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心:它摧毁一切的美好》
第19节作者:
庹政9 日期:2011-03-31 16:58:43
似乎为了证明自己实诚,琴高象面对丨警丨察一样竹筒倒豆地说出上次交涉过程,强调关键在于他报社那个同学晴川,翻出电话上晴川的号码立刻拔了过去,但是没有人接听。拥军和赵总怪有趣地看着琴高,不相信这世上有这样毫无心机的好人。官场上,越级汇报工作被视为禁忌;商场上,信息和人脉远比产品本身重要。路径决定结果,对路径的垄断决定他在整个事件中的地位,商人和官员在这一点上所见略同,绝不会象IT人只知道资源共享。拥军问:“改天请你同学一起吃个饭?”琴高举杯称谢,解释晴川可能也正在酒席上或者写稿中,所以不接电话。豪气大发,大包大揽地表示,晴川跟他关系密切,他先答应下来,这个系列报道应该没有问题。拥军觉得琴高知趣,赵总认为琴高识相,----识相隐含着权力的意识,没有权力的一方,衡量利害向拥有权力的一方默默臣服。知趣即是明白事理,懂得顺昌和捧场,偌若一味固执和逆势,那就是无趣和愚蠢。三人碰杯,朱颖主动举起饮料配合。那边欧梅借公济私,趁机全力进攻张秘书长,市领导一旁推波助澜,煽风点火,司机起哄助阵,张秘书长半推半就地扮猪吃老虎,四人乱成一团。拥军笑笑,举杯找朱颖说话,本是敷衍,但是片刻后,拥军开始若有所思地询问朱颖家土地征用的一些细节,赵总接过琴高,大谈网站,职场,人生和天气。
一个小时后他们到了歌城,琴高大学时得过校园歌手一等奖,赵总提议唱歌的时候,他并不情愿,自高自大,象专业选手对业余选手的轻视,认为这些人肯定会把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撕裂扭曲得不成样子,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痛苦,结果证明他的担心完全多余。首先出场的欧梅令琴高目瞪口呆,无论他多么偏见和挑剔,也不得不承认她的歌唱具有专业水准,接着是拥军的完美演唱,他的嗓音通透又猛烈,感伤忧郁的同时又意气风发。然后张秘书长,市领导,赵总,司机踊跃而上,每个人的发挥都超出琴高的想象,连朱颖也避重就轻地展现了自己浑厚深沉的歌唱技巧,琴高回过神来,慨叹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他和朱颖跳舞的时候,朱颖温暖柔软的身体紧紧地贴着自己,这是他们第一次亲密接触,琴高完全醉了。
日期:2011-04-01 18:16:46
第四卷
琴高和陶诗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最初琴高还带着男人之间天生的戒备,象股票新手不敢满仓操作一样,但是陶诗人象不设防的城市,不是琴高攻占了它,而是琴高被它吸引。十年前,琴高曾经是个文学少年,写作冲动旺盛,忧伤无边,读到“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样的诗句就会感动莫名。象贾岛一样,有一个大笔记本记录随时洋溢,零碎的诗句以供传世。那时候,世风淳朴,提到“作家”、“演员”,就如饥饿年代说起馒头大饼,向往不已,琴高也曾经做过很多少年人不切实际的梦,但是文学兴趣抵抗不了考试分数,跟那些所谓的学习尖子一样,琴高最终被教育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庸才,至到研究生毕业,几乎没有再完整看过一本所谓的文学书籍,现在遇到一个真正的诗人,兴奋不已。他们从诗歌谈起。琴高认为旧体诗早已死了,新诗也只是苟延残喘,现在的诗歌流于个人体验的倾诉,人为的隐晦生涩,就象医生的处方或者道士的符咒,存心不让人懂。他的结论是不管诗歌具有怎样高贵的情操和深刻的智慧,只是古典伸进现代的一条小尾巴,命运与京剧酷似。陶诗人解释说,诗歌目前的存在现况是一种必然。诗歌的鉴赏与写作,需要心灵的潜沉体验和一定的文学素养做为前提,这跟现代社会快餐化的文化生活状态严重冲突,再加上这三十年来商品经济,金钱至上思潮的肆虐,诗歌的衰落不可避免的。但他坚信诗歌总会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以某种方式存在,高高飘扬着理想主义的大旗。至于现代诗人的某种现象,是因为他们个体的狂躁与浅薄,他承认他们不是在创作,而是在糟蹋,但任何时代,都还是有一批真正的诗人,比如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