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怪谈——隐藏在历史身后的阴谋》
第17节

作者: 享烟
收藏本书TXT下载
2010-11-25 23:06:00
  “蔡老板,先去利济路纱业公会,如何?”窦老板说。
  “可以。”蔡老板没什么不放心的,反正这纱单是货真价实的,也不怕什么检验。
  于是汽车停在了利济路,两个老板进入了纱业公会,过了会公会的伙计拿出了证明,证明蔡老板的确有这么多棉纺织品在市场上。
  这时窦老板叫自己的司机拿出了一本文件说,“其实今天早上我就去银行照票了的,蔡老板看看。”

  蔡老板拿过文件冲冲的看了下,是真的,银行户头里真的有那么多的钱。蔡老板笑了起来,看来时间上可以提前了,只是在哪里干掉窦老板呢?
  “蔡老板,你我一见如故,日后还有很多需要合作的地方,不如去吃一顿如何?”窦老板说着,“这也快到中午了,我们中国人的习惯,边吃边谈吧。”
  这正合了蔡老板的心意。
  “兄弟对汉口地界不熟,还麻烦蔡老板找个地方,兄弟来付账。”窦老板说道。
  “怎么好意思让窦老板破费呢?这顿饭兄弟请了。”

  在汉口的华尔街,三个人几乎找遍了诸家银行都没有看见蔡老板的影子。玉清说道:“实在来不及了,必须用法术了。”
  蔡生辉开着车去汉正街准备器具,陈鸿煊和玉清来到了花旗银行的楼顶。
  “玉清,你到底是怎么想通的。”陈鸿煊说,“我到现在都还不明白。”
  “鸿煊,其实我和师傅都已经不是武当的人了。”玉清说出了这个让陈鸿煊震惊的话,“我们的理念和武当发生了冲突,由于我们的坚持,我们被武当除名了。”

  “这是为什么?”武当的道士,响当当的招牌。陈鸿煊只知道在黄陂木兰山上的斋公就足以过着令人羡慕的好日子,那武当的道士就更不用说了。那东青子和玉清为何会放弃这份令人羡慕的“职业”呢?
  “你觉得我们道家的东西,也就是那些经典理论都符合实际吗?”玉清望着长江问了这句话,江风吹乱了他的头发,此时他竟然有一种沧桑感。
  这句话让陈鸿煊想了好长时间,道家的东西就现实而言的确有些虚无缥缈了。玉清口中的那不到百名的真道士陈鸿煊只见过两个,可是木兰山上的斋公陈鸿煊还是见过不少的,他们千百年来就是那么一套,谁也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如果实在要是问起,他们会拿出已经问世了上百甚至上千年的书籍,说一些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实际什么也不是的话来搪塞你。
  于是陈鸿煊摇了摇头。
  玉清接着说,“在45年末,我和师傅被人请到了上海,在那里我们接触到了西洋科学。西洋科学有个好处就是凡事都要有理论实验作为依据,于是师傅和我把道家的很多经典结论做了实验,结果是失败的。你知道吗,就拿僵尸来说,道家的结论是什么养尸地,其实并不全是这样,只要条件适合,我自己就可以制造僵尸。”

  听到玉清的这句话后,陈鸿煊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其实在人的体内有三种寄生虫,我们称为上尸虫,中尸虫和下尸虫。在人活着的时候他们处于休眠状态,人一旦死亡了,他们绝大多数也会跟着死亡。你知道吗,当条件适合的时候,比如黑猫跳过,打雷闪电,或者埋在养尸地之类的。下尸虫会被激活,也就是尸变,这种概率非常低,低到几乎为零。”
  “那要是中尸虫活着上尸虫被激活呢?”陈鸿煊的后背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你知道吗,我们做过各种实验,这两种尸虫都未被激活,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一旦被激活会是什么样子?”玉清说着突然望向了陈鸿煊,说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在武汉下尸虫激活的概略是全国其他的放平均数据的二十倍。这个非常奇怪,如果不是师傅的突然离开,我们下一步就是查查为什么?”
  陈鸿煊望着江对岸的黄鹤楼说道,“照你的意思,在全国范围内,这里中尸虫和上尸虫的激活率也要高出其他地方二十倍?”
  玉清笑了笑说,“应该是的,我觉得,武汉这里有什么诡异的地方,非常不简单,对武汉来说也不知是福是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