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袍哥》
第34节

作者: 跳舞的色狼
收藏本书TXT下载
  袍哥这个名称,一说是从《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演化出来的。一说是根据三国时,关二爷被逼降曹后,不忘大哥刘备赠袍之义这段典故而来,是以,袍哥又称“汉留”,意为从汉朝遗留下来的精神气节。到民国元年(1911年),袍哥更是深入各州、府、县、场镇、乡村,到处开山立堂,风头一时无两。当时民间流行两句口语:“明末无白丁,清末无倥子(倥子:指没嗨袍哥的人)。”可见一斑。

  袍哥各堂口(公口)一般分为十排:头排有龙头大爷(舵把子)、执法大爷(负责赏罚)、闲大爷(多为有钱人家担当,大多只出钱,不管事,珠溪河李三家老大便是“六和社”的闲大爷);二排为避关公关二爷的讳,一般不设,有的堂口设一个不管事的圣贤二爷,多为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三排为当家三爷,是码头的重要人物,主要负责堂口的执法、解决和别的堂口之间的纷争;四排因赵子龙虽然没有桃园结义,但袍哥们敬其忠勇,把他排在刘关张之后作了老四,避其讳不设;五排称管事五爷,分内管事、红旗管事、黑旗管事、帮办管事、闲管事;六排为巡风六爷(负责放哨巡风,侦查动静,通风报信);七排因罗成乃隋朝第七条好汉,先是贾家楼聚义,后来领兵攻打瓦岗山,被视为叛徒,也不设;八九因杨家将八姐、九妹之嫌也不设;十排又称老幺,分凤尾老幺、执法老幺、跑堂老幺——但这些不是定论,各堂口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小堂口除了龙头大爷外,只有一个管事舵爷,也是有的。袍哥堂口内,从舵把子到老幺,皆以兄弟相称,并无尊卑贵贱之分,总称为“一条龙”。

  袍哥以“讲豪侠、重义气、解放推食、急人之急”为宗旨,又以“五伦八德”为信条。不论你身处何地,只要嗨(加入)了袍哥,遇到事情都可以当地的堂口递上名片(袍哥名片七寸长,三寸半宽,有龙头大爷的签名,是各堂口袍哥表明身份的东西),替你解决。随着时代变迁,袍哥逐渐分化为清水袍哥和浑水袍哥:清水袍哥大多安分守己、遵纪守法,遇事喜欢吃讲茶(摆茶谈判解决),当然,谈不拢自然少不了动手,“袍哥人家绝不拉稀摆带”,哪个袍哥还会怕打架?浑水袍哥则不一样,多为逞强斗狠、违法乱纪之徒,规矩相对也少,遇到事情大多用锭子(拳头)说话(武力解决),平时干些聚赌贩毒、开窑子、养娼妓,甚至打家劫舍、拦路断道的勾当。袍哥事迹,自有高人解说,老狼三言两语带过,不再罗嗦。

日期:2010-08-14 19:41:26

  莽哥是十六岁那年嗨的袍哥,属资中“六合公”珠溪河分社,位列跑堂老幺。当年他砍了张三娃后,也多亏七爷从中斡旋,张家才没有死缠他不放。本来像他这样的扒二哥,是没有资格嗨袍哥的,袍哥禁偷不禁盗,但“六和社”管事三爷林小虎看他小小年纪,为人豪侠仗义,做了他的荐兄(引荐人),引荐他入了伙。
  有看官要问了,莽哥既然是“六和社”的弟兄,为啥子不去找珠溪河的舵把子七爷帮自己,而要舍近求远,跑到这个地方来找啥子秦大爷?这里面当然是有原因的:珠溪河“六和社”是清水袍哥,莽哥根本不想用吃讲茶(摆茶谈判)的方式解决他和马队长的恩怨,他要弄死姓马的,在珠溪河团转,他找不出这样的人来。这让莽哥想起几个月前,他在发轮和一个朋友喝酒时,结识了青神县来的的秦松泰,两人身世相仿(相像),脾气相投,很是谈得来,一路(一起)耍了几天,拜了把子;临别时,秦松泰告诉莽哥,他是青神县“远华公”洪家沟分社的老摇(舵把子),二回要是遇到啥子事情解决不了,就到青神去找他,并说了啷个去找他——秦松泰不让莽哥洪家沟码头直接找他,而是告诉莽哥来这个茶馆找他,也是有原因的:洪家沟分社是浑水袍哥,经常要出去“打起发”、“接财喜”(都是抢劫的意思),有的时候还要领着弟兄伙进山躲避官兵,怕莽哥到了码头找不到他,失信于莽哥;而这个茶馆却是洪家沟分社的眼线之一,常年有人。

  交待完了,继续说故事:
  老头和莽哥客套一番,请他稍候,便转去隔壁,过了一哈(会)儿,从隔壁出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莽哥将才并没有看到他——远远向莽哥点了点头,出了茶馆,往山下去了。莽哥也不管他,只是安心的在那里喝茶赏景。
  直到下午,茶馆里两个人,前面那个,大约三十二、三岁年龄,生得宽皮大脸,虎背熊腰,走起路来像一阵风一样,在他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人,戴着金丝眼镜,生得白净面皮、小脸,尖下巴,手杆儿(手臂)细得像竹竿,大腿子(大腿)跟一般人的小腿差不多,唯一生得大点的是那副金丝眼镜后面的一双眼睛。
  为首那人看到莽哥,抱拳呵呵大笑,道:
  “哦哟,今天吹的啥子仙风,把你老弟请来了。”
  莽哥见来人正是自己的拜把子大哥、此行要找的“远华公”洪家沟分社老摇、秦松泰秦大爷,连忙站了起来,抱拳还礼,答道:

  “大哥说笑了,哪里是啥子仙风哦,兄弟我是逃难来了,还望大哥搭把手(出手相助)。”
  本来袍哥不带名片,到了陌生码头,除了见面之初的切口,到了堂口上还要盘“海底”(盘海底:用黑话盘问对方),但莽哥和秦松泰是老相识,这套程序自然免了。
  秦松泰又是一阵呵呵大笑,道:
  “难为你老弟看得起哥佬馆,莫得事,莫得事,一切有哥佬馆给你扎起(撑腰)。走,今天先不说事,陪哥哥喝酒去,有啥子事情明天再说。”

  说着,向莽哥介绍了身后的年轻人——洪家沟码头外管事五爷向坤,外号巴山豆儿——莽哥听说,晓得推辞不了,只好跟着秦松泰二人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