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高僧题名的中国悬疑力作:『窥天』》
第36节

作者: 隔世醒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此招的应对,张崇斌选择针锋相对地走在对方一边的星位,这样盘面的两枚棋子形成对角星座子。

  唐凯第二手棋随即又摆放在张崇斌这边的另一个角的三三处。张崇斌一看这手棋的意图注重取地,于是就应对在最后一个盘角的小目上,这也是种侧重实地的布局招数,这样全盘双方容易形成平衡的局面。
  唐凯的第三手棋飞快地落下,竟直接摆放在棋盘中央的天元。这着实让张崇斌一惊,因为黑棋的这个布局是一代棋圣吴清源大师曾在1933年与日本秀哉名人对局中开创的让世界棋坛震惊的“天元之局”。这种布局之所以让世人惊叹,是因为自古以来,围棋布局的口诀中有“金角、银边、草肚皮”的说法,意思是开局时每颗棋子的效力都是最有讲究的,属于战略布控级别,每手棋的现实和潜在价值都是极大的:棋子放在角上是最容易守控住一方实地的;而放在边上,效力则次之;如果放在棋盘中央的天元,早期围棋的金科玉律定性这手棋简直如同败招,因为棋手们都认为这个阶段开阔的中腹变数太多,未来的棋局在中央如何发展根本无法猜测,所以那方地界是最难守控的。但是,吴清源大师凭着在围棋造诣上所阐释的精妙棋理和实战的骄人成就,已被世界公认为千年不遇的一个奇才。在20岁出头的时候,吴清源已经是横扫代表当时世界围棋最高水平的日本棋界所有的超一流九段高手,在其出车祸之前更是连续称霸棋坛二十余年。后人在评价吴大师的这个成就时,认为史上唯一可以与其相提并论的棋手就是当今被人誉为“石佛”的韩国天才棋手——世界第一人的李昌镐。其实,李昌镐与吴清源两位大师的棋风是截然不同的,棋界也认为二者有许多不可同比之处,虽然两位绝世天才目前都健在,但因为年龄、健康等诸多因素,人们曾一度期待的让这两位大师直接手谈碰撞现已如关公战秦琼般只能发挥想象而无法实现了。不过,若单论棋才而言,世人多认同吴清源大师的天分更高一筹。所以,自从吴清源大师开创了这个“天元之局”后,围棋界就又有了这样一种说法:“普通的棋手下边角,真正的高手下中腹。”

  日期:2010-12-26 20:56:00
  唐凯能下出这种布局,证明他的心气很盛。于是,张崇斌就将第三手白棋放在边星的斜下方靠近小目一侧,构成“中国流”的开局,这个开局意味着要加强白棋中盘的攻击力并高效率地抢夺地盘,“你虚我则实”,这就是张崇斌定下的开局战略部署。
  唐凯接下来,直接拍下黑子挂在白棋的星角,白棋一间低夹反击,双方迅速进入短兵接触的肉搏战……
  这次的交手,张崇斌很快感觉到唐凯的棋力明显提升,他走出的招法有些竟然完全超出张崇斌的预先判断,黑棋少时零落棋布看似散落溃形,但数手之后却又彼此遥相呼应,隐现长龙;白棋的阵地看似坚固牢靠,步步为营,但中后盘时通过形势判断,张崇斌发现自己的实地与对方的厚势换算比较,形势已是堪虞不妙。于是,张崇斌不得不放出胜负手,强行在对方势力范围内投入“空降兵”。

  这样,棋局的最终结果一下子就明朗多了,判断起来很简单:如果张崇斌的“空降兵”没有被杀,那黑棋必输无疑;反之,白棋也只有中盘告负。换作别人,张崇斌这样下几乎是最有效的胜招之一,因为他对自己的计算力也是非常自信的。通常情况下,中盘阶段对手的一招棋下出后,张崇斌可以在短时间内算出各种可能后续变化的手数在百手之上,而且他的棋力最见强的地方也是在中盘,和张崇斌交过手的棋友最惧怕的是他强悍的攻击力,最挠头的是在看似处于绝境后他总能冒出的超出凡想的灵变性,所以,局面越乱张崇斌反倒越感觉着舒服有胜算。

  但是,今天他面对的也是位计算能力超强、招法灵活飘逸,甚至已隐约具备空透蕴深棋性的“恐怖”对手。经过几次三番的精彩搏杀后,白棋的“空降兵”虽然没有全军覆没,但大势受此拖累,行至中盘,白棋投子告负。
  面对戛然而止的棋局,张崇斌笑着对唐凯说道:“你在围棋方面的天资很高,我很欣赏你的棋感和计算能力,想赢你真的很难了。”
  唐凯听后开心地咧嘴笑着,似乎又有些不好意思,低着头,左手不断从棋盒里抓起一把棋子,然后又放下,再抓起……
  陈姨在一旁兴奋地说:“小凯真棒!张总都夸你呢。”
  孔超在一旁也插嘴说道:“是啊,张总的围棋就够厉害了,以前在我们老家,国家队的一个职业棋手让子指导时都输给张总,没想到今天碰到这么厉害的高手。”

  这时,张崇斌又对唐凯说道:“这下围棋下得好的人呢,一般悟性也不错,因为玩这个游戏所需明了的很多棋理,与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的诸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比如,我想赢棋,但这不可能一开局就能马上实现,因为时机和条件都不成熟,那我就要先忍耐等待时机的到来。如果走着走着发现对方比我实地多家底厚,那我就构筑厚势避实就虚,总之这棋盘上走的每一个棋子无论放在什么位置,只要以后的招法运用得当,将来就一定会发挥出它的作用。这就如同人刚步入社会,心中也有理想和目标,但一开始一定会有些困惑甚至是障碍,只要我们不急功近利,不断朝着心中的目标去努力,我们就始终都有赢的机会,如果我们再比别人聪明些,那我们不赢谁能赢啊?”

  “我如果想赢,就能赢!” 唐凯抬起头来,自信满满地说道。
  “唐凯,这就是你的优势,既聪明也自信,今天和你一交手,我就感觉到了。不过,我们毕竟不是国家养着的职业棋手,如果整天沉溺下棋,就会耽误我们做其他可能更适合我们去做的事情,而做好那些事情才能更好地证明你真的是最棒的,你说是不是呢?”张崇斌看着唐凯的眼睛说道。
  “我没有天天下棋,我还有好多事情在做呢。” 唐凯不太服气地样子。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还做过什么,让我看看你是否真的比别人强,但我不要看你玩电游什么的。”张崇斌笑着说道。
  “好啊,那你跟我来吧。”说着,唐凯下了床,兴奋地拉着张崇斌的手来到隔壁另一个房间。

  日期:2010-12-26 21:03:00
  第三节 超常思维的碰撞
  房间不是很大,可屋里却够乱的,一摊书籍堆得到处都是,墙上也挂满了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图表。张崇斌定住眼神,开始一个个地仔细辨认解读这些唐凯引以为豪的“杰作”:在屋子中间的桌子上,有个利用地球仪支架悬空摆置的黄色圆球,圆球上面画满经纬线似的黑色线条,张崇斌问唐凯:“这圆球是做什么的?”
  “下三国围棋的。”
  听唐凯这么一说,张崇斌马上想起那次在网上他独自一派关于围棋革新的大论。于是,又问道:“三个人在这球体棋盘下围棋怎么走,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