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也可以很风情—历朝历代的花边新闻》
第27节

作者: 娱乐圈秘史
收藏本书TXT下载
  嵇康是魏晋名士风流的代号,他在正统看来就是个特立独行的顽劣之徒,是个刺头,是个不和谐的狂傲的P民。
  他其实是个苦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爹,成年后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也算是皇亲国戚。

  要说人生就是这么玄乎,有人削尖了脑袋想当官,却求之不得;有的人天上掉官做,偏偏不想当。嵇康就是这后一种,他十分厌恶政治,平时就喜欢打铁找乐子。
  他有个倒霉的好朋友向秀,是著名的最早的知识产权纠纷的受害人,他注的庄子的《秋水》、《至乐》两篇被学术造假的郭象剽窃,以自己的名义发表。导致千百年来,P民们都把郭象当大师一样敬着。
  嵇康和向秀是一路人,两人隐居做邻居,天天在嵇康家门口打铁。光着背一个人扶砧,一个人抡锤,干得霹雳哐当,乐的稀里哗啦。
  打铁只是嵇康作秀,是他愤青的一种表现形式。他既不需要靠打铁吃饭,也不需要靠打铁扬名。这个人也算大半个天才,笔杆子耍得好,琴弹得更好;书法是一绝,绘画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日期:2010-06-10 20:27:04

  嵇康有张价值连城的宝琴,为了得到这张琴,他卖掉祖传的家产东阳旧业。到手后还尚书令贷款了一块河轮佩玉,雕成玉片镶嵌在琴面上作徽。琴囊也是用用玉帘巾单、缩丝制成。一把琴是他全部的身家。
  某次,嵇康的另一个老友山涛喝醉酒竟想非礼这把宝琴,要把它肢解了剖开了看看是啥特殊材料做成的。吓得嵇康屁滚尿流,连哄带劝最后以身家性命要挟,才让山涛没下毒手。
  《广陵散》之所以能成为名曲,完全是嵇康宣传推广的功劳。传说魏晋只有嵇康会弹《广陵散》,而且是跟鬼学的(惊悚~~~~~~~)
  话说嵇康白天叮叮当当打铁很累,下班之后煮几壶老酒,在月亮出来后,沐浴焚香,弹奏《广陵散》。月亮白花花滴照在大地上,树木青葱,虫鸣不止,流水潺潺,弹琴抒发心中的闷气,也算快意恩仇,江湖逍遥了。
  《灵鬼志》记载说,某天,嵇康正在昏黄的灯烛下弹琴,忽然看到一个黑影,身高丈余,穿着黑衣革带,正看着他。嵇康用眼角撇了他一眼,张嘴把灯给吹灭了,嘴里还念念有词,不屑与跟你们这些孤魂野鬼share一盏灯。
  不久,他出去旅游,走了十来里地,到达一个叫月华亭的地方。这个亭子很邪门,经常有无头尸案发生,坊间传言是厉鬼索命。

  日期:2010-06-11 09:38:33
  嵇康在亭子里歇脚,啥鬼啊神啊根本不在乎。到了一更天,他拿出随身携带的宝琴弹了几首曲子,琴音清澈雅致。刚停手就听到空气中有声音幽幽地讲,弹得好弹得秒。
  嵇康左右看看,上下瞧瞧,没有人影。他估计也是吓出一身冷汗,“抚琴而呼之”,你是何方神圣!
  那声音就好像千里传音,又幽幽地回答,我是故人,游荡于此。你的琴声美妙,我生前也喜欢弹琴,所以来做个听众。可恨我已经是幽灵一枚,不合适现形,怕把你吓坏了。只是我太喜欢你的琴声,你别见怪,继续弹,go on。
  嵇康听这鬼没有恶意,就壮着胆邀请,夜深人静没有旁人,你就现身吧。肉体不肉体的,有什么所谓。

  那鬼用手敲敲嵇康的脑瓜子,表示自己已经存在。两人(应该是一人一鬼)就这样坐在荒郊野外的亭子里,就音乐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十分痛快(姐还是觉得挺吓人!)
  那鬼看嵇康是块材料,就弹了一去自己的镇魂法宝《广陵散》,传授给他。嵇康对音乐十分敏感,过耳不忘,一会儿功夫就学的八九不离十,但跟鬼的演奏水平还差十万八千里。
  天明之前,鬼恋恋不舍地要离开,他要求嵇康发毒誓,不能将《广陵散》交给别人。《广陵散》有股子杀伐斗争的气息,很对嵇康的愤青气质。从那以后,他有事没事就弹奏这首曲子,但从不教给别人。
  日期:2010-06-11 10:13:14
  嵇康精通音乐理论,留下了《声无哀乐论》、《琴赋》等音乐评论。他创作的琴曲《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并称“九弄”。隋唐的公务员考试—科举取士曾经要求考生会弹奏九弄。(太牛X了,如果公务员会弹九弄,拿多高工资估计都没人有意见)

  嵇康有个好友叫王烈,是个方士。据说他以野生姜和铅为食物,活到338岁还像个小年轻。(按现在的医学技术这纯粹是扯淡,铅中毒会死得很难看)。嵇康经常和他一起进山游玩采药。
  某次,王烈独自到太行山采药,遇见山崩。山崩的地方露出一个直径一尺宽的洞,洞里流出像骨髓一样的青泥。王烈把青泥揉成球,圆球竟然散发出米饭香,放嘴里嚼也有粳饭味。
  王烈有福同享,弄了个桃子大的泥丸带回去给嵇康做礼物。没想到一拿出来泥丸变成石头蛋子。嵇康半信半疑,让王烈领他到山崩的地方去瞧瞧,结果发现崩塌的山已经恢复原样。
  后来王烈又在抱犊山里看见个石窟,里面有白石架,上面有两卷写在白布上的经文。王烈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上面的字,只要记下几段拿回去给嵇康看。
  人家嵇康学富五车,全部的字都认得。王烈又屁颠屁颠带嵇康去石窟里读经。结果却怎么也找不到石窟了。

  神仙经里说,神山五百年裂开一次流出石髓。吃了石髓会和天地同寿。嵇康命里没有得道成仙的命,所以石窟闭上,石髓也硬化了。
  日期:2010-06-11 16:08:39
  魏晋有很多人鬼情未了的志怪故事,方士修炼成仙的故事也多如牛毛。嵇康推崇玄学,估计也有登仙而去的远大理想。他打铁之余,喜欢和向秀探讨养生问题,想延长寿命,达到神仙境界。
  为了养生,嵇康经常到深山采药,吃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这种风靡几百年的丹药后面章节专门八卦)。可惜,他没那个命。他曾像隐士孙登学琴,孙登给他的评语是,刚易折。
  司马昭夺了曹魏的权后,曹魏的皇亲嵇康从公从私都无法认同司马的统治。他高调惯了,放不下姿态,公然和新领导人对抗。
  公元255年,司马昭想起了隐居的大明星嵇康,想把他征召到政府做事装点门面。嵇康听到风声后,脚底抹油,离开隐居地竹林躲到了河东,一躲就是三年。
  这期间,嵇康的一个狂热的粉丝富二代钟会当时任司隶校尉,很想结交嵇康。于是他十分虔诚地轻衣肥乘,带着一大帮人去拜见嵇康。
  嵇康很傲娇地光着脊梁正和向秀在树荫下打铁,对钟会不理不睬,当作空气。钟会尴尬地虔诚地等了很久,都没人招呼。
  正当他灰溜溜地想离开的时候,嵇康张嘴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话很难翻译,钟会这个人说话向来深不见底。
  这就是嵇康的清高与孤傲。他宁折不弯,就算身在屋檐下,也是坚决不低头。钟会剃头刀子一头热,弄得灰头土脸。心里自然十分不痛快,对嵇康的好感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日期:2010-06-11 17:47:22

  没过多久,嵇康的好友竹林七贤的山涛升官了,做到了吏部侍郎。他知道司马昭对嵇康的不给面子怀恨在心,为了给老友一个台阶下,保全他的性命,就举荐嵇康接替自己原来的职务。
  没想到嵇康竟然勃然大怒,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表明自己坚决不给司马家族做走狗。
  作为有着巨大号召力的名人,嵇康如此狂傲,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影响了西晋王朝的长治久安。司马昭恨得牙痒痒,一直在找机会想除掉他。(古人清除异己也来的有风度,不会随便下黑手,不像后世,看不顺眼直接让你人间蒸发)
  嵇康和东平人吕巽、吕安兄弟的交情都不错。
  吕巽这家伙人品比较差,竟然强奸了吕安的老婆。吕安对哥哥的卑鄙行径十分不满,他打算休妻并到公诉机关告状。吕巽敢做不敢当,怕吃官司。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