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江湖-----------学易天涯》
第29节作者:
浙易 浙易论易:真性情,真涵养、真人生(精)2011年群聊记录--------------------------------------------------------------------- 如果重视物太多了,就不重视人了;如果重视人太多了,就轻看物;人情,物情,看你选哪个;我们要的其实不多;只是我们想的太多;迷茫中,时间过去了,也就最终选择了;选择放弃,选择争取,其实都是一种选择。人和人之间也是这种选择;不选择其实已经是选择了;很多人如果不确定,不能放心,不会轻易把手交给别人,宁愿自己停下来不走,也不让手盲目的交给别人带着自己走;所以宁愿不得到,也不要辛酸的得到;
在性格学上分三种人;第一种遇到人会想,他会伤害我么;第二种遇到人会想,他会喜欢我么;第三种遇到人会想,我能控制他么;这三种其实就是哈马贝斯交互理性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 第一种人,性格偏内向,有很强的依附性,通常在寻找一个强大的保护性的力量。一般对外容易封锁自己的内心。对外表现的彬彬有礼,以礼貌之类的去对待别人;第二种人,通常容易来自单亲家庭,或者来自一个没有太多关心的家庭,或者是经历过某种感情上的抛弃之类的,有点索爱的冲动。这种人通常很随和,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看起来有那么点不自信,但是还不断喜欢表达自己,表现很热情,做事情很卖力。第三种人,通常性格强势,内在的主观能动性很强,对感情一般看的比较轻,注重权利,控制,虚荣,自负,一般容易是来自比较跋扈的家庭,或者是一直以来从事干部或者相当于管理性质的职业,这种人攻击性很强,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不太容易听人意见,对事物有自己的一定的偏见,一般出生家境通常是农村家庭,或者是在家中为老大。第三种人还有个特点,就是理性,功利主义,讲求效用;
实际上,容易有个误区,我们经常把自己的位置看的过高,把自己看的过重,于是就很容易轻视别人;当把自己看低点的时候,别人就相对的显得更重点。;一般最初的感觉和意象是最真实的;所以很多时候吧,尊重最初的感觉,往往是最可靠的。后面逐渐会添加太多的主观色彩。人和人交往也是一样,最初的感觉会影响交往的始终。
佛不是随便谈的;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佛是害人的;甚至害了大部分人;因为有个根本的东西,很多人不理解;无论,佛还是道,还是儒;其实都是修智慧的;所以佛学中经常谈到一个慧根的问题;凡佛学大师,通常都是智者;无论是六祖,还是后来的虚云;思想的东西是个思维的智慧提升的东西。
当思维不清晰的时候,很容易被拉进误区;为什么强调偏印;那就是说,一般跟佛道玄学之人有缘分的,通常是偏星比较多;和尚的八字通常是财官无用;所谓财官就是世俗,世俗的东西少了,空虚的东西就多了;所以学佛如果不强调修智慧,修灵性,那么通常搞成神经病了;思维已然就无独立性;也没有创造性;没有主体性;最终成为这些思想的附属;灵魂已经不是自己的,已经交付给所谓的神;所谓的上师;所谓的等等其他一切外在的力量了;这种企图通过把自己交拖给别人的心态,通常就是现实中找不到自我的人;当然,你要是修智慧;修内在的那种澄澈;那倒没什么的;至少说明你是个有思维独立的人,有分辨是非之人;有主体意识,不是仅仅在某种形式上的去修佛;
通常修佛的有两种;一种是先从心灵开始;修哲学性的逻辑思维,那就可以跟禅宗接轨;一种是单纯的那种交付性的寄托;用物和形式去内化那种信仰;比如放生,比如拜佛;这是低级层面的修;这种修,是从形式到内在;用一种外在的形式和反复的浸润其中的行为,去内化,净化心灵;所以不同的思维模式和心灵层次,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所以对于我自己来说,我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理论之中;我从来是把自己放在理论之外,去看这个理论的整体;因为我知道一句话:走进去出得来,是康庄大道,走进去出不来,是胡同;在逻辑上不能自恰的东西,我一般是部分吸收。选择性的理解。你看我很少在群里谈神,谈鬼,谈些所谓的大仙。
因为我认为易学的正统,通常是逻辑性的,数理性的,一旦过于神学,一旦过于玄学化,那么这个理论体系就要终结了,就好比宗教,宗教一旦与政治相连,那就是悲剧;
人为什么是人。是立起来的,如果人躺下就不读人了;所以人要有自己的主体,要立起来,从一个点到两个面,左边为阳,右边为阴,单要左边的一撇,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所以辨证思维首先要人本本身开始,有左有右,才能立得起来,有黑有白,黑白都能兼容,才是人道。眼睛里要容得进沙子,也要有泪水。从一分二,人上加一横,就是大,大者就是责任,人下加一点,就是太字,太子 传承。太下加心就是态度,心在人下,在太下,就是人心要向下,考虑后代,考虑发展和传承,从横向上分阴阳,从纵向上要考虑化育!
同样,灭字,从人到火,加了两个角,角就是棱角,棱角太多,就要见一横,成灭字,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中国的传统文化啊,是博大精深的,重在格字,一个格你可以说是观察,你可以说是研究,你可以可以说思考。反正重视生活,重视自然,万物都会返谱归真。强调一个真字。真性情,真人生,真涵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