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高僧题名的中国悬疑力作:『窥天』》
第23节作者:
隔世醒人 “这诗是你做的?”张崇斌笑着问道。
“是勒。”
“哦……不过,我来这并不想算命。”
“那你来这做啥?”男子有些不爽的样子。
“我呢,对这个周易八卦什么的挺有兴趣,一直想找机会学学,你如果愿意讲授给我听听,就当作给我算命了,钱照样给你,如何?”
“你之个人有点意思哦,别人找我算都要预约的哦,好吧,我今天刚好有点时间,哦,我这算命是按时间收费的,一小时50元。”
“没问题,50就50,你说说看,这八卦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能用它算命?”张崇斌引他话入正题。
男子脸一板,挺直了下身子,再一开口这音调都变得深沉起来:“这八卦的渊源,说来话可长喽,你别看八卦图哪里都有都能看到,可这图中的奥妙玄机那一般人是无法看透的。你一进门是不是就看见墙上的那个图?那就是八卦图,我祖上传下来的,比我年龄可大多喽。之个八卦能算命,那可不是迷信,周易晓得吗?”
“哦,这个我听说过。”张崇斌回道。
“那就好,我说的你就容易理解了。这八卦算命,实际上,应该说是周易预测,周易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最早的、最深不可测的算命术,周易一共多少卦晓得吗?一共有八八六十四卦!算命就是看你应上这六十四卦中的哪个卦象,然后根据卦象来推断你命中的吉凶祸福。”男子眼睛放光很有底气地说着。
“哦,是这样的。不过,我听说周易之前好像还有连山易、归藏易什么的,这八卦也分先天和后天八卦,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玄妙之处吗?”张崇斌问道。
“哦?这你也晓得?!”男子有些吃惊的样子。
“啊,以前没事闲翻书,知道点皮毛。对了,你刚才说到你会梅花易数,那么,君子易你也肯定精通是吗?”张崇斌又问道。
“君子易?之个……你看我这记性,有……这个易?”男子带着讪笑问道。
张崇斌看到他这个样子,就站起身来,淡淡一笑准备离开。
其实,张崇斌对中国的古籍玄学一直就有着浓厚的兴趣,那男子刚才自称研究过的那些算命预测之书,他以前都翻看过,而且,他对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隐晦谶语、箴言秘诀什么的常有灵犀一动的心神触动,自认为只要有足够时间潜心研究,自己一定可以透彻感悟。他方才提到的君子易其实就是梅花易数的别称,梅花易数是北宋神宗庆历年间一位易学大家邵康节观梅花占而自创的一脉方术,这邵大家在当时是个连宰相王安石都敬重的非凡人物。这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历代不乏奇人方术,若溯本求源则可谓源远流长,甚及上古,商周以来至春秋战国已形成千门百派之势,春秋末期最为热闹,一股脑地出现了老子、庄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诸子百家,堪称中国历史上意识形态最为解放最有创意的时代。这其中,各派方术则是叠彩纷呈,玄之又玄,鱼龙混杂,真假难分,正邪莫辨,令不知底蕴的求学者目不暇接,无所适从,难以取舍。后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这种自由泛滥意识形态的格局来了个根本的改变,强行统一了思想。于是,很多方术的传习转入地下,不少神奇之术更是绝传或隐匿无踪,这使本来就不为寻常百姓所熟悉的玄术更为隐讳,虽然不时有人谈论易经、奇门、玄空等术,但往往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梅花易数的出世可谓正本清源,尤其是该术运用起来不仅起卦简单方便,而且断卦屡显神验,毕竟是门秘传绝学,邵大家往来无白丁,多是达人显竞相攀交,所以长期以来,该术也只在历朝文人士大夫之间秘传窥用,故又被美名为君子易。
一个口口声声自称研究了易经命理数十载,连《君子易》都没有听说过,在张崇斌看来,除了那墙上挂的几幅字还算有点意味,其人的邋遢根本不是济公般癫笑世人、不拘小节的脱俗高人,想必没有值得请教的共同语言,更何况,那字也不是他写的。
日期:2010-12-24 13:54:00
男子看到客人要走,挠了挠头,说道:“光说不练假把势,你坐下让我给你瞧瞧面相,看得不准不要钱哦,而且我还把那幅字送给你。”
“你姓程吗?”张崇斌突然问道。
“不,姓梁,咋的?”男子一愣。
“哦,我以为你的祖上是程姓。”
“这话怎么说勒?”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你墙上的这幅字据我所知,是北宋的一个著名学者叫程颢的,在一首诗题为《秋日偶成》的诗中所落的字句。既然你说这是你写的,我就当是你不忘祖训、宗亲一己。”
男子听张崇斌说完,脸腾地红了,然后伸出个大拇指,冲张崇斌说道:“高人,佩服,我服了。您说对了,这字不是我写的,是我师尊送给我的。”
“哦?你还有师傅?”张崇斌不紧一怔。
“我师尊绝对是高人,哦,之个我绝对不笼你(贵州方言:骗人的意思)。要不,我带你去看我师尊吧。”
“好的。”张崇斌还就想会会所谓的高人。
男子前面带路,穿过一个小巷,来到一个带着小院的院门处,他让张崇斌等着,自己先进去了。过了一会儿,男子小跑着出来,对张崇斌说道:“你运气好勒,我师尊同意见你,快进来吧。”
张崇斌迈步跨进院门,看见院内一角栽种着些说不上名的花草,其他杂物堆放地错落有致,虽然面积不大,但显得清新干净。经过院子走进房间,房间室内简陋干净,没有摆供任何佛龛神像,左侧靠墙有两把木椅,中间有一小茶几,但见一面容清瘦老者端坐其中一木椅之上,灰发长须,眼睛微闭。定神看过,张崇斌轻步朝老者走去,待走近,老者这才缓缓启开双目。
“老人家养生的好,精气禀足!”张崇斌心里暗叹道,这是他从这老者沉稳的气度和丝毫不见浑浊的目光里感受到的。
“年轻人,请这边坐。”老者一指旁边的椅子道。
“谢谢老人家。”张崇斌坐了下来,身后的男子在一旁站立着。
“梁子,烧点水倒杯茶去。”老者对男子说道。
“好勒。”男子转身离去。
“年轻人,是北方人吧?”
“是的,东北辽宁人。”
“北人南行,坎离交涉,外处静但内藏火气哦。”老者自言自语道。
“老人家不愧见识多广,晚辈领教了。今日难得殊缘,虽不信命,但还望老人家能指点释道易理、命理玄机。”老者刚才很随意的一句话,却令张崇斌一惊,看来男子所言非虚,于是求问。
“不敢当。年轻人,能否写下自己的名字?”老者微微笑道。
张崇斌从包里拿出纸笔,在纸上写下:张崇斌。
老者只看了一眼,对写在纸上的名字并没有说什么,反而问道:“命由天,还是由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