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百九的风流成长史》
第18节作者:
无敌大球球 那是一个邮购盛行的年代,那是一个满地都是99读书人、卓越和贝塔斯曼的年代,由于买满了一定价钱的东西后总会有那么一点小优惠和年底的积分对换系统,使得班里的各个会员们争抢生意现象十分严重。百无聊赖的我也成为这拉皮条客的一员,每天拿着99的购物期刊到处招摇撞骗。我妈告诉我那件事后,我特地在久久邮购了一条手链…
日期:2010-05-20 22:59:10
高二的最后那段日子,我在补补补中度过。补自己落下的课程,补那破损的耳膜,补高一高二自己挖下的坑。
全程陪读的我妈,每天甚至连早餐都是至少炒两个菜,在我妈的填鸭育肥下,身高一米七的我体重成功突破了一百三,直逼一百四。我学会了强颜欢笑,我学会了伪装自己,我学会了默默地爱着一个人。
高二下学期就这样莫名奇妙的结束了,高二暑假我接到了不下三个筑城同学的电话,内容都是:“张老师还当我们班主任么?张老师不走我走。”
日期:2010-05-20 23:03:39
对了,高二下学期还有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会考。
80年代后期,由于单一高考对承担“双重任务”的高中教育导向的偏颇,高中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愈演愈烈,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高考落榜的高中毕业生被视为“失败者”。为了抑制这种不良现象,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决定改革考试制度,建立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将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分开。1990年6月6日,原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在普通高中实行毕业会考制度的意见》,从此,一种新的考试制度诞生了。高中会考成绩开始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和招工、招干、参军的文化成绩依据。
高中会考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校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实施使高考与高中毕业有为明显区分,既确保了高中教学质量,又能确保给高校招生输送合格的新生,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摘自《百度百科》
日期:2010-05-20 23:28:32
而对于我所认识的会考,我只能说,这他妈全是吃饱咯撑的。
全省的高中孩子们为了配合领导高兴,为了让领导们赚那么一点试卷钱多买几包烟,全他母亲的跟个孙子似的复习着跟自己前途毫无意义的几门课程。考试期间更是在监考老师和任课老师的狼狈为奸中,一面别开生面互相抄袭,一面乐此不彼的躲避躲避着巡考。
这就是腐败的教育,这就是堕落的会考。这就是人生,每个高中生必须被会考强 奸了才有资格被大学上。在我看来,甭管老师们吹的大学再牛,照样只能上二手的。
日期:2010-05-20 23:46:27
这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群人,二手也愿意当,二手也乐意被上,这些人的脑袋上贴了三个字——高考生。
没错,我高三了,作为一名准高考生的我,努力学习争取被大学上是当时我唯一的目标。
高三一开学,特殊的十三班面临着特殊的两大事件。
第一件,与所有的高三班级一样,为了避免低年级学生的打扰,13班正式从一楼都搬到了三楼,并且正式从13班改名为高03级2班。一二学部正式宣布决裂,班级编号1-17班一学部,18-34班二学部。
第二件,新建立的03级2班迎来了新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朱老师。张老师被踢到普通版做了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不过据我在张老师班里的同学介绍,张老师一改往日的风格,直到我们毕业也再没敢碰过任何人。
日期:2010-05-21 13:39:03
老朱在黑版上写了一句话: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全校老师都不敢接手的问题2班,对于一群刚从水深火热的张老师手里摆脱出来的孩子们,这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们。 从来没有哪个班主任敢在自己的毕业班放言我不会丢下任何一个。尽管我们知道这不是承诺,这只是个目标,但老朱这一年就是冲着这个目标去的。不抛弃,不放弃,他真的做到了。 感谢老朱给了03级2班新生。一个老师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不幸过,但我又幸运着。再次谢谢老朱。
日期:2010-05-21 13:46:04
新学期我们又有了新的班长--李国春。这是个名字和春哥只有一字之差的男人,却有着比春哥更强健的胸肌。 而我,又是挂了个闲职的副班长,一边养病,一边奋斗。
日期:2010-05-21 14:04:40
张同学终于也受不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的排挤,远嫁他乡跑到一学部的某个普通班混日子去了。我们班也新来了五个复习生,打交道最多的只有三个--朱孔超、靖宏梅和吴永超。 陪读的我妈还是继续着,而地下室的价钱也在疯长中,几乎所有的地下室都被那些勤奋好学的孩子们或者为了自己孩子的父母们租借一空。我的耳朵也恢复的差不多了,再次修复过的膜在别人看来其实没什么区别,医生也非常郁闷的告诉我可以停止服药了。一切的一切又朝着正常人的放向靠拢着…
日期:2010-05-21 14:23:46
朱孔超,男,当年22岁,身高一米八八,当时已经是高三年级的三朝元老,复习了两年的他每每谈到高考总是一副不谐一顾的神态说:“不就是高考么,我参加过的高考次数你们这辈子也超不过。就光说我高三吧,就差点比你们整个高中还多。” 后来还真被他说中了,他很毅然绝然的又上了一朝高三,四年高三史的他成功超过了绝大多数孩子们的三年高中… 由于超大的年龄和超级的个头,被我们尊称为朱哥哥。 朱哥哥留了一超级大光头和络腮胡子,远远望去绝对是一个达摩院武艺高强的高僧。 巧得很,老朱和朱哥哥一个辈份,和我老家还是同一个,直到现在每次回家上年坟我们都会一起挫一顿。
日期:2010-05-21 14:37:58
生活平静可怕,平静到让人忘记了许多事,包括张老师对我犯下的罪行。当辛苦了半年的我妈得知我恢复后,再想找张老师索赔时。一个让所有人震怒的消息传来--案底被销毁,法院不于立案。
日期:2010-05-21 18:30:44
这个世界还真没有钱办不成的事儿,张老师就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现实就跟小说里写的一样,坏人永远都永远得势,你骂也好,郁闷也吧,不管怎么,案底确实是被张老师找人销毁了。
日期:2010-05-22 01:16:25
张老师其实是个非常会算计的人,确实金钱万能的世界更是给了他无穷的发挥余地。不过张老师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一件事,这个世界太小了。
确实,这个世界太小了,走到哪儿都有熟人,走到哪里都有亲戚,而金钱万能的世界有两种情况是做不成大事的,一是遇到清正廉洁的人,二是别人有背景。而我,属于后者。
粗略的介绍一下几个亲戚当时的情况:大姨夫,保持共 产 party 员 先 进 性 教育办公室主任;二姨夫,检察院办公室主任;三姨夫,就是我爸,广播电视局新闻中心主任;四姨夫,城南派出所所长。
没错,正如你们看到的,四姨夫,城南派出所所长。城南派出所,就是我报案录口供的地方。为了以防万一,我四姨夫把我的资料拷贝了一份。没想到,果然发生了万一。
日期:2010-05-22 02:26:25
为了不影响我的高三奋斗,之后跟张老师的官司我妈从来都不会跟我提,即便是我问,直到毕业后我才知道结果,那就毕业后再说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