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南京之路》
第21节

作者: 魏风华197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8-12 12:52:07

  第16师团的行动:第16师团于1905年在京都编成,士兵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奈良县。曾参加日俄战争。1937年夏天,中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第16师团被编入华北方面军,侵入中国。
  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参谋长:中泽三夫大佐。下辖:
  第19旅团:草场辰巳少将——第9联队:片桐护郎大佐(京都);第20联队:大野宣明大佐(福知山)。
  第30旅团:佐佐木到一少将——第33联队:野田谦吾大佐(久居);第38联队:助川静二大佐(奈良)。
  骑兵第20联队:笠井敏松中佐;野炮兵第22联队:三国直福大佐;工兵第16联队:今中武义大佐;辎重兵第16联队:柄泽畔夫中佐。
  师团长中岛今朝吾,1882年生,1903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一度任驻法国武官。回国后,曾任舞鹤要塞司令官。1936年任东京宪兵司令官。中岛的性格和新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相似,残忍、冷酷而阴郁,素以敌视中国著称。他于1937年8月任第16师团长,率部侵入中国。中岛第16师团与合围南京的其他日军的行进路线不同,它既不是从杭州湾登陆而来,也不是从上海方向追击而来,而是1937年9月从天津大沽口登陆,先参加了华北作战,后一度回大连休整,准备增援在上海作战的日军。11月13日,第16师团自长江白茆口登陆时,上海已经陷落。向南京追击的命令下达后,第16师团作为东路的一支,沿宁沪铁路和附近公路,经常熟、无锡、常州、丹阳、句容、汤山、麒麟门、仙鹤门进逼南京中山门、紫金山一线。

  向南京进攻是临时决定的,导致这一行动缺乏后勤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军司令部下达了“就地征发”的命令。所谓“就地征发”,就是在行军中由部队自己解决包括口粮在内的所有补给问题,即就地抢劫。伴随着抢劫而来的,是日军士兵的大规模的屠杀、**和纵火。而这些暴行,又是在部队长的默许、鼓励乃至直接的命令下实施的。在日军狂热狰狞的面容下,通往南京之路,渐渐变成一条血路,模糊了历史的镜头。

  第16师团所辖的草场辰巳第19旅团和佐佐木到一的第30旅团展开了屠城竞赛,欲以恐怖手段震慑中国军民。1937年11月26日,第16师团占领无锡,废墟上,片桐护郎、助川静二等指挥官击掌相贺,屠城暴行也随之发生,至少2000名中国平民被杀害。在这一天,作为师团长的中岛今朝吾进入无锡城,并和他的部下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合影留念。在照片上,身穿大衣、拖刀侧身而立的中岛,笑容狰狞,正在和站在他对面的佐佐木说着什么,后者则全副武装,头戴钢盔。3天后,片桐护郎第9联队占领常州,暴行再起,4000多名中国平民遇难。

  城市如此,乡村亦然。按照日本士兵的说法,进入华东地区后,在城乡大街的墙壁上,到处都写着抗日宣传标语。“中部支那的抗日思想非常坚决,对他们不能手软,想杀就杀,想抢就抢!”这是日本士兵的想法。
  通往南京之路上,日军每进占一个村庄,必定先把村民尽数屠杀,然后才在村中宿营。而在离去之前,则将该村彻底烧毁。第16师团第20联队士兵东史郎在他的血腥日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残暴的往事:“……我们立即扫荡了村子,抓来了五男一女……被绑在树上的人,有的被刺死,有的被斩首,有的被射杀。我们对其中一对青年男女很感兴趣,所以把他们放在最后处死。‘把这个女人从男人身边拉开!’中队长下令道。一个士兵扳开女人的手,使劲地把她拖开。另一个士兵‘嗨’的一声,用刺刀刺进男人的胸膛。女人‘啊’地大叫一声,发疯似的冲过去,紧紧抱住男人,哭了起来。她号啕大哭,好像要吐出血来。真是个非常动人的戏剧性场面。不一会儿,她把紧紧地埋在男人胸口的满是泪水的脸抬起来,冲着我们怒目而视。她怀着对倒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即将失去生命的男人的深深的爱,怀着对我们的刻骨仇恨,用手指着自己的胸膛说:‘刺吧!’不,应该说是她严厉地命令着我们。一个普通女人俨然像将军一样以巨大的威严命令我们!又是‘嗨’的一声。女人‘呜’地倒下了,像保护恋人一样倒在男人的胸膛上……我们当即在村子里放了火,接着便向另一个村子进发了。”

  东史郎是一个后来才开始悔悟的日军士兵,他后来的悔悟并不能抵消当时的罪恶。他笔下所记叙的是一种怎样的残酷?让我感到更为残酷的是血腥屠杀过后他对乡村景色作的诗意描写:
  “辽阔的大地上黄昏来临,通红的巨大的夕阳勾画出令人心醉的自然的美,我们陷入梦幻般的境地。夕阳隐没在远方的树林中,放射出金黄色的光芒,奔流的云彩在光芒中流动,极为壮观。大自然的父母发出这慈爱的光芒,照耀着大地上的一切,照耀着敌我双方。夕阳渐渐地进入夜幕,远方的树林消逝在黑暗中。不久后,麦田上空孤零零地浮起宝玉般的光辉,五匹马拉着的木板车卷起漫天的尘埃,那钓鱼竿似的长鞭不停地在马的耳边挥动,‘叭叭’声在空中回响,马飞快地奔向树林。除了远处的犬吠声,什么也听不到。在这广袤无垠的大地上,越过一望无际的麦浪,长龙般的队列响起进军曲,那是炮兵用口琴吹出的曲子。这是多么令人感怀而难忘的场面啊……”

  就这样,向南京进军的日本士兵一边用残酷的方式屠杀着中国的平民,一边自我陶醉地行进在异国乡村美丽的背景中。
  残暴在蔓延。
  把这种残暴推向高丨潮丨的是第16师团片桐联队富山大队的两个少尉:野田岩,时年25岁,鹿儿岛人,少尉副官;向井敏明,时年26岁,山口县人,少尉炮兵小队长。11月下旬,二人在无锡横林镇以100人为目标进行杀人比赛:从无锡到常州的进军中,向井刀劈56人,野田刀劈25人。在常州车站,二人碰面,报出“战绩”。12月初,丹阳陷落,野田岩又劈杀了40人,达到65人;向井劈杀的人数则增至86人。《东京日日新闻》的随军记者浅海、铃木、光本、安田以“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为题对二人的“壮举”进行了跟踪报道。

  日军的残暴程度随着与南京的距离慢慢缩短而上升着。
  1937年12月3日丹阳陷落。4日,日军第16师团攻至句容。句容是南京的屏障。在句容,日军士兵缴获有中国方面的资料,其中有机密文件,其中一份按照日军士兵后来的回忆,是这样的:“蓝色的封面上写着‘极机密文件’五个红字,内容是《日本战时陆军兵员及编组之判断》(1936年)、《日本陆军秘密扩充兵力之判断》(1937年)、《日本陆军新编制装备之判断》(1937年)……”由此可见,在1937年之前,中国方面确实已经有了对日全面作战的思想准备。

  守卫句容的中国军队是来自广东的叶肇的第66军。经血战,从上海一路退下来的中国的疲惫之师开始不支,边打边向汤山撤退。县城陷落后,日军暴行更甚,野田和向井所劈杀人数也升至78比89,向井依旧“领先”。
  句容失守后,南京外围的重镇汤山成为日军新的攻击目标,汤山至龙潭一线遭到日军的猛攻。12月8日,汤山失守。叶肇第66军残部向南京撤去。
  汤山是南京东面的门户,汤山一失,中国首都南京完全暴露在日军的视野中了。占领汤山后,中岛今朝吾作分兵计划:助川静二的第38联队和野田谦吾的第33联队的一个大队向下关江边进击,片桐护郎的第9联队、大野宣明的第20联队以及野田谦吾的第33联队的两个大队,进攻紫金山和中山门。12月8日当天,片桐联队越过磨盘山,9日和大野联队、野田联队主力抵达紫金山下。东史郎在这一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前进了大约两里路,看到在石头路标上写着‘南京市’三个字。我们就像碰上追踪了5年甚至10年的敌人一样,精神为之一振,情不自禁地高呼:‘万岁!’这尺把长的石头路标,简直是我们的辛苦、死亡和鲜血的结晶。我们走得更欢了!”

  (第16师团后史:南京陷落后,第16师团和其他部队一同涌入城中,展开大屠杀,杀戮中国军民最多。1937年12月21日以后,日军其他师团陆续撤离南京,只留下第16师团负责南京的警备任务,直到1938年1月下旬(一说2月初)被天谷支队接替。随后,第16师向北运动,作为策应部队参加了徐州会战,后又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39年回国休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16师团被编入第14军负责进攻菲律宾。1944年,参加了著名的莱特岛战役,几乎全军覆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