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也可以很风情—历朝历代的花边新闻》
第25节作者:
娱乐圈秘史 吕布一开始去投奔袁绍,袁绍这人用人就疑,疑人就杀。他怕吕布成气候,整天掖着藏着让吕布很不爽,坚决要求跑路走人。袁绍假惺惺地派36人卫队护送吕布离开,实际是执行暗杀任务。
到了半夜,杀手们静悄悄地来到吕布的营帐外,探头一看,吕大帅哥正在悠哉游哉地弹筝,丝毫没有防备。因为弹得动听,杀手们忍不住站在帐外欣赏了起来(看来这些杀手不太冷,音乐素质还很高)。只听那筝声如痴如醉,如泣如诉,弄得一帮人神魂颠倒。
等到回过劲来,冲进营帐一看,傻眼了。竟然发生了大变活人,弹筝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穿着吕布衣服的军队文艺工作者,吕帅哥早已经逃之夭夭。
三国时期,杂技和大型假面舞会还十分流行。曹操喜欢热闹,生前身边围绕着歌舞演员,熬夜看演出;死了还要求曾经在铜雀台演出的艺人们向陵墓表演歌舞。
日期:2010-06-08 20:41:59
孙吴的乐舞是一篇繁荣景象,司马炎灭吴后,总共搜罗了乐工倡伎3000多人。小小的割据江东一片弹丸之地的孙吴,有这么多从事娱乐事业的人员,不忘国跑得了吗?
孙吴末代皇帝孙皓创作的《白纻舞》是当时十分火爆的流行舞蹈。舞蹈演员们穿着江南白纻做成的特制的舞蹈服,轻、薄、透,轻如云,色如银,薄如没穿衣服。跳起舞来,那是何等的视觉享受。正因为它强烈的吸引力,孙吴被灭后,这个舞蹈还焕发着勃勃生命力,后来收入清商乐一直留传到隋唐。
在南朝,最流行的舞蹈是谢尚编排创作的舞蹈《鸜鹆》,类似《孔雀舞》的表现形式,模仿大鸟翱翔的姿态,想表达心中的鸿鹄之志。
胡人统治了江北的广大地域,他们的乐舞带有游猎民族的豪放美,与柔媚的中原舞蹈有灰常大的差异。胡汉合舞,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原汉族自以为天朝上国无尚尊贵的锐气被消磨压制,胡人和南方歌舞的侵袭逐步改造了汉文化的气质。其中最有特色最具时代气息的,当然要数飞天舞。
北魏时期的乐舞形象“天宫伎乐”,男舞蹈演员双手反掌举在头顶,背反莲掌。飞天则手抱琵琶,赤裸上身,下身穿着超短裙,肩披让人眼花缭乱的长带,飘飘欲仙。这种形象是印度香音神和中国羽人结合的产物,面容中原化,舞蹈是西域舞姿。北朝贵族圈里流行胡戎舞蹈,现在出土的舞俑,明显是白种人模样,眼窝深,鹰钩大鼻子,穿着花丝绸袍,花绸裤,敞领宽袖,舞蹈的姿势类似于现在的新疆男子舞。
日期:2010-06-08 21:46:41
魏晋天才之蔡邕
蔡邕是个天才(能被姐称为天才的人,几千年历史屈指可数,稀有动物啊),才高八斗都不足以形容他。他在经史、天文、数学、绘画、书法、音乐等领域都算的上拥有绝对优势、可以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超级大师。
这个大师级的异类,连一带枭雄曹操都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在民间故事里,他却被栽赃陷害成了一个小人。
《琵琶记》、《赵五娘》《扫松下书》等故事,说他进京赶考中了状元,被牛丞相硬召为婿,后来家乡荒年他父母皆亡,赵五娘怀抱琵琶一路乞讨进京寻夫,结果说蔡邕不肯认发妻,被雷劈死;或者说被包公知道把蔡邕问斩。
包拯可算是历史上最擅长穿越的公务员!无论栽赃陷害谁,只要让包拯穿越过去,搬出狗头铡剁了他的脑瓜子,这个人的冤案就算做成了!
蔡邕严格意义上是东汉人,包拯是北宋人。他咋就穿越过去随便杀人了哪?
蔡邕最出名的是他的音乐天赋,通晓音律,精通古典。乐器演奏中的一点小小的差错都逃不过他的耳朵。他不仅擅长弹琴,而且擅长造琴。中国四大名琴的焦尾琴就是他的神来之笔。
话说,汉灵帝时,蔡邕因为眼里揉不下沙子,在弹劾宦官时被反咬一口,流放到了五原郡安阳县。遇赦后,又听说太监们不放过他,只好躲在江浙一带隐居起来。
日期:2010-06-09 10:29:37
在这十几年的流浪、隐居生活中,蔡邕制造出了中国历史上分量最重的两个价值连城的乐器,焦尾琴和柯亭笛。
当他带着一家老小辗转到达会稽高迁时,成片的竹林引起了他的风雅情趣。他想制作一个竹笛没事吹吹小曲解解闷。某天午后,他在竹林里溜达着找原料。看来看去,却找不到合适的,十分扫兴。
在往回走的路上,他阁下被路边一个刚刚建好的竹亭给吸引住了。在亭子里歇脚的时候,他放佛看见了绝世美女,移不开眼睛。那就是亭檐下的第十六根竹。
蔡邕左看看右看看,上看看下看看,最后忍不住弄个梯子爬上去欣赏。亭子的主人王大看这人像着了魔一样,好像吃错药了,喝令他下来,别把自己的亭子给搞坏了。
蔡邕赶紧请求王大把这第十六根竹子拆下来送给他。王大哪里搞得懂他葫芦里卖啥药,人家好端端的亭子新鲜出炉刚刚建好,哪有拆了的道理。
蔡邕费劲地跟这个音乐盲解释,这第十六根主子纹路细密,又圆又直,不粗不细,光泽淡黄又有黑斑纹,是上乘的绝佳的天下无双的制笛材料。
王大给他这么一忽悠,只好认栽,把亭子拆了,把第16根竹子给他做笛子。砖家就是砖家,笛子作成后,果然不同凡响。
到吴地隐居后,蔡邕郁闷得不行,天才人妒!某天他又像往常一样在抚琴长叹扮忧郁,忽然听到隔壁的灶房传来皮拉啪啦清脆的爆裂声,心里一阵震撼。这声音太好听了。又竖起耳朵认认真真听了几秒,拔脚就往灶间跑。
日期:2010-06-09 12:01:25
只见女房东正在烧火做饭,木柴在灶膛火星乱蹦。
蔡邕冲进去,发疯似滴把灶膛里的桐木拽了出来,把女房东吓得一愣一愣滴,不知道他又发哪门子神经。蔡邕抱着桐木左看右看,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整体上还算完整,只烧焦了一小部分。
他把桐木买下来,开始制造宝琴,打发无聊的隐居时光。最后出品的琴,音色天下无双,无人能出其右。
这把琴尾烧焦的桐木琴,就是举世罕有的珍宝焦尾琴。等宦官集团被灭,蔡邕回到家乡。他已经无心政治,隐居起来,弹琴写书度过晚年。可叹的是,此时,他遇到了伯乐。那就是董卓。
董卓在历史上是口碑不好的大老粗兵痞子老爷,但确有欣赏人才的肚量。他对名动全国的蔡邕十分崇拜,千方百计想让他出来做官。
蔡邕一进京就被封为祭酒,然后博士,侍御史,尚书,侍中;三天之内工资由六百石升为二千石,翻了三番,董卓对他算是破格提拔,连升数级。蔡邕对这迟到的官运并不热衷,他打算逃到兖州被堂弟蔡谷泼了冷水。说他相貌与众不同,总是受到围观(他的模样美人描述,莫非是潘安宋玉一类的美男?)逃到哪里都会被人发现。
日期:2010-06-09 13:49:10
董卓被杀后,文人王允掌握了政府大权,跟随他的官员都被修理。蔡邕在董卓死后,叹了口气。没想到有狗腿子立刻给王允打了小报告,说蔡邕思想有问题,对他有腹诽。
王允这个人也算半个文人,他的造诣只能赶得上蔡邕的一个脚趾头。中国的文人历来有相轻的臭毛病,他觉得蔡邕的叹息有问题,大大地有问题。我文章没你写得好,名头没有你响亮。但是,我手里有权,想搞臭你很容易,就算搞死你也就像捏死一个臭虫一样简单。这样的事情在宋朝也有一单,就是王安石整苏东坡。
王允立刻逮捕蔡邕,丢进监狱。蔡邕心里还有牵挂,他请求用刺脸砍脚换条活命,以便能写完《汉史》。朝中的权贵们也十分同情他的遭遇,纷纷替他求情。但王允不杀他是死不甘心。文坛上我比你矮半截,始终找不到武林霸主的感觉,现在我手里攥着你的小命,你还不是像狗一样磕头求饶。你想活,我偏让你死。
蔡邕没有死在大老粗董卓手里,反而死在了半个同行的王允手里,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情理之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