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小伞,两座城,三生缘》
第18节

作者: 奶茶不加冰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应筠其实想说,其实他们什么都不干,她也能养活他们了。
  可她知道,阿公阿婆干了一辈子的活计,劳动致富的思想观念深刻在他们脑海里,让他们停下来去享受生活,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所以她每次都只是劝,量力而行。

  “好好好,我们都好,前些天我还和隔壁李阿婆说呢,我们阿筠要读研究生,她呀,羡慕得哟!”
  应筠跟着阿婆一起笑起来,笑声中带一点孩童似的沾沾自喜,说:“给您长脸吧。”
  “长脸!我们阿筠有出息!”夏云乐呵呵的。
  应筠陪着拉了会儿家常,看快到老人睡觉的时间了,就主动说了再见,“时间也不早了,阿婆你们早点睡哦!”

  “阿筠啊,你先等等。”夏云叫住她,顿了顿,还是下定了决心,开口说:“你也别怪阿婆多事,前两天你妈妈打电话过来了,她说你不愿意接她电话。
  “阿筠啊,你们毕竟是母女,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你妈妈她就是想你了,想和你一块吃个饭。”
  应筠握着手机的指节攥紧,不愿回应,却还是不想因为这事让夏云担心,静了一瞬,还是低声附和:“我知道了,阿婆。”
  夏云叹了口气,“诶,乖孩子,阿婆也知道你从小到大受委屈了。”
  应筠打断她:“不委屈的,有你和阿公在,就很好了,我哪里就受委屈了,您别乱说。”

  话是这么说,可夏云能不知道吗。
  她自小没有父母在身边,就为了这个,不知道受了多少的闲言碎语。
  那时候在学校里有人抢了她的饭卡,应筠也从来不跟他们说这些,都是自己解决,回家了从来都是高高兴兴的,懂事听话得不行。
  夏云知道她不愿提这个,“好好好,阿婆不说了,你在外面照顾好自己。”
  道了晚安,电话挂断。
  昏黄的一盏小灯下,苏步青抽着烟,眉头紧蹙,“老婆子,她们母女俩的事,你不该去插手。”
  夏云扶着桌子缓缓坐下,也是一脸的愁容,“那你说怎么办,再怎么样令仪也是我女儿,手心手背,哪儿不是肉呢。”
  烟雾弥散,夏云撑着头,不禁抹了抹眼角的泪,“而且,我是怕……等我们走了,她就那么个小姑娘,身边也没个能嘘寒问暖的人,孤苦无依的。”
  “你这又说到哪里去了!”苏步青提高了嗓门。
  夏云睨他一眼,“老头子,你说就我们这年纪还能陪她多久,我都这把岁数了,也是想开了,人都要走那么一遭,唯一放不下心的,就只有阿筠一个。”
  他又何尝不是呢。
  苏步青想起自己那女儿,恨铁不成钢深吸了口烟,“令仪她啊,心太狠。”

  监控里的一声声长叹传入耳中,道尽了两位老人的担忧。
  应筠对母亲的记忆其实很浅淡,最清晰的,不过也就是她离开的时候。
  她只记得,她当时还很小,话也说不清楚,抱着苏令仪的腿,求她,“妈妈,筠筠很乖的,你带筠筠一起走,好不好。”
  苏令仪让阿婆抱走了她。

  后来,她每个月会打生活费过来,还有学费这些,一年大概见个几回。
  一直到她上大学开始,苏令仪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突然想和她培养母女关系。
  总是约着她吃饭,逛街,看电影。
  她赴了几回约,两人的相处可以说是尴尬至极,实在生不出什么母女之情。
  应筠也想不明白,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为什么还要来找她这个已经被抛弃了十多年的女儿。
  所以从那时候起,应筠就告诉她,“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相处就好。”
  一年见几回面,各过各的,她不奢求一位多么仁爱的母亲,也做不来一位贴心的女儿。

  况且,这样的女儿,她已经有一个了,不是吗。
  应筠握着手机,想了想,还是做出了妥协。
  她不想让阿公阿婆为了她的事操心。
  她给苏令仪发了短信:【麻烦不要再找阿公阿婆说关于我的事,他们会担心。要吃饭时间地点你定好,我会赴约。】
  国庆假期第三天,清晨,天闷闷亮。
  应筠画了个淡妆,在职业套装外套了一条大衣,对于自己着装的要求严谨到一缕碎发的弯度,这是一种礼貌。
  出门前,她对镜子照了照,很满意地勾起嘴角,是她预想中的干练职场女性风范。
  今年北城的秋天好像格外的冷。

  她口袋里握了两个暖宝宝,但一出门,个位数的天气还是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美丽冻人四个字,应筠在今天是深有体会了。
  应筠到华盛楼下的时间是早上八点三十四,和约定好的时间还剩十几分钟,刚刚好。
  她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证件,门口的安保人员按咋后规定照例问了些话后,给她放行。
  应筠这才掏出手机给庄雨眠打电话,“学姐,我到了。”
  她在楼底等了没几分钟,转角就冒出个人影来。
  穿着高跟鞋也没影响到她半点奔跑的速度,庄雨眠隔着老远就和她挥手:“筠筠!”
  应筠笑着迎上去,庄雨眠拉过她的手腕捏了捏,“到这么早,吃过早饭没有?这天冷坏了吧。”

  “嗯,吃过了,学校食堂买的。”应筠说。
  庄雨眠听见食堂两个字,心疼坏了,“诶哟,可怜了,学姐包里有零食,一会儿拿给你哈。”
  应筠笑:“好。”
  两个人结伴往电梯走,庄雨眠感慨:“筠筠,今天真的是要谢谢你帮忙了。”
  应筠摆摆手,说:“学姐你这是哪里的话,相当于给我积累经验了嘛,过两天实习面试我还能拿出来充门面,我还要谢谢你呢。”
  要知道,在简历上能出现华盛两个字,那该是多么亮眼的一笔,更何况还是这么重要的活动。
  庄雨眠按下电梯按钮,关切地说起来:“你说谁能想到这阵流感这么厉害,一倒倒一片,筠筠你来的时候戴口罩了吧,别感染了,可不好受呢。”
  应筠拍了拍自己的包,“全副武装,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庄雨眠夸她:“有觉悟。”
  应筠突然想起来问一嘴,“不过学姐,这次流程批得好快,中间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华盛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她一个外来人员参加这类重要的国际工程协调会议,要经过的审核工作应该不会少。
  但从庄雨眠给她发消息问有没有空,到通行证到她手里不过也就经过了一天而已。
  这速度,快得惊人。
  庄雨眠给她解释说:“这不是事在眼前,着急呢,而且跟学校那边也对过,走得特批流程,再加上主任也是咱们邱老师太的学生,他从师太那里听过你的名字,签名的时候那速度杠杠的。”
  邱教授,北语大任教多年,学校里出了名的严厉。
  许多当今翻译界的精英听过最狠的骂有一大半大概都是从邱师太嘴里说出来的,因此得了个“师太”的名号,一届届传下来,到应筠这届,邱师太已经俨然成为“邱老师太”了。
  年纪大了,脾气也没年轻时候那么暴躁,但毒舌程度还是依旧的。
  有句话怎么说得来着,“没被邱师太骂过,甭说你是北语大英院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