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高僧题名的中国悬疑力作:『窥天』》
第46节

作者: 隔世醒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其实,刚才在听孔超和段涛相互讨论的时候,张崇斌发现他们都忽略了这么几个情况:一个是类似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性质上的关联性。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类似“都溪林场”这般大面积断树事件并非只在该地发生这么一回,网上查询到公开资料曾显示:1995年2月9日上午,独山林场云堆坡林区有部分树林被齐腰折断,如都溪林场的一样。而根据行前孔超提交的调查报告,“空中怪车”事件发生后的短短几个月时间内,贵阳和贵州又发生了几起不明飞行物事件,发生地区分别在贵阳城区东北5公里的顺海林场、遵义和独山等地。此外,距离贵阳都溪林场25公里的修文县扎佐林场冷水沟分场也出现了与都溪林场几乎相同的断树事件,该事件是发生于1996年6月6日晚7点15分,该林场1000亩高约15至20米,平均树径30厘米、最大50厘米的华山松和马尾松在约2米高处向东北方折断,部分松树连根拔起向东北方倒伏。

  上述这些事件,从发生的时间看,体现出一定的密集连续性;从事件的性质和发生地点看,又体现出很高的相似性和针对性,比如这独山林场就在0B3军工基地附近、而顺海林场和冷水沟林场也都离都溪林场不远、遵义则是0A1军工基地所在地,这些事件如此集中地发生在这些敏感地区,难道都是这秘密飞行器碰巧发生了某种机械故障?那这飞行器的隐身性能也太差劲了点吧?!再说这连续出故障就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改进吗?或者这飞行器有拿折断树木当热身的爱好?!

  另一个被他们忽视的情况,就是这些折断的马尾松树本身。
  马尾松树的成片折断,若参照刚才段涛对孔超提到的那个苏军战斗机在迫降时也折断了大片玉米的事例,乍听起来,确实有雷同相似之处;可若仔细回顾收集的资料对当年都溪林场大面积断树的场景描述后,张崇斌意识到这两起断树和断庄稼现象的背后力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因为,苏军战斗机在迫降的时候,飞行的轨迹只能是低空快速滑行,按照段涛那个空军老乡所说的原理,玉米被折断是在飞机与玉米之间恰好达到一个临界距离,这个距离会在它们之间形成力矩,产生一种强有力的短时次声力,正是这种力造成了一片长1公里、宽度与下落飞机的机翼长度一致的呈带状的大片玉米断折。
  然而,都溪林场大面积折断的是比玉米粗得多的马尾松树,资料显示,这些被折断的松树直径大多为20~30厘米,高度都在20米左右,而且多是呈逆时针角度倒伏在山谷中。在整个都溪林场,这样的断树林带一共有4个区域,面积有大有小(70~120亩不等),若按目击者描述的“空中怪车”行进的轨迹看,则是呈一条由西南向东北断断续续的长约3公里、宽150~300米的并非直线的带状,断林面积共约400亩。这种带有选择性破坏的痕迹特征,很像是人们往水面上抛掷扁平且圆滑的石块,那石块在水面连续贴水飘飞的样子。

  更不寻常的是,在都溪林场事发地以外的林区,那些长得根深叶茂的野八角在断树林区都长得干瘦、枯黄,正常地带已长至一米多高的野苜蓿,在事发地点内只有干巴巴的几寸长,平时最爱疯长的茅草,却已是一层层堆积着的干枯草堆。另外,那被不明热源焦炭化的树桩和异常高的地磁现象,这些都不应是一般飞机迫降时所能产生的。
  因此,段涛举的那个事例在“空中怪车”事件中,恐怕说明不了什么实质问题。换句话说,“空中怪车”折断树木所用的“力”是个比“短时次声力”更为神奇和强悍的“力”!
  然而,若再往下继续琢磨,就会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
  就说这马尾松树,张崇斌在这次南行前,根据事先整理的实地调查目标对象纪要,他曾专门上网搜索查询了与之相关联的信息,进行一番常识性的了解,其中包括这种树的生长特点。从中得知,该树种遍布全国17个省份(包括自治区),适应性很强,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无论在极为瘠薄的红壤、石砾土或沙质土里,还是在陡峭的山岩石缝中,它都能顽强地扎下根,由幼小的树苗长成栋梁之材,故又被称为荒山造林的乡土树种。其生长特性是初期生长缓慢,三年以后,穿过杂草,逐渐郁闭成林,故又有“三年不见树,五年不见人”之说,在适生条件较好的地区,马尾松树高可达40米,胸径达1米。然而,都溪林场的这种松树却在胸径大约20~30厘米的时候成片折断,这让昨夜几乎未睡的张崇斌警觉起来,他通过深度搜索,竟然找到了这批树木栽种的时间——1958年。

  1958年是个什么年份?老一辈人应该都不会忘记,那是一段激情澎湃热火朝天的燃烧岁月!
2011-1-4 10:33:00
  让时间倒退50年……随着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批评经济工作中的“右倾保守”现象的社论出台,毛主席于当月在莫斯科提出了要在十五年内钢产量赶超英国。到了1958年5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会上肯定了当时全国出现的“大跃进”形势,认为中国正经历着“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期。会议还调整了“二五”计划的指标,钢产量由1200万吨提高到3000万吨,粮食从5000亿斤上升到7000亿斤。此后,“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现在回过头来看,在那个全国家家户户上山伐树砸锅卖铁大炼钢、农业“以粮为纲”,人人狂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岁月,贵州一带大范围的植树现象是个多么了不起的超前且冷静的环保意识!但这显然不太符合常理,如果一定要为当年栽种马尾松树找个更具有现实意义的理由,张崇斌相信那更可能是基于其生长特性而发挥其隐蔽掩饰的作用!

  正是以上这些推论,让张崇斌有了种不详的感觉。再结合现场的勘察验证,“空中怪车”大面积毁坏贵州最敏感区域马尾松树林的行为和动机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会不会是某种武力示威或者是一种警告暗示呢?如果真的有这种“阴谋”动机,那么,它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有这般实力和胆量在如此重要的军事禁区实施如此放肆的行动?!
  带着这种疑虑,张崇斌开始回顾起这段不平静的日子,他自己两次来贵阳这边实地调查,当初只是想尽快找到能够证明祁兵无罪的证据,可怎么也没有想到,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他竟发现祁兵这个案子背后牵扯的东西是如此叵测复杂。更让他心思沉重的是,“空中怪车”事件极可能是一起有着特别阴谋背景的威胁国家国防安全建设的非常事件,这个越来越真切的意外感觉,让他的内心更蒙上一层难以名状的焦虑。因为,从目前搜集到的国内外所有关于这起神秘事件的报道看,专家学者们还只是停留在对该事件是“龙卷风”还是“UFO”引起的学术层面的争论上;而主流媒体的态度是明显倾向于该事件是一场特殊的“龙卷风”这一自然现象;至于军方的真正态度,虽然还不知晓,但曾当过兵的段涛刚才的那番话语让张崇斌不免担心军方高层接受的也是某些思想保守、循规蹈矩唯传统认知理论为一切的专家的见解。

  想到这里,张崇斌把地图推开,站起身来,点起一支烟猛吸一大口,然后在屋子里并不宽敞的走廊过道来回踱步起来……再次转身,看见孔超和段涛都站了起来望着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样子,张崇斌停住脚步,对段涛说道:“段涛,你刚才提到军方曾派遣特种部队对‘空中怪车’事件进行过秘密调查,关于这件事,你还知道些什么?”
  段涛挠了挠头,想了一会儿回道:“我那时只听到老兵说过,说是省军区曾派出过一支配备了当时最精良侦察装备的队伍前去现场调查,再其他什么的就不清楚了。”
  张崇斌沉静片刻,他看了下表,然后说道:“现在将下午的工作分下工。孔超,你去都拉营车辆厂,想办法进到厂区,看看现场还有什么值得搜集的证据没有。段涛,你去联系你的老战友,最好把于志国找来,晚上大家一起吃饭谈点事。我去省UFO研究会看看。现在吃午饭去,饭后我们就行动。”
2011-1-4 11:05:00
  第九章 未公开的X档案
  第一节 密不外宣的档案资料
  通过114查询,张崇斌以N市新成立的民间UFO探索机构负责人的名义联系上贵州省UFO研究会一位姓高的副理事长。于是,吃过饭后,张崇斌打车来到省UFO研究会。下了车,张崇斌直接上楼敲开了高理事长的办公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