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点评:不知道多少人还记得《猴子与农夫》的故事?猴子在人类的故事里总是有故意卖弄聪明之嫌,这里的小猕猴聪明不聪明茶茶已经不想计较了——如果某茶看到这样可爱的迷你版小猕猴,大概会恨不得自己也是猴子,甜言蜜语拐骗之~
日期:2012-3-17 20:26:00
【神仙姐姐食烟火——天下书生一般心】
在故事之前,茶茶想提一个人,金庸先生笔下的一个书呆子——段誉。
为什么要提这个人,说实话,茶茶对段誉没有多少好感。那种单纯是猪脚光环效应带来的好运,撇干净这层浮油之后,出了一个喜欢猎艳的富家子弟,我真的找不出让我喜欢上他的理由。
而且,茶茶坚持认为,段誉对王姑娘的一厢情愿的追求其实根本就算不上是爱情,不过是一种对神仙姐姐的执念而已——得不到的永远都是最美丽的。
以上,牢骚发完,喜欢段誉的莫要拍我,茶茶不喜欢书生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开始讲故事——
庆都有一座古寺,多年失修,庙宇早已斑驳,朱漆被风吹雨打早已剥落,也没有僧人主持居住。
大雄宝殿之后有一座婢女的塑像,衣裳鲜丽光洁,面容美丽动人。
有个自诩风流的书生姚某,见到了这座塑像后心动不已,于是就诗兴大发,提笔在婢女胸前提了一首艳诗:“巫峡巫山几万重,不知神女在何峰。阳台料得难相遇,从此思萦五夜钟。”
请恕茶茶不厚道了,这首诗大概诸位很多都知道是嘛意思了,如果有不知道的,可以参考商纣王调戏女娲娘娘的那首诗——能让女娲发怒、不惜派妲己潜入朝歌毁掉一国,可见此诗的杀伤力和女娲娘娘的玻璃心都不是盖的。
当然,一个书生毕竟不能和天子相比,所以诸位倒也不急着替姚书生念往生咒啥的。
且听我继续说下去:
姚书生回到家里,一直想着那尊栩栩如生的美女塑像,想的累了,就睡着了。
忽然就听到院子里响起了一阵叮当的环佩之声,姚生扒着窗子看过去,一个曼妙女子正踏着月光袅娜而来。
姚生被美女的倩影看得呆掉了,整个人还没回过神,就听到轻轻地叩门声响:“小女子冒昧来访,不知可有打搅?”
姚生欢喜异常,激动得连鞋子都赶不上穿,奔到门口忽然又想起自己这刚睡起的形容颇为不美,当即整整衣服,找回鞋子,将头发细细抹抹平,才装作很淡定地把门打开。
门外站着的女子,赫然正是庙中所见的婢女塑像。
姚生顿时整个人大喜若狂,把那神马矜持(确定你没用错词语么?)全都抛诸脑后了,一把将女子拉入怀中就欲行好事。
女子显然没料到姚生如此“热情”,粉脸微微变色,怒道:“你如果这样粗鲁,我马上就走!”
姚生一听此言立马就放开女子,面上现出哀求之色。
女子这才转嗔为喜,嘴角含笑,主动坐到姚生腿上,回过脸看着姚生,美目含情,一身香气袭人。
姚生魂摇魄荡,陶醉得如坐云端,几乎有些不知所措了。
话说故事讲到这里,基本上猎艳党们要暗暗窃喜了,但茶茶身为猎奇党党众,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坑爹,有时候往往就是一瞬间的事——
话说姚生闭着眼睛陶醉,此时心里那个美啊,忽然感觉腿上的美女变重了数倍,双腿已然被压得有点痛不可忍了。
睁开眼睛一看,哪里是什么美女,根本就是庙里驮石碑的石刻老乌龟压在自己腿上!
姚生此时转身都困难,感觉腿骨几乎要被压断了。
痛得要死的姚生扯开喉咙嚎了起来,其他人赶紧找了几个力气大的人把石龟搬开。好不容易搬开,姚生的双膝已经废掉了。
轻薄之辈总是出现在读书人之中难道这也算是一种风气吗?以淫词亵渎神明,得到这种报应也是活该。
舞文弄墨的读书人更是要以此为戒才是。
茶茶点评:究竟是那个混蛋说的“古人诚不欺吾”——古人都是骗子!究竟是谁告诉我,书生没中举之前都是寒窗苦读,特么地怎么我看到的这帮子书生都是一天到晚闲的蛋疼,四处猎艳啊,为毛啊!!!
所以说,段誉那个小混蛋,对着神仙姐姐想入非非,没被压断腿真算是他走了狗屎运!
日期:2012-3-18 17:32:00
看了一天宜昌鬼故事,饭还没吃……扔上今天的故事,抱脑袋痛哭去……
【死在你手,是我今生最美的结局】
诸位莫要小瞧了茶茶这个标题,这可是兼并了当下武侠和言情的狗血要素,还涵盖了佛家的宿命哲学……
说了这么多,俺也不过是想为我那光荣死去的脑细胞们讨个说法--
所以看到故事土鳖真相的时候,不准说茶茶一天到晚坑蒙拐骗!
好了,遗言(?!!!)交代完了,大家可以安息了。
(喂喂,那谁、去打个电话报警,楼主这货已经疯了!)
本乡有个农夫,扛着锄头下地给地主家干活,看见田野里一只乌鸦和蛇在打架,似乎在争夺地盘。
这位农夫于是就一边每个赏了一锄头,成功避免了这场流血冲突事件。
乌鸦和蛇虽然心有不甘,但慑于锄头的厉害,只得恋恋不舍地离开。
被乌鸦那“一步三回头”的“痴情”打动,农夫于是突发奇想,挥动锄头在那地上刨了起来。
掘到两尺来深的时候,当啷一声,锄头碰着东西了--
移开锄头,赫然露出一枚白花花的元宝!
农夫顿时心花怒放,抄起锄头继续挖,果然又得了一枚。
继续挖下去,却再没有任何东西了。
怀揣两只元宝的农夫不甘心,拖着锄头把整块地又掘地三尺挖了个遍,最后不得不面对现实,回过神来却发现一个问题:他喵的这根本就不是自家主子的田地--白整了!
算了,看在银子份上就不计较了。
农夫美滋滋地将元宝揣回家了。
一辈子没上过学、更没见过真金白银的农夫,也不知道这两锭元宝究竟是多少价值,只坚信自己是一夜暴富了,每天再也不肯出门劳作,就是坐在家里享受一把“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感觉。
话说回来,这雇佣农夫的地主一连数天不见农夫来干活,这又是盛夏草长的时节,几天不见,田里是一里千里的变化,如今倒快成百草园了。
地主心里那个火大,打发了下人来催促他:“野草也在你脑子里长疯啦?这大白天的在家里是要等着一家老小喝西北风?!”
农夫颇为自信地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对来人说:“地主咋啦,不就是几个臭钱么?如今我也有元宝了,才不屑去服侍大爷!
今后都是别人求着我,哪有我求别人的道理?”
那个下人见此,很没奈何,回去禀报了自家主子了。
这地主被气得不轻,当时就想让几个家丁去把农夫叉过来揍一顿。转念一想,莫非这老小子真的发财了?如果情况是真的,那倒是真的得罪不得了。
那里地主正想破脑袋怎么来探农夫的口风,这厢农夫却是不亦乐乎。
两枚元宝整天坐卧都不离手,还给它们起了个爱称“小老虎”。
一旁五岁的儿子不满了:“爹,你太偏心了,给我起名儿就叫‘狗剩子’,两个破元宝你叫得这么亲!”
农夫摸摸儿子头说:“剩儿啊,你是不知道,这小老虎别说是你,现在咱家就数它地位大,我亲爹都得靠后站。”
说完之后也不顾儿子脸上的不满之色,农夫又开始对着元宝发花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