老大似乎老是朝着他诡异的笑。

  中午时分,船算是正式进了瑶岭山区,两岸看不到人烟,只有高低起伏,连绵不绝的青山。船老大招呼杨复和眯眼佬去船尾吃饭。杨复和船老大寒暄了几句,发现船老大又在朝着自己傻笑,回头一看,大吃一惊,只见严涵捧着两大碗菜,从船舱里出来。
  “复哥,小眯,吃饭!”严涵甜甜的说道。
  “小涵,你,你怎么会在这?”杨复张大着嘴,看了看眯眼佬。
  眯眼佬似乎也有些吃惊,但马上若无其事的坐下吃饭。
  “不是小眯告密,我昨天偷听到的。”严涵说着,把一副碗筷递到杨复面前,“我跟大伯说了,和你一起下乡去当医疗志愿者。”
  “这姑娘真不错,一上午忙里忙外,做了这么一桌子好菜,谁娶到她,真是好福气哦!”船老大一边说着,一边用暧昧的眼神看着杨复。

  吃完饭,杨复把严涵拉到船头,心想反正是瞒不住了,于是一股脑儿的把事情告诉了严涵,完了千叮咛万嘱咐的要严涵保密。严涵听了自是吃惊不小,没想到短短几天,身边发生了这么多离奇的事情。
  船继续往山里行进。杨复看到一侧岸边,高出水面一截的地方,一大片山体上寸草不生。船老大说,今天正好上游水库关了闸口,分水江水位下降,这块地方才露出来,平时都在水面下。
  天色渐暗,船停靠在一个叫螺口埠的村子边上。船老大说,再往上水太浅,船只能开到这。杨复一行三人谢过船老大,离船上岸。
  望着不远处的村子,杨复说道:“当年那三个红卫兵,也是在这上的岸。”
  日期:2011-6-7 21:40:00
  二十四、螺口埠
  村口竖着一个牌坊,牌坊上的墨迹脱落的差不多了,看不清字。牌坊一边是一棵大樟树,树身估计得五人环抱。牌坊后面便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石子路直通村尾,石子路的一边是一堵堵的黄泥墙,墙后便是民居,另一边是阡陌纵横的稻田,稻田外面便环绕着高高低低的山。这情景和十几年前那三个红小兵的文章里上描述的基本差不离。
  杨复三人进村略一打听,找到了村子的祠堂——当年三个红小兵借宿的地方。
  祠堂是村子里唯一一座用大青石砌起来的房子,年代久远,但还是很结实,不像村子里其他用黄泥堆起来的房子,从边上走过还得留着神,怕一不小心撞塌了。祠堂外墙上像大花脸似的的长满了青苔,石头缝里冒出的野草有的一尺多长,似乎没什么人打理。

  杨复叩开了祠堂的大门,开门的是一个看着足有七八十岁但精神矍铄的老头。得知杨复他们是来借宿的,老头热情的把三人引进祠堂大院的侧厢房。
  “大爷,就你一人住这儿?”严涵问道。
  “是啊,老太婆死的早,破屋子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我就搬到这儿守祠堂,至少有老祖宗们陪着。这一住就是几十年噢。”老头一边说着,一边利索的从院子里搬了一大捆柴火进来,“难得有客人来,我再搞两个菜,你们陪我老头子喝两口。”
  老头围着灶台忙开了,严涵帮着去淘米洗菜,杨复和眯眼佬也没闲着,到院子里劈柴打水,老少四人里里外外忙活的挺热闹。老头平时一直孤零零的一个人过活,瞅着眼前这场景,就像是享了天伦之乐,心里开心的紧,打心眼里喜欢这三个年轻人。
  日期:2011-6-7 22:02:00
  饭桌上,老头几杯酒下肚,就和杨复天南海北的扯开了。老头姓张,高龄八十有七,杨复称他张大爷。杨复本想向他打听那三个红小兵的事,但想想都过了十几年了,问了估计也白问,也就没提。倒是张老头自己打开话匣子,把事儿给引了出来。

  “我上一次喝的这么痛快,还是十几年前。”张老头抿了一口酒,说道,“那年村子里有几个人工分没算清楚,吵得你死我活,正好有四个小伙子经过咱村,手臂上扎着红布带,年纪比你们大不了多少,其中有个会计,就帮忙把村里的帐算清楚了,他们晚上就住在我这。”
  杨复听到会计,心里咯噔一下,想到那三个掘皇陵的红小兵里面不就有个会计么,难道他们就是……杨复拿出报纸,递给张老头,“张大爷,你看看,这三个人你见过没?”
  张老头拿过报纸,凑到灯光下,眯着眼睛瞅了一会儿,说道:“没错,就是他们,中间矮个就是那会计,左边戴眼镜的好像是研究石头地形什么的,特别有学问。”
  “张大爷,你刚刚说他们四个人?他们是一起的么?”杨复问道。
  “是一起的,一起来、一起走的。对哦,那个领头的好像不在这里面。”张老头想了想说,“那领头的人也不错,是干部。”
  “怎么会有四个人呢?这报道上不是说三个人?照片上也只有三个人。”杨复喃喃的自言自语,“这第四个人难不成半路上打退堂鼓了?”
  “那领头的正在给他们三人拍照。”眯眼佬冷不丁的冒出一句。
  日期:2011-6-7 22:30:0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